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7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在国民经济现代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政策协调、产业化经营、市场化组织管理的角度,对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推进农业信息化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1.农民的信息意识问题:当前,广大农村的信息意识较为低下,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普遍认识。为此,要加大农业基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的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领域,提高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

2.农业信息化的投资主体问题:农业信息化以高投入为前提,按现在农村的发展情况,农民要拿出较多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很不现实。所以,必须确定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政府财政为投资主体的原则。

3.组织协调力度问题:目前,在信息组织建设、信息设备投入、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都存在着组织协调力度严重不足的问题。如,有些地区信息机构盲目发展,信息中心遍地开花,缺乏科学规划;有的信息部门间相互设防,相互扯皮,缺乏统一调度和管理;还有的地区信息组织机构上强下弱,有头无尾,断档现象严重。因此,各级政府要做好本辖区内的农业信息化规划,职能部门要加强信息机构的审批力度,加强对信息部门的领导,促进信息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和信息部门的协调统一,避免人、财、物的浪费,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4.农业统计的数据问题:信息的基础是统计数据,而我国农业统计数据缺乏,也不准确。因此,定期公布可靠的农业统计资料,加强市场经济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5.政策支持问题:近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都把发展农业、支持农村、鼓励农民致富奔小康,当作治国强民的大事来抓,但尚须下大决心制定相关政策,进行财政倾斜,把农业变为一个朝气蓬勃的产业,让知识流、人才流、产品流、物资流,特别是资金流向农业流动,向农村倾斜。

二、积极倡导“智能型农业”发展模式

所谓“智能型农业”是综合运用系统理论、现代市场理论、信息技术及现代农业理论和知识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这种新型农业模式以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国内或国际统一大市场的需求为目标,将整个农业部门作为一个大系统采看待,使农业副产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最优化,从而提高农业部门总体和综合的效率与效益。按照系统的观点,整个农业部门可看作一个巨大的系统,这一系统可用“农业产业链”来进行描述。“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群,它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产业群(即农前部门)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储存、运输、销售产业群(即农后部门),而农产品的生产是产业链的核心或基础,包括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农畜、农畜产业群等(即农中部门),这3个部门构成农业大系统的子系统,追求这个系统的和谐运转是农业经济政策的战略目标,而满足国内外统一大市场的需求则是这一系统运作的最终和最直接的目的。

传统农业市场系统的运转,其信息的传递必须依靠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这种体系本身需要严密的组织和庞大的运作费用,而且传统的信息交换只能通过口头、电话或者书面、传真来进行。这些信息的交换存在着不准确性和无记录性,而且信息的到来往往是滞后的,从而造成了市场机会的重大流失。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消除了信息传递的时空局限性,并彻底改变了信息传递交流的方式,人们在网上可直接进行商业信息的收集、宣传、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以及市场调查、财务核计和生产安排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针对某一市场需求,形成虚拟组织或动态联盟,实施大规模的有针对性的生产,使农产品的生产达到专为某人的某一特定需求而进行的程度,从而使生产和消费具有点到点的针对性,使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满足全国乃至全球统一市场的需求成为叫能。当然,“智能型农业”发展模式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完全实现还有待于人们逐步积累经验。

三、提高农业生产者组织化程度

1.加大政策支持:现在,农业的市场化、科技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最重要的是要坚定市场取向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使农民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的程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水平,把农村经济推到新的高度。笔者认为,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以消费为中心的商品农业阶段。这个阶段的战略目标、观念、技术、管理、科学研究和教育都有所不同。以往习惯强调的生产一生产一再生产,已不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

2.兴办各种农民协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广大农户,而面对大市场,单个农户很难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生产什么、什么能卖出好价钱是农民关心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只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应对市场的变化,就会在工作中增加主动性和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生产经营的效益,有效地抵御风险。可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个用实践来教育和引导的过程。组织农民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作为农业增收的组织载体,创办各种农民协会,引导和组织农民加入。农民协会必须在本质上是农民自己的组织,急农民生产之所急,想农民经营之所想,有效地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生产和经营问题,成为农民增收的好帮手。组织生产经营的舞台实现增收,建立农民的增收舞台,靠农民手头的一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使农民有大显身手的天地,政府必须努力开拓财源、融聚资金、逐渐把农民增收的舞台做大。

3.实行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或农业开发区可以把农民的小生产凝结成现代化的大生产,从而把粮食生产链延伸到发展畜牧业,最终把农副产品市场同国内大市场乃至国际市场联接在一起,从而真正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舞台。事实上,兴办各种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组织农民重要手段,通过组织农民,县域经济也可发生根本的变化。

四、推行“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的组织形式

1.市场的需要

经过实践与探索,在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过程中,签订订单,按订单安排组织生产成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经营形式,“订单农业”应运而生。“订单农业”既能解决农民的“卖难”,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能兼顾

企业利益,减轻国家负担。实行“订单农业”来组织生产,主要目的是改变加工企业之间在原料收购上少时抬价抢购、多时竞相压价的混乱局面,保护农企双方利益。由于符合目前的市场需求,所以很快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推广。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订单农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订单农业”的主要形式是:农户同加工企业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同科研生产机构签订农作物制种合同;通过政府组织和农村流通经纪人搭桥,同外地客商和经营公司签订合同。“订单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现实意义

(1)减少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有效地降低了市场风险:过去农产品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农业基本上是以产定销,农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多少就卖多少。现在多数农产品供过于求,出现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究竟如何发展生产,农民茫然不知所措。即便是收成很好,却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导致农产品滞销。通过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调整农业经营方式,把农产品与市场衔接起来,产销直挂,以销定产,大大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户按订单安排生产,使市场风险由农户一家承担变为订单签约双方承担,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

(2)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当前,一些地方出现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部分产品卖难的状况。对此,很多专家认为,农产品难卖,问题并不仅仅出在“卖”上,关键在于目前农村经济结构仍停留在过去以产量提高为重点的计划经济时代,忽视了市场需求的变化。“订单农业”可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和促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在国家决定缩小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范围,而农民对应该种什么作物又心存疑虑的情况下,实施“订单农业”可使他们有目的地选择作物品种,改变结构,积极投入到改善农产品种植结构中去。一些资深的农业专家认为,处于低水平的中国农产品市场,急需一系列全新的产品来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整体消费水平,而要把这种潜在的市场变为现实的市场,“订单农业”起着不可低估也不可替代的作用。

(4)找到一条实现农业稳定增收、农民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解决农产品“卖难”,必须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在确保粮食总量平衡的前提下,改变过去以追求农产品总量增长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以农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5)有利于实现工农业的紧密结合,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把产销连接起来,使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能够顺利地销售出去,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订单成为联系农业和工商业的纽带,使工农商各方面共同受益,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此外,政府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规模,适时调整种植种类,有利于引导农民走适应市场经济,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实施“订单农业”还有利于转变政府的职能,使政府的工作更好地面向农业、面向农民,增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从而树立起良好的政府形象。

3.推行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1)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随着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以及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向多样化、优质化的转变,农产品数量的矛盾已让位于质量的矛盾,“订单农业”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质量是“订单农业”的生命,科技是提高质量的根本。所以应不断强化广大农户的质量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以良好的信誉维护精品形象,争取订单。同时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步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从各个环节提高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商品品质和食用品质,满足厂商客户对不同品质、不同用途农产品的需求,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占领市场,赢得订单。通过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农民“绿证”培训和基层干部教育,培养一支造就优质农产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走出一条依靠人才兴科技,依靠科技保质量,依靠质量获订单的良性发展之路。另外,发展名优特新产品也同样要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必须懂得“限产保价”,如果盲目扩大种植,必然造成价格下跌。

(2)注重培育名牌:优质产品是“订单农业”的前提,优质产品只有成为名牌产品,才能被市场接受、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也才能形成更多的订单。我国农业现在不是没有好产品、特色产品,而是这些产品名气不大,没有被消费者认可,特色不特,优势不优。培育名牌、开拓市场,就是要让那些特色产品显现特色,优势产品成为名牌、拳头产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举办名优产品展

示会、名优产品新闻发布会,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名优产品的知名度,效果会非常明显。

(3)依法维护订单的严肃性:订单的有效履行,是整个“订单农业”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订单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订单农业”发展初期,签约双方往往只强调自身利益,订单不能很好履行,造成一方对另一方利益的侵害。订单签约双方是平等的法律主体,应建立责、权、利相配套的制约机制,一旦这种互相制约的机制受到损害,“订单农业”就不能健康发展。对于意向性协议,应通过建立信誉来提高履约率,对于合同,要纳入法制化管理。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财物、技术为纽带,鼓励各利益主体进行延伸性、扶持性、先期性和服务性的互渗式投入,逐步形成互惠互利、互相制约的利益连接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为“订单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4)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在发展“订单农业”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任何组织和部门都无法代替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发展订单农业更需要发挥政府的规划、组织、桥梁作用,来协调农企之间的关系,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搞好信息服务,帮助农户了解市场、开拓市场,逐步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多方搜集及时传递市场信息,并与厂商客户建立广泛联系,为农户牵线搭桥。

(6)培育高水平的农产品经纪人队伍:跑市场、找订单光靠各级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采取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也是行不通的。要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组织、吸引、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他们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培育发展农民经纪人协会,并根据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成立专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担当起发展“订单农业”的主力军。同时,要注重提高农民经纪人的素质,适时进行培训,提高营销水平,增强文明经商、合法经营的意识,使他们不仅能够促成农产品交易,而且能较好地防止和调解交易纠纷,并及时对下一生产周期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从而指导和调节农产品生产和经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1998—10—1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00—2—14 4 孙世民.试论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

(7)

5 董京.我国农业信息报务业发展障碍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8

(7)

6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

7 陈希煌.Scott Rozelle,Aibert Park,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与挑战。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小贝流浪记(上)
老蜘蛛的一百张床
盲女孩的眼睛
冰小鸭的春天
想当科学家的我
梅花
温暖的蜡烛
教师节的早上
书是我的好伙伴
时间的启示
小河里的老妖精
小哈桑和“黄风怪”
美丽的故乡
我家的清晨
假如我有一根仙女棒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2011年上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学校教研科研工作计划
2011学年第二学期小学英语教研组计划
2011年学校备课组活动计划
2011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英语组工作计划
2011年下学期实习就业处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石牌镇小学2011年度教务工作计划
2010—2011上学年学校工作计划
2011年度盲聋哑学校工作计划要点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档案室工作计划
2011年暑假中学军训工作计划
2010—2011年度高中学校总务处工作计划
从国际人权公约到中国宪法对妇女人权的保障(1)论文
试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1)论文
试论宪政视野下的法律援助(1)论文
浅析我国人权保障与宪法救济(1)论文
我国违宪审查的制度现状及改革路径(1)论文
我国台湾地区“公共设施保留地”中的建筑管制(1)论文
论我国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根源(1)论文
浅谈宪法价值目标的构建(1)论文
浅论我国宪法权威树立的初探(1)论文
试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关于我国现阶段宪法监督状况及改善(1)论文
浅谈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1)论文
浅谈宪法的司法化(1)论文
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概念群(1)论文
论环境义务入宪的路径分析(1)论文
《假如没有灰尘》
《半截蜡烛》
《走遍天下书为侣》4
《我的“长生果”》
《走遍天下书为侣》2
《灯光》
《地震中的父与子》
《凡卡》
《与象共舞》
《大瀑布的葬礼》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走遍天下书为侣》
《草原》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