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面向二级C等级考试的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B》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面向二级C等级考试的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B》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C语言是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重要科目,也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普遍开设的必修公共课程。以《C语言B》课程为教学载体,以提高学生二级C通过率为教学目标,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情境,构建“学习共同体”,旨在探索一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教学特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养其运用程序设计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二级C;非计算机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

1引言

C语言是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语言考试科目,其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C语言数据类型和运算符丰富,概念复杂,语法规则多,使用灵活,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面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二级C通过率偏低等现状。因此,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2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制定教学大纲

《C语言B》作为我校的一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平台课,学时设置是理论32学时和实验16学时,其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二级C等级考试通过率。教学大纲制定依托二级C等级考试大纲和试题库,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上机实验与理论学习相同步,趁热打铁,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

改革教学内容,将二级C考试知识点融入课程教学大纲,把握教学要点重点,采用“化繁为简”原则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语法、规则略讲,只介绍基本的,重点放在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上,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实际问题能力。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在程序设计解题过程中强化语感,采用“由易到难到综合”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C语言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让学生在编程问题求解过程中不断总结、巩固,从而自然而然学会程序设计的方法、掌握语法规则,提高编程能力。采用“从实战出发”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将二级C考试题型贯穿于理论和实验教学活动始终,使学生学习时刻紧贴奋斗目标。

3丰富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

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协同合作关系,设计“以二级C等考为导向”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薄弱的现实,采用形象化教学思想,注重因材施教,以讲通讲透知识点为大前提,采用“语法兼顾算法”教学理念,精心制作设计PPT,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接受,提高学习自信心。采用鼓励式、启发式、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分梯次不断拓展学生自主性和探究式学习空间。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首先教师给出实际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采用自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求解方法和步骤,最终过渡到C语言编程获得问题的解,努力把枯燥无味的“语言”讲得生动、活泼。“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整体,不是枯燥死板的“教”,更不是没有灵魂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展开,把好奇、神奇转化为学习兴趣,举一反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能力,享受学习,逐步学会利用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还可成立兴趣小组,教师给出难度适中的题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更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提高团队意识。

4注重实验教学,完善过程监控和评价机制

强化实践环节,依据二级C的机试环境,灵活安排实验内容,实验题目应兼具趣味性和实用性,并尽可能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享受成就感,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做中学”,营造自主性、探究性、创新性的学习氛围。实验成绩记入课程的总评成绩,实验成绩包含考勤、预习报告、实验效果、实验报告四部分。实验效果可采用类似竞赛的方式,以完成实验题目的时间长短进行评价,提升实验动力。实验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随机提问和随机检查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状况,使“教”与“学”形成良性互动。

教师要精心分配实验任务,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编程的乐趣,促进和鼓舞学生学习 C语言的兴趣,在完成一个个具体实验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C语言编程能力。过程监控和评价机制要严格采用“因材施教”和“分类评价”原则,切不能“一刀切”。对实际应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分配较容易、简单点的实验任务;而对于实际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拓展实验内容的难度和广度,灵活掌握,既能避免学生因不能完成实验任务而自暴自弃,同时还能鼓励和辅助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的编程题,使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调程序”到“改程序”,最终“编程序”。

5结束语

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的教学特点,探索本校《C语言B》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旨在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和厌学情绪,以通过二级C等级考试为奋斗目标,激励学生有目的地自主学习。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体会C语言编程的乐趣,自主学,愉快学,认真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步掌握计算机编程技能,为日后深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湛,邓朝霞,刘仕云,党荣敏.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改革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3(12):202-204.

[2]李丽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5(1):111-11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有双隐形的翅膀
观《5.12,汶川不相信眼泪》有感
难忘的校园
在钟表面前的思考(三)
倾听小溪的心声
挨饿记
在钟表面前的思考(二)
我不再马虎
我们的副班主任
我的家乡
难忘的友谊
在钟表面前的思考(五)
老师的……
笑对挫折
师生之间
中国传统文化对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影响
传统文化的价值
践行传统文化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论现代娱乐传播的传统文化语境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社会影响的几点思索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刑法论文(1)
传统教师文化的病理现象及现代教师文化构建
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论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的精魂
传统音乐尽展文化之美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漫谈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建议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7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快乐练习:综合练习
《小松鼠找花生》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11
《“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1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杂谈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与点评
《小松鼠找花生》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词语造句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10
《小松鼠找花生》对教材的开发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6
《小松鼠找花生》课堂实录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