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地方文献书目简论

地方文献书目简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地方文献书目简论

地方文献书目简论 地方文献书目简论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地方文献书目简论


所谓地方文献书目,即指以地域为记载中心,将关于该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土民情、名胜古迹、人物故事、山川物异以及疆域分界等内容的著作收录到一起而编成的目录。

地方文献书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集中提供一地的全面材料,反映其工农业生产与科学文化的历史及现实状况,以便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我国编辑地方文献书目的历史非常悠久,到现在已有一千多年。它发端于北齐、北周之间,发展于两宋,壮大于明清,繁荣于建国后,其间许多学者如宋孝王、高似孙、祁承邺、曹学佺等都为它的产生、发展及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指出的是,地方文献书目在它的产生与发展时期,还一直没能形成独立的著作,大多仅依附于地方文献的某一篇目之中。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激增,它的重要作用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正因为如此,全面系统地总结一下地方文献书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史及历代学者所作的努力,已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宋孝王与地方文献书目的产生

我国地方文献书目大约产生于北齐末及北周初,也就是公元五七七年左右。北齐宋孝王撰《关东风俗传》,被认为是我国地方文献书目的发端之作。

宋孝王生于官宦之家,其父宋世良“强学,好属文,撰《字略》五篇,《宋氏别录》十卷”①。孝王受父影响,自幼涉猎广泛。《北齐书·卷四十六》记载:“(孝王)好辑缀文藻,形貌短陋而好臧否人物,时论甚疾之。……撰《别录》②二十卷。会平齐,改为《关东风俗传》”。《北史》说:“(孝王)撰《朝士别录》二十卷,会周武灭齐,改为《关东风俗传》”。此书专记邺下(今洛阳)一带杂事,已佚。

其中《坟籍志》一篇,则专录邺下一地之著作,仅列书名,而无内容。唐刘知几于《史通·书志篇》中说:”近者宋孝王《关东风俗传》亦有《坟籍志》,其所录皆邺下文儒之上。仇校之司所列书名,唯取当时撰者”,是其佐证。《关东风俗传》体例近于传记与地方志之间。专记一地人士的著作,即是从《关东风俗传》始。在目录学史上,它及其作者宋孝王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高似孙与地方文献书目的发展

地方文献书目历经隋、唐、五代十国,发展极为缓慢。南宋时期,地方志大量出现,才为地方文献书目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似孙字续古,号疎寮,淳熙十一年( 1184)进士。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其读书以奥僻为博,以怪诞为奇。”周密《癸辛杂识》论其《剡录》时云:“此书乃其所作嵊县志也。嵊为汉剡地,故名剡录”。似孙于目录学上的贡献不能抹杀,正如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中所评论的:“高似孙编纂的《剡录》等等,是当时人所编写的地方志当中比较出名的几种”。

《剡录》分为十卷,其中卷五既有书又有文,共列戴逵、阮裕、王羲之、谢玄、谢灵运等十四人著作及阮裕、王羲之、谢玄三氏家谱的名目凡四十二部,又移抄谢安、戴逵、孔德璋、沈约、裴通、白居易、李绅、舒元兴等八人有关剡地的单篇文章。这种有文有目、专录有关一地著作的方法,标志着我国地方文献书目体例已经完善,只是还没有从地方文献中独立出来。高似孙开创了我国地方志著录文献的风气。

(三)祁承邺、曹学佺与地方文献书目的壮大

明清两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但文化事业继续向前发展,无论是从文献的数量,还是质量来说,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以祁承邺的《两浙著作考》、曹学佺的《蜀中著作记》为代表,地方文献书目也第一次以独立的书出现于人们的面前。

承邺字尔光,浙江山阴人,万历进士,历任江西右参政。他一生嗜好藏书,所藏均校勘精核,为大藏书家之一。大约在万历中,承邱编成《两浙著作考》,共四十六卷,所列书目均为历代关于浙东、浙西(今浙江省)的著作。

学佺字能使,号石仓,福建侯官人,万历进士。明末时,学佺撰《蜀中著作记》一书,初,据《千顷堂书目·薄录类》记为十卷,后人辑为十二卷,残本四卷刊于民国间《图书馆学季刊》第三卷。是书专记有关四川文献,“或征引古书,述其撰人及内容;或据实书,抄其序跋”。

这一时期,据《千顷堂书目》载,尚有《福建书目》一卷,编者不详,但为地方文献书目则确属无疑。

另外,由于受《剡录》体例的影响,明清时修纂的地方志无论是通志、府志,还是县志,均列有“艺文”一栏。亦有抄诗文入艺文,列经籍为目录的,如清邢澍的《关右经籍考》,孙诒让的《温州经籍志》;还有一类单行本的诗文征,如清王豫的《江苏诗征》,罗汝怀的《湖南文征》,在编排上每一作家均列一小传,小传内尽量阐述作家的著作。这类书籍,也属于地方文献书目之列。

总之,这一时期由于文献数量的激增,和祁承邺、曹学佺等人的推动,地方文献书目的数量也已初具规模。

(四)地方文献书目的繁荣

近代,特别是现代,为我国地方文献书目的大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编撰的地方文献书目,正式出版的与非正式出版的数量,累计已达百种之多,范围涉及全国,内容异常全面。

建国前,较有价值的著作有王文萱的《西北问题图书目录》、丁实存等人的《新疆书目》、吴玉年的《西藏图籍录》和萨士武的《台湾史料书目》等约十种。

建国后,地方文献书目有了新的发展,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南省图书馆编《湖南地方文献资料目录》、安徽省图书馆编《安徽文献书目》、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广东文献参考书目录》等。它们或者反映一地文献,或者记载一地人士著作,或者收录一地出版物。专题地方文献书目有浙江省图书馆编印的《浙江矿藏资料目录》;专题地方文献辑录书目有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编印的《海外华侨革命资料》。另外,还有邓衍林的《中国边疆图籍录》、中央民族学院编的《有关中缅国境上少数民族的专著及论文索引》。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的《新疆研究参考书目》和《有关西藏的图书目录》、西北民族学院编的《西北少数民族向社会主义飞跃发展资料索引》、贵州省图书馆编的《贵州地区少数民族资料索引》、方国瑜教授撰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与《云南民族史史料目录解题》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甘肃省图书馆于1977至1978两年内编印的《西北地方文献书目》、《西北地方报刊目录(建国前)》等十三种,表明了人们对地方文献书目的高度重视。

今后,随着古籍整理工作的深入与全国性修纂地方志热潮的推动。我国地方文献书目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注:

①《北齐书·卷四十六》

②即《朝士别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家乡
逛商场
我是包饺子的小能手
秋天
买菜
我去姥姥家
压岁钱怎么花
我的神矛表演多精彩
值日
乐乐的翅膀
永大王
我是一个小陀螺
学擀饺子皮
倒霉的新年
如果我会飞
**大队深入开展“三互”活动的实施方案
*电信文明单位创建方案
农村团员服务区方案
纪念建党83周年活动方案
旅游宣传包装促销方案
×村救灾重建工作实施方案
××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镇2004—2006年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城市客运秩序整治实施方案
开展第十个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实施方案
×厂“杰出青年”创评活动实施方案
“青春飞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XX市旅游局旅游网网站模块DMS项目拓展方案
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实施方案
2004年城南镇联动中心工作方案
探讨新课程下高师音乐课堂的师生交流与互动
浅议高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试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学习策略
浅谈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提高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探讨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程结构调整的构想
试论提高钢琴练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试论蒙古族舞蹈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试论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影响
试论职业高中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如何上好非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赏析课
浅谈苗族民歌《飞歌》及其在非原生态音乐作品中的延展
试论树立“原作”意识,寻求演唱的最佳途径
试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体裁分析
浅谈音乐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探析消费艺术语境下解读剧场民间歌舞
《雷雨》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案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称赞》
《葡萄沟》教案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第一课时教案
《看雪》教学设计
《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北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