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就业的关系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就业的关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1

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就业的关系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 职业素质 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仿真实训环境的建立和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途径来实现。

一、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20o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要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教学内容要注重学以致用。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要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批应用型会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对就业者的要求,尤其是对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需求、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使学生一到单位就能适应工作岗位,或经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就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确立的必然要求。

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

根据经济发展和就业需要,会计专业在总体培养目标的设定上,要在致力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具体地讲,就是要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具体确立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子目标。

(一)关于职业道德素质

1.随着全球化的逐步加深,中国必然要融入到整个世界的潮流中去。因此,增强自身鉴别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十分迫切的。是非美丑,看似简单,却时常困扰着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确实引出了多元的价值取向的问题,这使得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更加无所适从。会计是经济生活当中极其重要的职业,也是离钱最近的职业。自然也就面临着更多形形色色的利诱。在巨大的物质利益或者威胁面前要保持理智冷静的心态是不容易的。

2.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财务信息真实可信却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诚信操守。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出现了因为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金融证券市场动荡的事例。这些事件的消极影响难以估量。当然,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需要两手抓,一是依靠法律和制度的力量,加强审计和监督;二是要重视精神的力量、人格的力量。要让每个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明白“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而诚信就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根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有把培养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当作自觉的、主动的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真正养成诚信为本的职业素质,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慎独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无人知晓、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个体仍能自觉地按道德规范行动。它表明个体的道德修养已达到崇高的境界。而要达到慎独的境界,必须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必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学习古人“每日三省吾身”的端正态度,培养自制、自律意识,对别人的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坦然接受。

(二)关于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它分为三个层次:

1.知识,包括较广的人文社会通识,较高的文化修养。"

2.品质,即做人的基本品质,包括诚实、正直、心胸坦荡、大公无私、严于律己等。

3.态度,即做人的基本态度,包括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感、人的基本关系(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

(三)关于能力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立业创业能力。具体包括:会计业务知识及相关知识、会计技能操作和会计技术创新等方面。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掌握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初步的组织和管理财务会计工作的能力。

(四)关于身心素质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体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所具有的体质、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根据四个子目标,结合会计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人才的市场定位,本着“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观,分别确定骨干学科及必要学科的具体的、实用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满足学生从事相应职业群和相关职业群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社会能力。

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是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培养

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提倡,会计教育也 需要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会计教育方式是灌输式,重理论和应试,轻实践和考查。强调会计知识的系统性、历史性和完整性,忽略了会计知识的应用性、需求性和更新性。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专业判断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在教学中极少得到体现。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重点增强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为重心。即以学生为中心,实践训练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

要实现以上能力的培养,具体落实到教学中应做到:

1加强岗位针对性训练,加强实务案例内容,倡导案例式教学;围绕会计专业核心课程编写学习包,并扩充会计专业专门化方向的校本教材。

2.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依托,利用相对集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会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与能力”培训。即积极推进“双证制”的实行,努力使 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打破原有学科教学体系,结合实践教学,以任务、项目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 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性。

(二)建立仿真实训环境是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培养 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

稳固的学生实践基地的建立,是提高实践环节教学效 果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使得学 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能到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去参加社会 实践。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去创设专业教 学情景。研究课堂专业情景对教学的影响。情景的创设和沪}J},直接影响知识的建构与实践操作能力的获得与提高。"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如我校的“会计手工、电算化实验室”,使学生亲临会计工作的现实环境,让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个人技巧解决实际会计工作中的问题,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锻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财务和会计工作,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通过模拟企业实际运作方式,采用动态的业务发生处理方式,只有顺利完成前项业务,才能接着开展下一项内容。而前期的业务处理又影响到后期业务的运行。同样的操作资料,就会随着学生业务能力、处理方式、决策能力、组织能力等不同而不断变化并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更好地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再者可利用寒假、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和专业知识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就业导向下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建设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重要条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硬币
石竹花
春节
我最难受的一件事
美丽的石油城
我的e家
下棋
美丽的中国结
爸爸我对你说
童年回忆
家乡的秋色真美呀!
“十一”长假摘葡萄
看风筝
那一次我很快乐
可爱的小白兔
对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制度的认识和反思经济法论文(1)
论银行抵押贷款业务中的财团抵押权经济法论文(1)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经济法论文(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经济法论文(1)
论现行私营企业法律制度的立法缺陷经济法论文(1)
破产法中控制企业从属求偿原则初探经济法论文(1)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监管经济法论文(1)
公用企业垄断经营的正当化依据及其质疑经济法论文(1)
试论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论文(1)
重塑公司治理制度的法治基础经济法论文(1)
我国信贷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经济法论文(1)
论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
试论不安抗辩权在供用电合同履行中之运用经济法论文(1)
契约精神与中国税法之现代化经济法论文(1)
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六
《看电视》教学设计之二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三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八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七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二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五
《胖乎乎的小手》
《看电视》
《邓小平爷爷植树》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二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四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