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边缘化困境及其现代化转型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边缘化困境及其现代化转型

"

论文关键词:时代主题;学习重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边缘化;转型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转移到“科技至上”具有历史必然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以提高学习科技的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学习革命中被边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摆脱困境的出路在于从教育目标到教学方式完成现代化转型。

随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转换,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移,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纪挑战和教育产业化的世纪困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发生了由“思想至上”向“科技至上”的历史转移,这一学习重心的转移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由此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一、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向“科技至上”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一)学习重心的历史转移是对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的本质把握

学习重心代表了整个社会对学习模式、知识类型和学习决心的价值取向,具有趋众性,即社会需要什么,大家都在学什么,我也学什么。社会需要是真正的大学和熔炉,它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学生学习的时代重心也就因此决定了我们培养的人才的素质构成。作为社会需要本质体现的学习重心,它决定了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学习倾向和主攻方向。

在“文革”时期,围绕着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重心,狠批所谓的“唯生产力论”,使整个社会的学习重心完全倾向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推崇思想至上,重视政治文化,歧视科技文化,提倡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也不要有知识的资产阶级精神贵族,鼓吹“读书无用论”,学习科学知识被诬为走“白专道路”。在这样一个以革命为主题的学习时代,学习成为变相的思想改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和“在劳动中学习”就成为学习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方式,目的就是要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天国,造成了学生素质的趋政治化。荒废学业和专业学习的结果,是极大地制约了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并延误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进入新时期,当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车轮再次启动的时候,邓小平备感知识和人才的匮乏。他认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把教育和科学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以,“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所产生的对知识和人才的渴求,促使那个时代的青年掀起了一股股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使整个社会的学习重心彻底转移到学习科技文化上来。推崇科技至上,重视科技文化,轻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为新的时尚,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是这一历史的真实写照。在这样一个以建设为主题的学习时代,学习所发生的观念性革命,正如邓小平在1983年所总结的那样,“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本质和使命是面向现代科技和经济,学习也是如此。学习重心和学习观念所发生的“三个面向”的历史转变,正是对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本质把握,也映照了当代青年学生对祖国建设重任的历史担当。自觉提高自己科学知识水平的结果造成了学生素质的趋科技化,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源源不断的科技后劲。

(二)学习重心的历史转移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浪潮严峻挑战所做出的理性选择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科技进步异常迅猛、信息革命网络化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条件下,国与国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表现为以科技和市场化素质为主的综合素质的较量。为此,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科学和教育被推崇备至,“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既表达了党和政府发展教育、关心下一代的决心和人道情怀,也道出了多少家庭的辛酸和期盼。为了孩子今后能有个好的出路和前途,家家户户不惜血本投资教育,甚至倾家荡产,苦苦挣扎,个人的学业利益追求与国家发展教育的战略利益需要历史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必然引起教育内容和人才素质培养标准的国际化,即要按照世界市场的需要培养国际型人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更新的速度空前加快,对学生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提出了更为快速和更加全面的要求,学生也备感学习专业科学文化知识的压力Et益沉重,因为谁不掌握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谁就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甚至被淘汰。所以,学生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重理轻文,重专业技术学习,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他们迎接经济全球化时代挑战所作出的理性选择。"

(三)学习重心的历史转移是应对教育产业化发展的世纪困惑而产生的正当利益诉求

教育产业化必将释放出教育的赢利目的、赚钱功能和物质欲望,必将导致教育活动的市场化、商业化、金钱化和教育机构企业化以及学生受教育投资化。中国教育曾一度按照产业化的改革方向在发展,通过引资扩建实现名校和名企的强强联手,加速了中国教育规模的外在扩张,也极大地提高了办学的经济效益。尽管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多次重申教育不宜按产业化方式来发展,但已无法改变当前教育产业化锐不可当的潮流和趋势。

在教育事实上产业化的时代条件下,作为投资主体——学生关注学业成本和就业压力的结果,是其投资主体意识和风险意识的觉醒,因而在专业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也就越来越趋向市场化、工具化和功利化。市场、学校和整个社会风气的趋利,促使他们推崇“物本位”和“科本位”的价值观,忽视对人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想的追求,强化教育的科技功利,淡化人文素质陶冶,在教育和学习内容的取舍上也就出现了市场化、工具化和功利化的趋向。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学会赚大钱的本领,以求改变生存困境,所以,一切与此无关紧要的课程就是多余的负累。由于教育的产业化属性与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真可谓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作为教育供给方单方面突出和强调“思政”教育的积极回应,对学生来说感觉有点货不对贩。可见,学习重心的历史转移是学生应对教育产业化发展的世纪困惑而产生的正当利益诉求。

二、以提高学习科技的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学习革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对边缘化

对边缘化随着学习重心的历史转移和教育国际化及其伴随而来的教育产业化趋势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也就事实上发生了一场以提高学习科技的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学习革命,学生重视学习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的结果是使“思政”教育相对边缘化。

(一)“思政”教育在学生对学习边际收益的心理预期中处于弱势地位

经济学家把人们从事某一项经济活动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把从这项活动中所得到的好处称为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可以从事这项活动,反之,就万万不可从事这项活动。学生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经济学上的边际法则运用到学习效益的考量上,对“思政”课学习的边际收益预期较低。

由“思政”课的考核方式所决定,学生习惯上把它作为知识考试而不是作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陶冶来接受,这种接受方式使他们又常以科技知识的实用标准来评判“思政”知识的实用价值,并以此为依据来选择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学生看来,专业科技知识的学习与求职难易、待遇高低和事业成败的预期成正比,存在着学习效益递增的趋势。而“思政”知识的学习则与求职、待遇和事业的预期成反比,存在着学习效益递减的趋势。在“知识越多越有用,思想越多越没用”的风气驱使下,埋头学习“思政”理论就成为愚蠢和不合时宜的象征。由此可见,“思政”教育在学生对学习效益的心理预期中处于弱势地位。

(二)市场技术成本和道德成本分离的现象促使学生产生重技轻德的心理取向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高效率的法制经济,它既需要市场法规体系和市场道德体系的强力支撑,也需要驾驭市场经济的主体具备较高的技能和管理水平,这就意味着企业或个人应为此付出技术进步成本和道德完善成本才能取得合法的回报。由于整个社会在用人机制上仍存在着重才轻德的现象,在先富起来的人群中违规缺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正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犯大法挣大钱,犯小法挣小钱,不犯法不挣钱”,这些非法致富现象由于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并漫延开来,就会助长企业或个人在市场交易中将技术进步成本和道德完善成本分离开来的趋势,从而出现了普遍的社会信用危机。在一些学生看来,技术成本是个人进入市场化社会所必须付出的内部投资成本,而道德成本则是政府应承担的外部社会成本,在道德心理上将自己设置在一种被规制的状态,以平衡自己消极的道德完善需求。他们为内部技术成本而积极投入和努力奋斗,对外部社会道德成本的承担则采取消极适应和被动接受的心态。可见,市场技术成本和道德成本分离的现象促使学生产生了重技轻德的心理取向,并使他们轻视“思政”教育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逆转。"

(三)市场趋利性和课堂道德性的现实差距使学生“思政”教育产生接受性心理障碍

在这样一个一切向钱看的市场化社会,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人人都渴望得到钱,对钱的崇拜超过了对思想信仰的崇拜。“有什么不能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一切向钱看。”“前途前途,有利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等等已成为许多人内心默许的信条。市场的趋利性使学生对社会上的唯利是图现象产生正向认同和自我激励,在人性的追求目标上变得世俗化和现实化,急功近利,而“思政”教育整天教人有利不图的道德性使学生感到遥远而厌倦。学校一手要学生缴纳高额学费,一手又教学生有利不图的道德性,使学生怀疑德育目标的真实性,并进而感到“思政”教育已不合时宜,却又欲罢不能,内心矛盾和困惑久久不能排遣,于是对“思政”教育产生了接受性心理障碍。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代化转型是其摆脱困境的内在要求

(一)以市场化目标定位“思政”教育目标

从邓小平提出“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到江泽民“两治”的战略举措,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的治国方略,而以贯彻落实这一治国方略为己任的“思政”教育就应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市场化定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市场化和人的素质市场化过程,市场化社会对人的法治素质和德治素质都提出了最为基本的市场化诉求,“思政”教育应致力于打造学生的这两种基本素质。所以,“思政”教育应立足于市场而又超越市场,以市场化目标定位“思政”教育目标,完成从培养学生的政治化思想道德素质向培养学生的市场化思想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转型。

“思政”教育既要服从并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任务,又要遵循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客观规律。应立足于初级阶段的市场实际,找准“思政”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市场结合点,既要从专业上培养学生驾驭市场经济的高超技能,又要从人文社会素质上培养他们遵守市场规则和秩序的市场意识和市场人格,为市场经济的理性运行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和法治保障。为此,“思政”教育就必须在对传统文化、现实价值观念和道德体系与市场规律的调适中,以培养学生的市场化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时代目标,全面完成学生素质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历史任务。

(二)从必修课转变到带选修性质的必修课

现有的“思政”课程体系都是必修课,学生缺乏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因而感觉“思政”教育带有强制性、无奈性和单方面性,并容易产生学习和思想修养上的逆反心理。所以,应在保持“思政”课作为必修课地位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内部选修课制的改革,将其转变为带选修性质的必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和需要选择“思政”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相对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选择性的学习要求和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的自觉性。同时,在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课程的“思政”课程体系一个都不能少的情况下,此举既给学生减轻了学习负担,又不会产生淡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误导,并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学风。实践证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使他们必须而又几乎不可能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列理论,就应该注重“思政”教育的针x,l-性、现实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方式从一学期制转变到半学期制

过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贵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但效果还是较差,反过来,政府和学校又以更大的力度来抓思想政治教育。长此以往,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低效循环。为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和思想快节奏发展的时代特点,“思政”教育应实行由全学期制转变到半学期制的教学方式改革,这不是要压缩课时,而是要将原来拖拖拉拉一个学期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集中到半个学期来完成。这种短训式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消除学生因学习持续时间过长而产生的学习疲劳、厌学情绪和行为阻抗,也有利于从思想和行为上对生进行“集中轰炸”和强化训练,易于产生思想兴奋点和行为动力源,利用学生短暂的学习激情和思想亢奋,促使他们将所掌握的思想理论转化为行为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不稳定性和变动性,体现了成长中的大学生思想不成熟的过程特点,“思政”教育效果的不理想正是其在市场化条件下的时代特点,任何操之过急的尝试往往会欲速则不达。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母校
可爱的我
自己遇到的难题是怎样解决的
一件难忘的事
渌江河
吊兰
我这个小书迷
孙小圣到此一游
学游泳
陀螺大战
钓鱼比赛
你们辛苦了
比目鱼
秋姑娘的画笔
“小蝌蚪”找妈妈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怎样写转正申请书
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汇报
2011年大学生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800字精选
大学生党员转正申请
中共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
2011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年1月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
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年预备党员转正申请范例
2011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1年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2011年2月入党转正申请书
新党员转正发言稿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方法的探讨
无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阶段性研究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其技术接口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及其防护
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
韩国文化与现代政治转型
善恶:两种政治观与国家能力
英国学派与主流建构主义:一种比较分析
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毛泽东文革理论的得失与“现代性”的重建
代际差别与个性制约
民主如何界定了国民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
模块化概念在城市轨道车辆中的应用
槽形梁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形式
《我选我》教学建议
《一株紫丁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我选我》教学设计1
《难忘的一天》教学建议
《一分钟》教材简说
《我选我》教学设计4
《一分钟》教学设计5
《我选我》教学设计2
《我选我》教学设计3
《一分钟》教学建议
《难忘的一天》教材简说
《我选我》教材简说
《一分钟》教学设计 片断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1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