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8
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42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4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抗炎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咽鼓管导管吹张术,治疗组给予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好转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操做简便,疗效显著。
内窥镜;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给予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口服头孢氨苄胶囊。
(2)治疗组:给予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具体如下,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外耳道,经外耳道插入零度耳内镜,在显示屏直视下行操作。首先仔细观察鼓膜及中耳积液情况,鼓膜用麻醉剂棉片行表面麻醉,于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鼓膜穿刺,从中耳腔内抽吸出分泌物后,注入地塞米松针5mg和α-糜蛋白酶针4000U混合液冲洗,促进残留的分泌物降低黏度,同时减轻局部的水肿,促进积液的排出和吸收,畅通咽鼓管口。其次用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作以平行于外耳道壁的弧形切口,长约12mm,且勿损伤鼓室黏膜,以免黏膜渗血,镜下充分吸除鼓室内积液。对胆脂瘤型,清理胆脂瘤基质。最后用中耳置管专用器械将硅胶管准确放入切口内,术毕用消毒棉球封堵住外耳道口。术后静滴抗生素,口服强的松,1%呋麻液滴鼻1周,术后14周内每周复查1次,以后每月复查1次,如果鼓室内仍有积液可经管口吸出和注入药物冲洗,如果36月以上无积液,听力恢复良好,给予取管。 2 结果
2组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见下附表,可见2组好转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2组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的比较
3讨论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是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咽鼓管的功能是平衡鼓室内外气压,维持鼓膜的正常传音功能,表面纤毛上皮上的纤毛向鼻咽部运动,其粘膜表面有一层粘液毯,有利于鼓室内的分泌物向鼻咽部引流。引起病变的因素多考虑为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原菌感染,免疫变态反应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的机械性阻塞。如果咽鼓管因各种病因出现功能失调将会引起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气体会逐渐被黏膜吸收,鼓室负压,鼓室乳突粘膜充血水肿,浆液渗出,形成中耳积液。中耳长期的积液,可刺激中耳腔粘膜,导致中耳功能障碍,导致许多后遗症[3]。
对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除了常规抗炎治疗外,可用咽鼓管导管吹张法,利于分泌物排出,但多次插管吹张过程繁锁,多次插管对咽鼓管咽口粘膜也有损伤,出现炎症水肿,加重阻塞[4],因此一般多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主要有鼓膜穿刺、鼓膜切开术和鼓膜切开置管术3种。鼓膜穿刺和鼓膜切开不能使鼓室内液体完全引流,不能保持鼓室内外气压一致,鼓膜切开置管术则即能使鼓室内液体持续的引流,还能保持鼓室内外气压的一致、咽鼓管通畅、恢复黏膜表面纤毛的运动功能,同时还可以通过耳道反复冲洗给药,使鼓室内液体稀释,促进液体的流出,促进鼓室黏膜炎症的消散。因此鼓膜切开置管术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式。鼓膜的切开置管通常是在额镜或头灯的照视下进行,视野较狭小,光线弱,暴露差,易造成切口大小深浅不适,损伤中耳结构;显微镜虽然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和高质量的放大图像,但只能观察到物镜轴线上正前方的解剖结构,鼓膜的切开置管,需借助耳镜及牵拉耳廓,变动头位,暴露效果不理想。内窥镜技术的应用,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创伤小、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5]。
本次研究中,对治疗组患者给予耳内窥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们,耳内窥镜下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具有以下优点:①能在直视下准确选择鼓膜切口位置,有效控制切口大小及深度,避免了切口过大、术后脱管、置管过深使管滑落埋入鼓室内。②能清晰地了解鼓室积液性质,可反复用药冲洗鼓室并引流,防止术后堵管或引流不畅。③可全面直视中耳结构,防止损伤[6]。
综上,耳内窥镜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具有术野清晰、易于精确操作、创伤小等优点,有效避免了置管对外耳道、鼓膜及鼓岬的损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2] 樊忠,王天铎.实用耳鼻喉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6-97
[3] 姜泗长,顾瑞,王正敏.耳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66.
[4] 李霞,刘志莹,莫玲燕,等.咽鼓管扩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2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1
(4):170.
[5] Bassim MK,Drake AF.Tympanostomy tube obstruction related toototopicaldrugtherapy[J].EarNoseThroatJ,2005,84
(7):416.
[6] 张欣,田湘娥.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J].内镜杂志,1999,5
(1):34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中国•奥运》
- 自行车
- 第一次打羽毛球
- 书法晋级比赛
- 假如我是老师
- 写一封信
- 给我带来欢乐
- 我是一名小记者
- 红领巾更鲜艳了
- 介绍抚州
- 假如我是一名建造师
- 葡萄
- 记一次劳动——元旦大扫除
- 话说公园
- 我
- 试析德育管理理念的类型
- 关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管理的探讨
- 浅谈何思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 论析社会诚信危机与学校教育
- 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理想和现实思考
- 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研究探索
- 从国际法角度评析日俄战争的“遗产”/李广民(1)论文
- 竞争——浅析英美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 浅论个人是能否为国际法主体/王贤(1)论文
- 工商类专业本科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本质与规律
- 浅谈历史情景教学法
- 国际法上的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之分歧(1)论文
- 手机行业的问题和对策
- 有关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探讨之批判/刘延强(1)论文
- 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的一种哲学反思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1
-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3
- 《风娃娃》教学设计1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5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4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1
- 《风娃娃》教学设计3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3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2
-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风娃娃》教学设计2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2
- 《风娃娃》教学建议
- 《风娃娃》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