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败诉”确定案件受理费负担应规范

以“败诉”确定案件受理费负担应规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6

以“败诉”确定案件受理费负担应规范

以“败诉”确定案件受理费负担应规范 以“败诉”确定案件受理费负担应规范 以“败诉”确定案件受理费负担应规范

不管是法学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中,都坚持败诉人负担诉讼费用这一最基本原则。败诉人负担诉讼费用原则的直接规定就是《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该条规定:“案件受理费由败诉的当事人负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负担。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由人民法院根据他们各自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各自应负担的金额。其中如有专为自己利益的诉讼行为所支出的费用,由该当事人负担。其他受理费用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双方应负担的金额。”因此,确定一方当事人负担多少受理费关键要确定其是否败诉。但对一方当事人来说什么是败诉?在何种程度上败诉以及在败诉的基础上如何负担诉讼费用?上述办法并没有更进一步作出详细地说明。

在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对于一个已经诉讼系属民事案件(不考虑被告的反诉)处理不外乎六种处理结果:一是原告撤诉或者被裁定按撤诉处理;二是被裁定驳回起诉;三是被裁定驳回诉讼请求;四是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五是判决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六是判决支持原告部分诉讼请求。对于前五种情况,不论是依据败诉人负担案件受理费还是依据其他规定,其案件受理费用的负担都没有问题:根据规定,原告撤诉或按撤诉处理的,原告负担一半案件受理费;驳回起诉的,原告负担五十元;驳回诉讼请求的,这说明原告全部败诉,所以案件受理费由原告全部负担,这也理所当然;对调解结案的,由双方协商或者法官确定案件受理费的负担也无可厚非;全部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说明被告全部败诉,所以被告应负担全部受理费。但对于第六种情况,法院判决只支持原告部分诉讼请求时如何理解“败诉”以及以何种方式确定案件受理费的负担存在疑问。对于这种情形的操作,虽然许多当事人怀疑法官在判决书中分配案件受理费的公正性,但由于根据最高院有关司法解释,法院对于仅就诉讼费负担提起再审或抗诉不予受理,这使得人们对于案件受理费负担难以提出实质的质疑。然而这牵扯到案件受理费负担是否公平的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澄清。由于《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及其他规定对上述情况案件受理费的负担没有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了法官在决定案件受理费负担各不相同,下面以一个例子予以说明:

第三种是要求被告承担支持原告部分诉讼请求的受理费,据此被告负担的受理费算法是:4万元×0.04+10=1610元,原告承担受理费为:3510-1610=1900元。

上述三种分配案件受理费做法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哪一种做法更合适或者说哪一种做法更符合《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立法本意,即败诉方承担诉讼费用呢?笔者倾向于第三种做法。败诉是相对的,支持了原告,被告就是败诉,支持了被告,原告就是败诉。在纯财产案件中,被告败诉的范围就是法院支持原告请求的数额,因此,被告应仅就法院支持原告诉讼请求的那部分负担诉讼费。就上述案例而言,法院判决支持原告10万元中的4万元,说明被告败诉的是4万元,因此被告应就该4万元负担案件受理费,并且应该以该4万元基础依照案件受理费的计算方式计算诉讼费,即可要求被告负担1610元,其余部分由原告负担。

笔者认为,为避免操作上的差异,造成法院执法不统一,最高院应就诉讼费的负担做更明确的规定,以更好地保障当事人地合法权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欢乐课堂
一次厨师经历
百年榕树倒了
钓鱼
班级趣事
祭扫烈士墓
噢,原来如此
我的烦恼
竞选
练字启示
画“脸”
宽容和奉献
劳动万岁
大家都笑了
我是男孩,却染了红指甲
简述推拿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浅谈职业资格认证对计算机专业教师的重要性
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
浅谈学校基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
关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龙”文化
关于宋元时期广告的文化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
关于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其现实价值论析
解读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关于助学贷款现状及国外经验借鉴
浅析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山寨文化”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索
关于阅读模式给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浅谈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实施措施
谈电大开放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草原》教学实录及评析
学美文,做“美人”──教学《草原》一得
张骞与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多音字组词
《丝绸之路》反义词对比记忆
《丝绸之路》近义词联系对比
《丝绸之路》词语释义与应用
《丝绸之路》互动探究
《丝绸之路》疑点解析
《丝绸之路》读后感──“让书香美丽心灵”读书笔记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
《丝绸之路》课文解读
《丝绸之路》课文题解
《丝绸之路》相关链接
《丝绸之路》好词好句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