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宏观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宏观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4

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宏观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 历史 回顾和现状 总结 ,分析了目前房地产价格的不合理性,以及宏观调控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

【关键词】房地产 价格 地租

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 发展 历程及现状

中国 近年来最红的 经济 话题莫过于房地产问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安家立命”、“安居乐业”的说法,与此息息相关的“房子”在国人眼中 自然 有不可比拟的重要性。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开始于1996年左右。房地产业在深圳、广州等发达地区率先起步。1998年,中国开始了“房改”,那一年,为了摆脱亚洲 金融 危机为中国经济低增长的影响,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为个人房贷提供了政策支持。由此,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中国步入了房地产市场化的高速发展期。

房地产市场化的直接后果就是房地产价格的市场化,人们在计划经济时期被压抑已久的对房产的需求被激发出来,供需 规律 开始发挥其魔力,虽然供应量越来越大,但是需求更为强劲,房地产价格节节攀升。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06年以前,房屋销售价格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2006年到2007年,房价开始出现异动,呈现快速上升态势。直到2008年,房价才有所回落,但仍然远远高于以前。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发现,自己就算不吃不喝,光凭工资得几十年才能拥有一套仅够容身的房子。

二、对我国现在房地产价格合理性的分析

世界银行认为比较合理的房价与人均收入比是4—6倍,为房价收入比所设定了5的警戒线。而从上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一警戒线。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也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房产品结构失衡的现象,房地产的总量大于有效需求,商品房空置率远超过国际警戒线。同时,房地产过剩与短缺并存,一方面,大量的商品房积压,这主要是指没有充分分析市场需求,对市场有效需求估计不足,过多投资高档住宅,导致了空置;另一方面,大多数居民的住房还十分紧张,普通住宅尤其是经济适用房供给短缺、增长缓慢。

对于一个 发展 中国 家而言,这样的高房价是不合理的。虽然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可能会使GDP呈现出一种非常繁华的景象,但神话一旦破灭,后果不堪设想。大量 经济 学者对此忧心忡忡,认为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业已经形成了泡沫,对我国是一个严重的隐患,这泡沫一旦破灭,就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008年8月5日消息,2008年全国各地一路狂涨的房价开始出现分化,在一些大城市率先出现了下跌;由于对未来房价预期的改变,消费者开始了对楼市的观望,房屋销售市场交易量开始急剧萎缩。

上图中的房地产开发综合景气指数,似乎也能说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在走向低迷。

三、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及效果分析

由此可见,国家在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上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但是结果到底如何呢?可以说是收效甚微。虽然增幅有所放缓,但绝对值仍然在大幅增长中。200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明显变化,交易量下降显著,房价下跌、打折优惠等类似字眼也时常见诸媒体报端。然而,国家发改委公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8.2%,同比上涨8.2%。这似乎显示房价仍在上涨。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的新涨价因素看,2008年上半年,在35个大中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了下跌,分别是:深圳、重庆、杭州、大连、广州、沈阳,其中深圳下跌幅度最大,下跌8.6%。房价上涨幅度超过4%(新涨价因素)的有3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乌鲁木齐、银川,其中银川上涨幅度最大,为7.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有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购房者三方面的原因。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第一,房地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产业拉动能力极强,除了自身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如建材,家装等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对GDP的快速增长有强劲的拉动作用。第二,房地产的活跃将大大推进本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使用价值,对地方的形象提升和招商引资都会提供有力的后备支持。第三,在整个房地产建设交易的过程中,政府得到的土地出让金,各种税费收入绝对是一个不容小觑的数字。统计表明,在整个房地产的建设、交易的过程中,政府税、费收入占到了房地产价格的将近30~40%左右。如果再加上占房地产价格20~40%的土地费用,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上的收入将近占到整个房地产价格的50~80%。如此,房地产业给地方政府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难怪地方会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采取暧昧的态度,对房地产业的过热投资不是遏制,而是采取默许甚至是鼓励的态度。

实际上我国住房消费水平已明显提前,住房自有率,住房人均面积甚至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中国人对住房是有特殊情结的,而且从中国现实国情看,人多地少,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家庭规模化小型化,超前消费意识形成等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需求膨胀,而且具有相当的刚性,不随价格的上升而需求下降。再加上境内外许多购房者并不是出于居住的需要,而完全是在投资或者说是投机的心理驱使下,在房价的高峰期蜂拥而上,导致房价进一步上涨。不断上涨的房价又使一大批本来持币观望的前仆后继,出于“羊群效应”,大量资金源源不绝进入房地产市场,如是恶性循环,炙手可热的房价便可以得到理解了。

参考 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数据.

[2]董超,任泽平,邢伟.房地产价格分析与预测——从利益主体博弈角度出发.中国物价,2006,11.

[3]中国社会 科学 院.2007年中国服务行业发展报告.

[4]魏雅华.北京的“住房痛苦指数”最高.中国青年报,2006-10-31.

[5]王小广.房地产热套牢中国经济.世界知识,2007-2-16.

[6][美]布鲁格曼,费雪.房地产 金融 与投资(第十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0.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06. [10]杨有志,刘建明.完善房地产价格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能帮爸爸干活啦
我最喜欢的动物
我喜欢的故事
表姐和姨妈回来了
我的爸爸
大象的表演
学英语
学画画
我帮妈妈做家事
秋天
公园里
有趣的小狗
钓鱼
考试成绩
我的妹妹
诚信的人际关系是会计的基础环境(1)
浅析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虚假变更(1)
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分析(1)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会计方法的比较研究(1)
论会计管制(1)
论知识经济时代下会计教育的变革与创新(1)
中澳会计规范体系之比较(1)
论会计的如实反映观(1)
基于绩效审计的公共工程跟踪审计的绩效审计特征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1)
关于上市公司的若干会计问题(1)
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从股东需求的角度(1)
通过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报表手法揭示(1)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净化会计监督环境(1)
新准则下对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1)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三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一
《美丽的小路》教后体会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一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及理念
《美丽的小路》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六
《美丽的小路》教学片断赏析二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A、B案
《美丽的小路》实践课设计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四
《美丽的小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四
《美丽的小路》口语交际设计
《美丽的小路》文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