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3
关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的考察
关键词:产业升级路径 比较优势 断档
产业升级路径概述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Ricardo Haussmann,200
7)认为,如果不考虑 企业 之间的相互影响,产业升级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受其 历史 条件的制约。产业升级的方向就是从现有产业与其处于最短技术距离的产业的跃升,产业升级的路径表现为沿着产业链的线性升级。 对于两种升级路径的选择,学术界有很大的争论。支持产业间升级的一派认为,一种产品离质量前沿越近,其成长性就越差;离质量前沿越远,其成长性就越好。一个国家在引入新产品时,通常是从低位进入的,也就是离质量前沿较远的地方进入,其成长性远远大于既有产品的升级。支持产业内升级的一派认为,通过新产品的引入实现产业升级,政府或企业就必须事先知道新产品应该为何,而在新产品生产出来之前,这种信息并不存在。实现产业内升级,其路径是十分清晰的,不存在不知向何处升级的信息匮乏问题。
以上的争论往往停留在理论上,所用的论据多为案例,对制造业的升级路径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构造两种产业升级路径的度量指标,对我国两种产业升级路径进行实证考察。
产业升级路径度量指标的构建
根据产业升级的劳动力转移理论,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从价值链低端不断向高端转移的过程。本文就是以产业劳动力份额变化为基本思路构造指标的。两种产业升级路径度量指标的定义(见表
1)。
本文用三位数产业劳动力占所属两位数产业劳动力的倒数和来度量产业内升级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按照生产性质将全国行业分成20个大类,以A-T标识,称为一位数行业。20个行业大类又可以进一步划分成98个行业小类,以01-98标识,按照大类顺序排列,称为两位数行业。每个行业小类又可以划分成若干子行业,以三位数标识,称为三位数行业)。以两位数产业作为度量基准,因为两位数的产业分划包含了拥有直接前向、后向关联的产业。当所有三位数产业在所属两位数行业中均匀分布时,指标值达到最小。如果产业内升级表现为劳动力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不断转移的过程,那么这个指标值也体现为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要完成向中高收入国家转变,必须实现比较优势的“突变”。一个国家如果进入到比较优势的突变期,则往往面临较大的比较优势“断档”风险。一些有着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其他发展 中国 家的冲击下,失去了比较优势,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还没有形成,就会产生比较优势的断档期。产业内升级指标增幅大小也可以度量这种“断档”风险的大小。
本文用k产业之外其他两位数产业的劳动力与该地区全部产业的劳动力之比的平方和衡量产业间升级的潜力。这个指标的构建思路来自于Herfendal指数,即行业间劳动力分布越均衡,这个平方和越小,说明k产业面临的产业多样性越强,产业间升级的潜力就越大。这是一个负向指标。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实例分析
产业间升级潜力指标的 计算 结果(见表
4),从产业间知识溢出的角度看,只有 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间升级潜力增大(负向指数,指标同比下降7.87%)。其余27个两位数行业的产业间升级潜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小的产业都集中在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说明近年产业间升级环境在逐步恶化。
结论及政策建议
由上可知,沿着产业链的产业内升级是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的主要路径,升级的产业也集中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我国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存在比较优势断档的风险。如何有效化解这一风险,防止由局部断档演化成全局性断档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一项最艰巨的任务。从短期看,可以通过空间布局的调整,合理政策组合,延长比较优势的生命周期,减少比较优势突变的幅度。
调整国内产业空间布局,实施产业转移和梯度升级战略。我国地域间 发展 的不平衡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条件,东部地区应该把那些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充分利用其他地区的资源和成本优势,促进产业升级;以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突破口,积极促成关联产业间的升级。
在政策组合上,实行有挤有压政策,在对一些产业采取限制型发展措施的同时,对一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要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其发展,以充分抵消各类限制政策对 经济 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 文献 : 2.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 中国 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
(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硬币
- 看风筝
- 家乡的秋色真美呀!
- 我最难受的一件事
- 春节
- 爸爸我对你说
- 石竹花
- 可爱的小白兔
- 那一次我很快乐
- 下棋
- “十一”长假摘葡萄
- 童年回忆
- 美丽的石油城
- 美丽的中国结
- 我的e家
- 对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制度的认识和反思经济法论文(1)
-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监管经济法论文(1)
- 公用企业垄断经营的正当化依据及其质疑经济法论文(1)
- 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 论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
- 契约精神与中国税法之现代化经济法论文(1)
- 重塑公司治理制度的法治基础经济法论文(1)
- 论现行私营企业法律制度的立法缺陷经济法论文(1)
-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经济法论文(1)
- 试论不安抗辩权在供用电合同履行中之运用经济法论文(1)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经济法论文(1)
- 试论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论文(1)
- 我国信贷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经济法论文(1)
- 论银行抵押贷款业务中的财团抵押权经济法论文(1)
- 破产法中控制企业从属求偿原则初探经济法论文(1)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四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五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三
- 《看电视》教学设计之二
-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七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五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二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八
-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
- 《邓小平爷爷植树》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二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六
- 《胖乎乎的小手》
- 《看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