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7

我国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及聚类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从因素观角度归纳了区域 旅游 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我国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关键词:区域旅游产业 综合竞争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随着旅游产业成为全球 经济 发展 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有关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成为热点。例如,A Jhahti探讨了芬兰的旅游竞争力;Ritchie, J.R.B, Crouch,G.I对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 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杨森林、郭鲁芳和王莹探讨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李葆盛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赵书华、李辉对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定量分析;林源源基于“钻石模型”定义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要素构成;盛见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潜在竞争力、外生和内生资源禀赋竞争力、市场竞争力。

综合上述成果,关于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4个层面:国家旅游竞争力研究;地区旅游竞争力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和旅游业内部某一行业竞争力研究。尽管研究对象不同,但都把区域旅游竞争力看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有关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实力的对比分析和类型划分较少,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概述

目前,有关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

第一种是业绩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在研究中常根据某地区的旅游业业绩来评价该地区的旅游竞争力。例如张争胜和周永章用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 企业 数量等评价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周树民采用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接待能力等指标比较西安、北京和成都的旅游竞争力。易丽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下“五因素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第二种是因素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注重探讨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例如Mihalic根据旅游地的吸引力、管理、组织、信息、效率等计量区域旅游竞争力。万绪才等从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等方面构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梁明珠和陈小洁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王兆峰从旅游品牌竞争力入手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业绩虽然是旅游竞争力的表现,但它本身并不代表竞争力。旅游竞争力最终还是要通过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各种要素来体现。鉴于此,本文从因素观角度出发,归纳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多种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

根据产业竞争力理论和旅游产业的产业特征,按照评价数据的可获得性、代表性、全面性和相关性原则,本文选取了旅游要素竞争力、旅游行业实力和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3个大类共40个原始指标,组成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是旅游要素竞争力,包括自有资源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和资本竞争力3个二级指标。其中,自有资源竞争力包括世界遗产数、国家级 自然 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4A景区、 中国 历史 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三级指标。人力资源竞争力包括区域总人口、旅游饭店职工数、旅行社职工数、旅游院校学生数和旅游院校数5个三级指标。资本竞争力包括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吸引外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个三级指标。

其次是旅游行业实力,包括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和旅游市场竞争力2个二级指标。其中,旅游组织接待能力包括国内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星级饭店房间数、星级饭店床位数、星级饭店旅游业税金、星级饭店旅游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星级饭店人均占用固定资产、旅游业从业人数8个三级指标。旅游市场竞争力包括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游客接待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游客接待人数5个三级指标。

最后是旅游经济社会支持力,包括旅游支持产业竞争力和旅游经济政府支持力2个二级指标。其中,旅游支持产业竞争力包括游客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每万人拥有卫生床位数、高等学校数、 教育 经费5个三级指标。旅游经济政府支持力包括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旅游业占GDP比重、旅游业占三产比重6个三级指标。

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和聚类分析

本研究采用因子生态分析法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生态分析法包含两种 现代 多元统计分析,即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当这几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和达到某一百分比时(通常≥85%) ,就说明这几个公因子集中反映了研究问题所选取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而彼此之间又不相关。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依据样品之间的相似性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法。在对经济类别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后,可得各类数量分布表(见表

2)。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经济可以划分为3个类型。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也称作一维方差分析,它可以对该因素的若干水平分组中哪一组与其他各组均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分析,即进行均值的多重比较。在进行均值间的多重比较时,本文选用One-Way ANOVA过程,将5个因子移入因变量,3个类移入“Factor”,运用邓肯法可以得出3个类对各因子的重视程度(见表

3)。 结合我国区域旅游 经济 综合实力得分及排序表可以看出,类型1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类型2综合竞争力得分除了天津外都小于0,说明它们的旅游经济综合实力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类型3中有6个省综合竞争力水平大于0,有10个省综合竞争力水平小于0,总体来看,竞争力水平一般。由此可以得出,旅游产业支持型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较强;人力资源型的地区旅游经济综合实力较弱;旅游资源型的地区旅游经济 发展 水平居中。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第一类区域,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是继续加快 交通 、商贸、邮电通信、医疗卫生、科技 教育 等基础产业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第二类区域来说,则要加快高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改革旅游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和引进国内国际市场的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开发、旅游服务等高级专业人才,实现人才兴旅;对于第三类区域来说,则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把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此外,还要以大 企业 为龙头,以精品旅游区为吸引,积极拓展入境游市场,全面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参考 文献 :

1.杨森林,郭鲁芳,王莹. 中国 旅游业国际竞争策略[M].立信 会计 出版社,1996

2.李葆盛.旅游竞争力之战略构想[M].北海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0

(3)

3.赵书华,李辉.全球旅游服务贸易9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

(8)

4.林源源.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

(2)

5.盛见.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构成:基于竞争力性质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

(8)

6.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

(1)

7.周树民,陈实,邵金萍. 西安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 社会 科学 版),2002,32

(4)

8.易丽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2006

(1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十一”长假摘葡萄
下棋
美丽的石油城
我最难受的一件事
家乡的秋色真美呀!
看风筝
可爱的小白兔
硬币
我的e家
爸爸我对你说
美丽的中国结
石竹花
春节
那一次我很快乐
童年回忆
试论我国的经济法律体系经济法论文(1)
混业经营模式与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银行风险监管经济法论文(1)
契约精神与中国税法之现代化经济法论文(1)
试论不安抗辩权在供用电合同履行中之运用经济法论文(1)
破产法中控制企业从属求偿原则初探经济法论文(1)
论现行私营企业法律制度的立法缺陷经济法论文(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问题研究经济法论文(1)
论我国现代公司法人治理“三权分立
我国信贷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经济法论文(1)
重塑公司治理制度的法治基础经济法论文(1)
论银行抵押贷款业务中的财团抵押权经济法论文(1)
健全我国公司并购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经济法论文(1)
对公司治理及独立董事制度的认识和反思经济法论文(1)
公用企业垄断经营的正当化依据及其质疑经济法论文(1)
《邓小平爷爷植树》
《看电视》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四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二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五
《胖乎乎的小手》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五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之三
《看电视》教学设计之二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六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七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八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