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民航业的垄断规制分析

中国民航业的垄断规制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6

中国民航业的垄断规制分析

摘 要:我国民航业的 发展 存在着与国外民航业不同的特征,长期政企不分的旧体制形成了民航业的行政垄断,这一垄断结构与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当前必须加快民航的市场化进程,提高民航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民航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福利和消费者福利。

关键词:民航;垄断;规制

1 中国 民航业的 历史 与现状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原称中国民航空局)成立于1949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拥有了相当数量的机场和较为完备的航线 网络 ,特别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各级机构及普通公民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民航国际航线迅速增加,同时改革开放提高了国内居民收入,也使得国内航线业务愈加频繁,民航客运量在近年中上升迅速,并有望在今年内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预计客运量将超过1亿3千万人次。民航客运历年数据(国内客运)见表1。

2 我国民航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航业一直是高度集中、政企合一的 企业 ,政府对民航票价实行严格控制,使民航业具有垄断结构的市场特征,行政垄断占主体的局面不仅造成我国民航业的市场结构不能影响企业的价格决策,也构成了我国民航业与世界民航业之间的重大差异。

3 民航业 发展 的对策及建议

民航的行政垄断与其运输业的发展间存在着不适应性,必须采取必要的反垄断政策和措施。

首先,在6大民航集团重组的基础上,应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下一步必须从产权制度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目前政府确定的重组格局的基础上,要继续推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同时要防止单纯追求规模而不讲质量的联合兼并,并倡导通过市场主导的重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要强化安全、消费者保护等社会性管制,采取激励性规制措施。在逐步减少对航空企业的直接 经济 性规制之后,政府应将重点放在安全规制、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上来,强化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执法能力。

再次,要打破国内民航业上游产品的行政垄断,提高航空公司的竞争力。民航内部的航油、航材、机场及财务结算中心等均属航空运输的上游产品,为航空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各大航空公司可通过参股或兼并等方式实现纵向一体化,从而提高社会福利和消费者福利。

最后,航空公司应当做好战略定位和市场定位,真正成为微观市场主体。各航空公司应尽快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市场定位,取得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航线结构的优化、机队布局的调整、业务流程的再造、组织机构的归并、人力资源的调配和企业文化的培养。此外,在实行企业股份社会化的同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多种形式引入其他社会资本,或在条件具备之时引入外资,适当降低国有股持有的比例,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加快我国民航业的市场化进程。

参考 文献 [2]王俊豪. 中国政府管制体制研究改革[M] .北京:经济 科学 出版社,1999.

[3]曹建海.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与管制问题研究-以中国民航运输业为例[EB/OL].民航资源中国网,2004.

[4]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两校友谊
快乐生活之放炮大赛
假如我会变
悲伤
阳光下,我们快乐成长
小书谜的我
我爱我家的玫瑰花
老师压堂学生心慌
爱美的小猫
我的发明
未来的汽车
故乡的杏子
我爱家乡的苹果梨
雷雨
国家犯罪的犯罪形态刑法论文(1)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缺陷及其重构/欧锦雄刑法论文(1)
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之探析/向隆鸣刑法论文(1)
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贪污受贿性质之界定/陈小林刑法论文(1)
让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高地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
试论我国刑法第129条中的严重后果刑法论文(1)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论想像竞合犯
谨防传统文化的“山寨化”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议课实录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建议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
《乌塔》罗嗦几句
《乌塔》有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难句解析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