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ATC 系统中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ATC 系统中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6

ATC 系统中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研究

摘 要 介绍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 的基本原理, 并结合城市轨道 交通 A TC 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利用基于OFDM 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接触网上实现信息传输的思路。

关键词 列车自动控制,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正交频分复用

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A TC) 系统中, 通常利用轨道电路传输信息。由于钢轨不是理想的信息传输通道,信息容量、传输速率受到了限制。本文提出了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 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接触网上实现信息传输的思路。

1 OFDM 的基本原理

OFDM 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MCM) ,可以在强干扰环境下高速传输数据。传统的数字通信系统将符号序列调制在一个载波上进行串行传输, 每个符号的频谱占用信道的全部可用带宽。OFDM 则并行传输数据,采用频率上等间隔的N 个子载波构成,它们分别调制一路独立的数据信息,调制之后N 个子载波的信号相加同时发送。因此每个符号的频谱只占用信道全部带宽的一部分。在OFDM 中,通过选择载波间隔,使这些子载波在整个符号周期上保持频谱的正交特性,各子载波上的信号在频谱上互相重叠;接收端利用载波之间的正交特性,可以无失真地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成发送信息,从而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图1 正交频分复用OFDM 的基本原理

因此,OFDM 系统的调制和解调过程等效于离散付氏逆变换(IDF T) 和离散付氏变换(DF T) 处理,实际上系统通常采用DSP 技术和FFT 快速算法来实现。

由于OFDM 系统的符号周期延长了N 倍,增强了其消除码间串扰的能力。在数字基带调制部分,可以根据子信道特性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如BPSK,QPSK ,QAM , TCM 等) 。如果某个频段信号衰减严重,发送端还可以关闭该频段的子载波, 实现信道自适应均衡。通过采用信道编码技术, OFDM 还可以进行前向纠错(FCC) 。2 在A TC 系统中采用OFDM 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对列车速度控制提出很高的要求,要达到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和 经济 性的目标,还要考虑到迅速、准确和价格合理等因素。这需要列车、沿线、车站、控制中心的人员和设备之间的组织协调。 采用OFDM 调制技术实现电力线载波高速数据传输,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见图

2) 提出了一种新思路。与其它电力通信方式不同的是,它利用给列车供电的接触网(直流1 500 V/ 750 V) 进行通信。

牵引供电回路由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与大地、回流线等构成。牵引变电所两侧的接触网电压相位不同相,分相绝缘。相邻牵引变电所间的接触网电压一般为同相的,其间除用分相绝缘器隔离外,还设置了分区亭。通过分区亭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的操作,实行双边(或单边) 供电。接触网一般在线路中心上方,利用接触网上传输的信息可以检测列车占用线路状况。

图2 采用电力线载波设备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框图

利用接触网进行电力线载波通信的 研究 已经在国外取得了一定成果。图3 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面向城市轨道 交通 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框图。

从图3 可以看出,A TP 车载单元与A TP 轨旁单元通过现场总线和电力线进行通信。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个分区电力线单元SPU 通过耦合单元COU 完成现场总线和电力线信号的转换。车载A TP 单元通过电力线上的信号。

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信息传输利用了现有的架空接触网线,不再采用轨道或轨间电缆形式;

(2) 信息传输在列车运行期间保持连续,传输速率大大高于采用数字轨道电路所达到的传输速率;

(3) 耦合单元是构成该系统的关键,通过定义现场总线、电力线和车载A TP 总线的信号接口和相互通信的协议,有利于实现系统的兼容;

(4) 降低建设成本。

图3 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框图

参 考 文 献

1 焦邵华,刘万顺,郑卫文等. 配电网载波通信的损耗 分析 .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 ,24

(8) :37~403 吴汶麒. 国外铁路信号新技术. 北京: 中国 铁道出版社,2000. 121~16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投篮
我的潜水镜
快乐一件事
我学会了钓鱼
让座
做飞机
彩云之南
玩空降兵
玩纸玩具
飞纸片
等待一个重要的日子
收衣服
拉纸
奥运开幕式
海边拾贝壳
宪法判例浅析(1)论文
中国宪法文本上的“财政”概念群(1)论文
关于我国现阶段宪法监督状况及改善(1)论文
浅论我国宪法权威树立的初探(1)论文
从国际人权公约到中国宪法对妇女人权的保障(1)论文
论环境义务入宪的路径分析(1)论文
我国台湾地区“公共设施保留地”中的建筑管制(1)论文
论我国土地征收纠纷产生的根源(1)论文
试论宪法基本权利的私法效力(1)论文
浅谈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及其完善(1)论文
浅析我国人权保障与宪法救济(1)论文
试论宪政视野下的法律援助(1)论文
浅谈宪法价值目标的构建(1)论文
试论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1)论文
浅谈宪法的司法化(1)论文
自主阅读 以读代讲──《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卡罗纳》中心思想
用血脉亲情滋养学生的心灵──《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评课
《卡罗纳》难句解析
《卡罗纳》结构分析
“激情·本色”的语文课堂──听王雷英老师执教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感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诗意语文,大课堂──听周利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感
听《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有感
《卡罗纳》近义词反义词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案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卡罗纳》阅读提示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