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

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17

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

现阶段高考语文把对文言文的重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查字典论文网为您编辑了“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

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

时下,无论是学术界研究还是各门各类考试都对古文青眼有加。因此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我们投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于其中,但效果并不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文言文毕竟是古代文字,脱离现实日常生活,学习研究起来困难重重。而文言文枯燥无味,学生兴趣缺乏是最重要的原因。为使课堂鲜活起来,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穿插小故事,补充成语典故,分析人物形象。这些大多是从文章的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等方面着手。而在文言文的“硬骨头”——实虚词教学上却进展不大。笔者大胆设想:让汉字自己说话、讲故事,吸引学生,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适当使用字形分析法进行实虚词教学。

一、字形分析法进行实虚词教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1.六书中的“四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具有直观性、简约性、典型性。如:会意字“武”按比形象事来领会:二只脚(止),一件戈,表示“征讨”的意思。“羞”,本义是进献食物,甲骨文从“又”“持羊”会意。在讲授这类实词时适当从字形角度来分析讲解,有利于加强文字的生动性、趣味性,增强知识的新颖度、刺激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随意注意、有意注意为有意后注意,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靠。这符合学生接受事物和增强记忆的心理规律。

2.现在各级各类大学文学院都开设古代汉语课程,并且“汉字”部分都作为专业学习的重点进行考试。因此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对高中课本中出现的简易实虚词都应该有能力、有素养进行把握,举重若轻。如果有个别遗忘或辨识不清的,可以查阅一些工具书来帮助解决,平时也可以多阅读一些《咬文嚼字》之类的书籍杂志拓展知识面,增加一些知识积淀。

二、笔者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效

1.字形分析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实虚词,增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感悟。

《鲁周公世家》文段“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无敢寇攘,逾墙垣。鲁人三郊三隧,峙尔刍茭、糗粮、桢干,无敢不逮。我甲戌筑而征徐戎,无敢不及,有大刑。”在讲授中笔者就使用了字形分析法。

“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根据杨树达和郭沫若先生的解释,我解说:臣,本义是男奴隶。大家学过历史,知道最初的奴隶来源于俘虏(俘虏用绳索绑着连在一起),屈服于主人。而在甲骨文中“臣”的形状像一个竖立的人眼,人把头低下去时眼睛就像竖立的样子,用来表现屈服之意。现代汉语中还有成语叫“俯首帖耳”“低眉顺眼”,说的其实也是顺从的意思。妾,《说文解字今释》“有罪女子,给事之得接于君者,从立从女。”我进一步敷衍说:站立(在主人一边)的女子(伺候主人)会意。这种说法尽管没有科学依据但只要学生领会理解就达到目的了。

这段文字中“逋、逃、追、逐、逮”都从走之旁,“乍行乍止也”,我总结说,从走之旁,多与行走、道路有关。捎带讲到了“追、逐”的区别。“二字在《说文》中互训,在古书中也看不出二字的用法有什么明显区别。但杨树达根据两字的字形及其在卜辞里的用法,发现了它们的真正本义,弄清了它们之间原来的区别:在甲骨卜辞里,凡是说到追逐敌人,一定用‘追’字,如‘追羌’‘追龙’(‘龙’是方国名);凡是说到追逐野兽,一定用‘逐’字,如‘逐鹿’‘逐豕’。后来两字的意义混而不分。”

2.字形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体悟诗歌的意境。

李煜的《浪淘沙令》有“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句。学生在《古代汉语词典》中也可以查到,“在‘暮’字条中,‘莫’是‘暮’的古字,甲骨文中‘莫’字像日在草中,表示日落之时,即‘傍晚’的意思。后来‘莫’假借为否定副词,为了区别,又造出一个‘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义。”那种解释更合理?大家可以百家争鸣。

3.在不确定实虚词的词义时,借用字形分析法有助于学生推测把握文义。

考试的试题中出现的实虚词并不一定都是平时接触过、拿得准的,习惯于“不懂就查字典”的学生就失去了依仗,手足无措,怎么办?猜。但猜测也得有依据,有科学含量,才能最大限度地中靶。这时使用字形分析法无疑是最简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利用部首、字形推求词义是《说文》以来汉字释义的优良传统。如指出下列成语中的名词活用现象:‘篝火狐鸣’的‘篝’。学生不知道它的具体意思,但可以大胆猜测它是一种器物,因为它从竹旁。然后可以根据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则:两个名词相连前面的一个常活用,可以确定“篝”名词活用。这种猜测是成立的。《说文》中相同偏旁的字词含义也相近或关连。如左耳旁,是“阜”的变形,本指土山,从这个偏旁的大都与山或高有关,如都、郡、鄙、郭等。再如“廪”。

4.借助字形分析法可以帮助由词的本义推知其引申义,系统掌握词的义项而不必机械记忆。

如:集,本义是群鸟停栖树上。《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由群鸟停栖引申为聚集、会合。“只要记得本义,其他的义项就可以提成一串。

三、字形分析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1.并不是所有的实虚词都能用字形分析法来解释,也没有那种必要。词义具有抽象性、概括性,而最初的本字不得不借助具体的物象,因此不能把字的本义理解得过于狭窄。形局义通的现象在汉字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更何况假借字的大量存在。

2.我们现在通用的简化字大多不能直接从字形角度看出它的意义,因而不能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硬造出它的本义。分析字形要以时代较早的没有讹变的字形为根据,否则只能是郢书燕说。《说文》说解的本义有不少错误,主要原因就是许慎所据的字形有问题。

3.不能喧宾夺主。字形分析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文字的生动性、趣味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词义,而不是讲汉字的构造,只能适当使用,要注意“度”的把握。它只不过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并不是也不能取代传统的文言文教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字形分析法在实虚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分析”,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网论文频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新龟兔赛跑
第一次走夜路
可爱的叔叔
未来的机器人
感恩父母
快乐的一天
假如我变成兔子
学做早餐
记一次乒乓球赛
大慈岩
邋遢的爸爸
我的蚕宝宝
残忍可怕的女巫
观察小青菜
多功能手机 正向我们走来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刑法论文(1)
由“性骚扰”诉讼引发的立法思考(2)刑法论文(1)
刑事政策导论(3)刑法论文(1)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刑法论文(1)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2)刑法论文(1)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4)刑法论文(1)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4)刑法论文(1)
签注视野下的晚清刑法改革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7)刑法论文(1)
浅谈满族传统文化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变迁
浅析传统文化主体地位在语文教育中的实现
活用传统文化,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才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刑法论文(1)
签注视野下的晚清刑法改革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之二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三
《三个儿子》综合资料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二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之二
《盘古开天地》课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美丽的小兴安岭》综合资料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一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一
《陶罐和铁罐》教案
《我要的是葫芦》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之一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