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

浅析《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浅析《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

浅析《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

红学研究是中国学术之林的奇葩,尊列于三大显学之一,历经百余年而繁盛依旧。“红楼人物评论”在其红学史中更是经久不衰。百余年来,评论家们对红楼人物的解读可谓丰富多彩,观点、理念也五花八门,对人物的批评、赞扬,贬斥、肯定也莫衷一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红楼人物评论”的浩瀚宇空中,有一种“自然”的评论模式与构架在默默支配着评论家们的笔触与思维。

评论《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评论家们一般会从这个人物的姓名说起,展开名义研究。因为学者们认为,曹雪芹在为小说人物命名时,总会在这个名字上赋予一定的含义。可能会在名义上暗示这个人的命运,也可能会在名义中点出这个人的性情, 还可能在名义中批判这个人的品行。所以“名义研究”就成了评论红楼人物的第一步。紧接着评论者们会将视点推进到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上,再通过这个人物的家世生平、来往经历作一番论述。于是这就构成了红楼人物评论的第二步——“外貌研究”、“身世研究”等等。《红楼梦》中的人物之所以栩栩如生,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物性情各异,才华出众。所以评论他们的性情、才学、能力就成了评论家们的重点。这样一来就产生了红楼人物评论的第三步——“性情研究”、“才学研究”等等。对于红楼人物评论,有一个区别于其他小说人物评论的不同之处,就是增加了“结局研究”。原因在于曹雪芹给世人留下的是一本“残书”,书中主要人物的最终结局还需要读者猜测,于是第四步“结局研究”便成了红楼人物评论环节中的一个亮点,甚至还形成了专门的学派——探佚学。有了前面四个步骤,最后还需要探究一下人物的意义与价值,借鉴一下曹雪芹的写作方法与设计技巧等等,所以一般来说,第五步都会以人物的“价值与意义研究”作为收尾。

至此,上面所勾勒的五个步骤与环节清晰可见:名义与外貌研究→身份与家世研究→性情与才学研究→命运与结局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这一评论链条就是众多红楼评论家们在评析人物时遵循的一种“套路”。在长达百余年的评论史中,这一“套路”经过不断的丰富完善,优化深入,逐渐形成了《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模式与构架并非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机构事先设计好,然后大家从此随流,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向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天然模式”。既然是天然模式,那么研究形成这种模式的文化基因就势在必行了。

《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如果找准了它的“发源点”,回答起来又异常简单。那么这个“发源点”在哪里?首先我们要知道,无论是真实的社会中人,还是书本中虚构的艺术之人,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人”。既然都是“人”,那么在评价分析人物时,无论他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所使用的方法和切入点都一样。

问题随之而来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去了解评析一个人物的一生,也需要问五个具有哲学化的问题:是谁?→从何而来?→能力何为?→去往何处?→意义何在?如果把这五个问题和红楼人物评论的五个步骤相对应,你会惊讶地发现它们结合得天衣无缝,原来如此——“是谁”对应的就是“名义与外貌研究”,“从何而来”对应的就是“身份与家世研究”,“能力何为”对应的就是“性情与才学研究”,“去往何处”对应的就是“命运与结局研究”,“意义何在”对应的就是“价值与意义研究”。

用这种方式回答《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是如何形成的,意在把问题简化,便于理解。然而造成这种“模式与构架”却有着非常复杂的文化因素。换而言之,这种红楼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仍然是传统文化基因导致的。如何用“文化基因”去解释红楼人物评论模式与构架的形成,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在此笔者做一些简要分析,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为什么评论者们在评论红楼人物时,要从“名义与外貌”切入

纵观研究“红楼十二钗”的论文,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绝大多数的评论者切入论文核心都是以“名义”与“外貌”为入口的。这一现象看似随机,但是其中却包含着一种文化心理。换句话说,所谓的“随机”其实是被相关的文化基因支配着。

“名字”与“外貌”是组成一个人所“独有”的中心因素。名字虽然是符号,但是它代表的却是一个人,它就像一张“标签”,其中注明了这个人的品行、学识以及为人处世的行为。所以我们常听说“要用自己的信誉去维护自己的名字”,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外貌”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名字”加上“外貌”组合起来的就是一个人所独有的特征。

评论家们以“名义与外貌”为切入点,从而评析红楼人物,就是想用最便捷的方式瞬间抓住红楼人物的特征。这一文化心理导致了红楼评论家们的不约而同。

二、为什么在评论红楼人物时都习惯于将其“身份与家世”做一番论述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遇到需要自我介绍或者填写履历时,我们一般都会述说自己的籍贯、家庭出身然后,再讲到自己。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用模式,似乎每一个人也都在自觉地遵循着这种格式。久而久之“惯用模式”就会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在这种统一的思维模式下,就会让评论者们在评析红楼人物时,首先介绍一番人物的“身份与家世”。

这种评论现象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固有的“史官文化”基因所决定的。当我们研究某一段历史中的人物时,一般都会追溯它的祖籍,去勾勒其家族的迁徙踪迹、姓氏变化等等,似乎只有梳理完这一切才能言归正传。翻开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一开头就是“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这种写人物史传的方式被后来的史书所遵循。所以你在看到评论者们评析林黛玉时,总会讲述她的父亲林如海是“前科探花,进士及第,祖上乃五世侯爵”等等。所以我们把一些学术现象放到大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其根由,辨识它产生的来龙去脉,你就会见怪不怪了。

三、“性情与才学”为什么会成为红楼人物评论的重点

“性情与才学”是构成红楼十二钗的核心要素,曹雪芹要让闺阁昭传,其彰显的也是十二钗的“性情与才学”。从这个角度讲,将“性情与才学”列为评论的重点似乎也顺理成章。然而这是从文本的角度而言的,如果从评论者的角度而言,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会将“性情与才学”视为评析重点的呢?要理清这个文化内因,稍微麻烦一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派纷呈,可以说百花齐放。然而其中儒家文化的主流地位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就奠定了,直至当下也没有被撼动过。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所以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所承袭的或者彰显的儒家思想也最多。儒家文化当然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如果以人为核心去理解儒家,它要塑造的理想人格就是一个“内圣外王”的人。在儒家看来,所谓“内圣”就是道德的完成,所谓“外王”就是事功的完成。道德的完成最终也要通过事功来完成。我们常常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其中“修身”就可以理解为“内圣”,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我们每一个承袭着儒家文化思想的中国人,都自然而然地尊崇着这一理想人格,并且也在积极地向“理想人格”靠拢对齐。同时也会用这种“理想人格”去审度他人。

上面讲述了那么多,想表达什么呢?其实不难看出,所谓红楼人物的“性情与才学”就是构建理想人格的必备要素。评论红楼人物的“性情与才学”就是评论者们在有意无意之间用自己秉承的儒家思想去审度《红楼梦》中人。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以评论红楼人物“才情”为重心的评论架势。

四、在红楼人物评论中“命运与结局”为什么如此让红学家们着迷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两个终极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或者说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如果不以个体生命历程去做出诠释的话,这两个问题永远也不会有标准答案。然而只有深入探究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似乎才能构成事理的完整性,也才不会让人鄙视你“一问摇头三不知”。“三不知”中的“三”指的就是起因、经过和结果。红楼人物的“起因”和“经过”都在作者的明示下交代清楚了,唯一的“结局”却还没有答案,于是乎这一“好奇心”便促使红学家们乐此不疲。

与其说是“好奇心”促使了红学家们对探讨红楼人物“命运与结局”的痴迷,还不如说这就是一种文化审美情趣引起的痴迷。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意在“朦胧”,旨在揭示“隐幽”。曹雪芹未完的书稿恰巧暗合了这种“朦胧”与“隐幽”的美学状态,也完全切合了评论者们的“揭秘”心态,于是为此“着迷”就衍生出来了。

五、红楼人物的“价值与意义”为什么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答这个问题似乎也很简单,每一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其思维方式、学识高低等等都可能导致他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仅是这样的回答,仍然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因为“见仁见智”的背后有着特殊的文化基因。

首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重在一个“悟”字。所谓“悟”,就是当我们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的层面,通过融汇提升,让我们的认知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面对人生与社会,面对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关系网络,在我们内心能做出一种什么样的判断力。从“悟”字的结构上看,它是“吾”和“心”的结合,重在自我的体会。所以对于某人某事,其“意义与价值”也就见仁见智,理所当然了。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上面那句精辟的名言——“正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其次,中国传统式文人作学问的出发点就是“述而不作”。所谓“述”就是叙述,“作”就是发明创造。谦虚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所以历代文人都以自己只是叙述、阐发前人的思想,谦称自己的言论不过是转述圣贤的理念而已。殊不知,在为圣贤阐发要义时处处都渗透着自己的思想与理论。评析红楼人物的“价值与意义”似乎意在转述曹雪芹早已设置好的理念,然而这恰恰为评论者们表述自己的观点开辟了一条通道,因此也就名正言顺了。

再次,中国传统治学方式之一,就是在“春秋笔法”中阐释“微言大义”。“春秋笔法”是我国古代书写历史的一种方式与技巧,或者说是一门语言艺术,是孔子最先创造的写作技法。曹雪芹将这一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所以读者很难看到他在书本中直抒胸臆的议论言辞。曹雪芹的思想似乎抛洒在众多红楼人物身上,如此以来,正切合了评论者们借阐释“微言大义”直抒胸臆的欲望。紧接着,红楼人物的“价值与意义”也在一番微言大义的阐释中自然而然“见仁见智”了。

最后,在中国思想史中,对于一件事情,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如何获得它的意义。在评论者们看来,这是重中之重,这也构成了“中国思想”的特点。无论事物还是人物,只有他具有意义和价值才能存在于当下,按照这样的理念去评论《红楼梦》们中的人物,自然就会形成以探求“价值与意义”的收尾方式。

探析《红楼梦》人物评论的模式与构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非笔者如此三言两语就能诠释得清晰明白。如果这样的浅析能给红学研究带来些许启示,它的意义也自在其中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次对学生随笔的浏览
“三顾茅庐”的求贤之道
车站一瞥
两棵花
车站一瞥
“三”的智慧
给“面包”的世界加点芬芳
肩膀
减负中的“朝三暮四”
黄山松,我读懂了你!
人与路
冰糖葫芦
肩膀
三岔口
把握三角形的支撑
员工培训制度培训准备工作要点
员工健康检查制度
新进员工指导制度
召开社区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
厂长、经理工作责任制度
员工互助办法制度
市地方税务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公司员工教育制度
员工抚恤制度
新进人员教育训练制度
初中教师师德规范细则
执行工程计划及目标预算超目标完成任务奖励准则
训练中心管理制度
教育训练委员会组织规程
提案建议效益奖的管理条例
浅述水利工程报价和中标后的造价管理
水利基建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对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预算编制的认识(二)
怎样写好监理日记
水工建筑物
施工单位提报竣工验收及结算资料的明细和要求
水利水电蓄能运行有利于节能减排发展
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存在问题探讨
咨询公司在给甲方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清楚的问题
水轮发电机组甩油故障处理及预防
浅谈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合理预测工程造价
如何正确地记录《监理日志》
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招标评标探讨
泽普亚斯墩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改造
水泥粉喷桩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1)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司马光》教学案例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司马光》的教学遗憾
《乌鸦喝水》教案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司马光》教学札记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乌鸦喝水》教案一
《乌鸦喝水》教案2
《乌鸦喝水》教案二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