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

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2

公理世界观及其自我瓦解

" 一引言

中国近现代思想中的科学问题并不是全新的问题,但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利用科学主义概念来检讨现代思想中的科学观念。论题本身限制了研究者的视野,问题的出发点也缺少理论的原创性。我的研究以科学观念的起源、展开和分化为线索,分析中国现代世界观的形成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制度性实践的关系,目的是揭示中国现代道德观念、政治观念是如何镶嵌在现代科学观的框架之中,并为“现代社会”的创制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的。

本文描述的历史时段是中国社会在思想和制度上发生现代性转变的时期,主要是 1890 ~ 1930 年以前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的教育改制时期。正是在 19 世纪的最后 10 年里,由于改良运动的出现和一批植根于传统思想而又广泛接触西学的年轻人的参与,终于形成了一场真正的思想运动。

首先,晚清国家正通过改革把自己从一个天朝帝国转为适应新的世界体系的现代国家。科学世界观的支配地位不仅建立在国家对于知识、技术和工业发展的依赖之上,而且也建立在社会的基层结构的转变之上。传统国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它的“主权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集中的土地所有权”。这种土地所有权可能表现为传统国家土地国有制形态(通过屯田、营田、垦田、草田、公田、官田、占田、均田、露田对劳动力进行军事的和政治的编制),也可能表现为豪族或庶族的地主所有制;这些土地占有关系的政治或社会形式就是宗法、乡约、保甲制等。现代国家的主权则是一种世界政治体系和经济关系的产物(它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社会的扩张具有密切的关系),即使它在土地或其他所有权方面保留了一些传统因素,但在法律形式上它以民族国家作为主权单位,以公民个人作为法律主体。无论土地制度采取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还是采取公社性质的公有形式,作为现代国家的公民都必须被看作是一种非身份性的个体。换言之,现代国家在贸易、军事和外交等方面形成国家主权的同时,也力图通过土地、财产权和政治权利的改革,把个人从民族的、地域的和宗法的关系中以法的形式分离出来,建构成为国家公民。公民的非身份性是在原子论基础上的一种法律抽象,它并不说明实质的平等。晚清以降,以原子论为核心的科学实证主义风行一时,它瓦解了王朝政治和宗法、地缘关系得以确立的理学世界观;在“五四”时代,科学世界观的中心任务就是反对家族制度及其伦理关系,为原子论式的个人主义及其在婚姻和社会事务方面的合理性提供论证。这都表明:实证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仅是一种文化运动的旗帜,而且也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基础。

第三,与教育制度的改革相配合,在国家的支持下,专业性的科学研究体制逐渐形成。这个体制以英国皇家学会及其宗旨为基本楷模。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原则与民族国家的组织原则大体相似,它的行为方式为国家及其公民提供了榜样。科研制度促进着科学、工业与国家的结合,这种结合为工业生产力的成倍增长提供了条件,而这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前提。在此前提下,国家把大学和科研体制当做知识(生产力)的生产基地,从而也给予这些体制以某种自由特权,允许它在知识分类方面遵循国际的通用标准。国家与教育和科研制度的关系是不稳定的,在特定政治条件下国家及其主导意识形态完全主导了教育和科研的方向。大学知识分子与国家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科举士大夫与朝廷的关系。通过科学共同体和大学的活动,“科学文化”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部分,现代社会制度因此以“两种文化”作为自己的特征。

科学世界观是现代社会的构造原理或法则,它的存在方式可以采用体系化的意识形态形式,但也可以采取反意识形态的方式。如果以晚清思想为着眼点,现代思想的兴起过程可以被看作是“公理世界观”退化的过程,即知识的和体制的因素逐渐剔除“科学世界观”的多样性、特别是其世界观特性的过程。晚清时代存在着多种科学世界观,它们都包含着对宇宙、世界、民族和人自身的总体性诠释。这些科学世界观所内含的道德、情感和审美因素渊源于儒学、道学和佛学的资源,并保持着与日常习俗的基本联系。这些总体性的世界观为现代社会实践和现代社会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意义的解释。现代思想虽然得益于晚清的各种“公理世界观”或“科学世界观”,但它要求的那种实证的和专门化的原则却与这些世界观的总体性质无法相容。针对袁世凯称帝的政治行为和改变民初学制的倒行逆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公理世界观”和“科学世界观”曾经有短暂的复兴,并为“科学”的权威地位创造了舆论氛围。但实际上,从晚清以降,科学权威的体制化过程从未真正中断。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时,许多学者都强调现代思想对“科学”的推重为作为科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铺平了道路,却没有意识到:前述几个主要动向已经导致了“世界观”的衰退,而社会对总体解释的需求却日益增长。

我们从几个层面分析现代思想的变迁脉络。

二 " 世界观 " 时代的兴起及其内在矛盾

晚清社会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世界观 " 的复兴。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败和西方思想对正统儒学的冲击,社会变革日益越出旧有的轨道,新的、尚未确定的社会制度及其变革方案对合法化的需要也在增长。不仅改革者或革命者本人,而且他们追求的整个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正当性都需要证明。这个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赖科学技术的效能,而且需要以宇宙论为基础的伦理学、哲学、信仰以及体系化的知识来完成。占据主流地位的考证学已经没有能力提供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各种被正统儒学压抑已久的 " 世界观 " 遂应运而生,争相通过经典的 " 创造性解释 " 来理解这个日渐陷入无序的世界,并提供变革的方案。

这些世界观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不断地回向 " 原初 " :一方面是回向 " 原初问题 " ,如宇宙的本原、人类的起源、社会的公理等等,另一方面是回向伟大的创始者及其理想的制度,如孔子、老子、墨子、佛祖和三代之礼乐等等。我们是否可以用 " 运动 " 一词描述晚清经今文学、经古文学、荀学、墨学、唯识学、道家、法家的复兴潮流尚可斟酌,但这些思想在晚清时期如此蓬勃地应运而生、重新活跃,又随着历史的变化和它们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位置的变化而消长,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景观。

" 世界观 " 复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西潮冲击的产物,但它们大多建立在传统资源的基础之上,并且与民间的流派和习俗保持了一定的亲缘关系。这与 " 五四 " 时代直接从西方引入的各种主义的兴起有所区别。以墨学为例,晚清墨学运动十分重视思想的义理解释,而五四时代的墨学运动却偏重 " 科学方法 " (特别是逻辑学)。如果以梁启超为例,他的早期墨学研究重视的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蕴含的义理及其现代意义,而后期的墨学研究重视的则是《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等篇体现的严密的论证逻辑。晚清时代对经典的诠释偏于义理,而且具有世界描述的总体性。在 " 千年未遇之大变局 " 中,这些 " 世界观 " 必须能够替代正统教义全面地解释宇宙、世界的变动和政治、道德实践的基础;它既需要重新解释自身的历史,也需要解释从未知晓的外邦;既需要解释宇宙的起源,也需要说明人类的由来。在西学东渐和制度创建的背景下,只有那些与现代西方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取得密切联系的 " 世界观 " ,才能具有持久的和广泛的影响力。正统已然衰败,西学谱系尚未完全建立,各种传统的思想与 " 新学 " 相互渗透,以新的 " 世界观 " 形态呈现出活力,并普遍地将自己的世界描述看作是 " 科学公理 " 。

" 世界观 " 复兴的另一标志就是大量新概念的传播。晚清思想经常采用的那种复兴古代学说的方式使得新概念经常表现为古代概念的重新使用,但无论是这些语词本身,还是它的运用方式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借用叔本华的概念,社会世界涉及的是 " 意志与表象 " 的世界,因而各种新概念和旧语词的传播和复活标志着重新建立世界的表象。布尔迪厄 (PierreBourdieu) 说: " 我们认为属于社会现实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意义的表象,或表象的产物。……词语的严肃性(有时是词语的暴力)应归功于另一个事实,即词语在很大程度上制造了事物,还应归功于另一个事实,即改变词语,或更笼统地说,改变表象……早已是改变事情的一个方法。政治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事关词语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地了解现实的斗争,几乎总是不得不从反对词语的斗争开始。 " 在近代中国思想中,那些最大规模地和最有效地传播和使用新语词的作者和刊物,也可以说就是对近代中国思想产生最大影响的作者和刊物。如果人们的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富强的民族-国家或者自主的社会,那么,人们必须首先了解它们是什么,它们由哪些内容构成。新的概念及其相关关系正是在重新构筑 " 现代中国 " 的表象时建立起来的,而这一表象的建立依赖于新的概念及其分类法,例如公 / 群、国民 / 种族、个人 / 社会、阶级 / 国家、自然 / 社会、自由 / 专制、统治 / 人民、改良 / 革命,以及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等级构造。

在不断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并在教育制度中设置新的学科的历史情境中,科学的权威性逐渐地建立起来。随着进化论和实证主义的知识谱系的传入,各种 " 世界观 " 及其对 " 公理 " 的承诺必须以 " 科学 " 为前提。因此,尽管各种传统的思想因素和方式仍然起着作用,但它们逐渐转变为各具特色的 " 科学世界观 " 或 " 科学的公理观 " 。我把这一过程称之为 " 科学的公理化 " (即把科学纳入到世界观的论述之中),以区别于其后的 " 公理的科学化 " (即一切公理都必须是经过证验的)。公理化了的并不仅仅是科学,毋宁说是含自然、政治、道德三方面内容的知识,因此, " 公理 " 在结构上接近于 " 天理 " :过去诉诸于 " 天 " ,现在则诉诸于 " 科学 " ,从而科学的观念也具有了政治、道德和自然三重意义结构。尽管作为 " 公理 " 的科学并不等同于关于自然的知识,甚至也不等同于 " 科学的方法 " ,但科学的公理地位的确立明显得益于此。

然而,这种分化的后果仍然是相似的,它的关键在于:科学与道德等人文领域的关系怎样?在西方实证科学和理学世界观的影响下,严复、胡适、陈独秀、胡明复、吴稚晖等人坚持科学是一种公理世界观,科学、道德和审美等领域作为一个同质的领域受制于 " 公理 " ,从" 而他们的主要使命就是发现和创造一种完整的世界观,并以此为基准,考虑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事务;相反,从梁启超、杜亚泉、章士钊、梁漱溟、张君劢、《学衡》派的人文主义者,直至新儒家的主流,不同程度地相信科学领域与道德领域是不可通约的两个世界,他们从康德等西方思想家那里得到启发,重新诠释王阳明的 " 心性之学 " ,坚持道德与审美领域必须从科学领域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领域。科学、道德、审美等领域的分化是 " 科学与人生观 " 论战在知识领域的重要成果,自那时起,人文话语与科学话语逐渐分化,并以现代学术分科的形式固定下来。科学、道德和审美等领域的分化是中国现代知识体系形构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也是 " 科学世界观 " 的 " 世界观 " 特性面临的强有力挑战。

上述分化是在 " 世界观 " 退化为科学的知识谱系的过程中发生的。它一方面与社会的制度性变革有关,另一方面则体现出现代思想的道德焦虑:在 " 世界观 " 退化的历史情境中,现代道德应该以主体的意志和情感为基础(情感主义和主观主义),还是以客观的法则为依据?公理世界观对 " 客观性 " 的寻求最终归于失败,其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一方面,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念无法将科学领域与形而上学领域真正区别开来,但却瓦解了 " 世界观 " 存在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科学公理的形成依赖于实证和实验的方法论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确认,它的认知程序与传统、习俗完全隔绝,因而 " 科学的人生观 " 与其社会实践条件的关系远不像古代天理世界观那样明晰。换言之,天理世界观的社会实践条件为 " 天理 " 提供了客观性的依据,因为天理世界观的意义结构及其伦理原则是和宗族制度、皇权制度及其礼仪系统密切相关的。与之相比,科学研究及其实证原则与道德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的关系却极为暧昧。中国的科学宣传家的确深信科学自身已经蕴含了道德的必然性,但是,具体的科学判断和方法并不能像天理世界观的原则那样转化为具体的政治和伦理实践,它也不可能提供道德和审美判断的依据。

晚清时期的 " 科学世界观 " 保留着深刻的世界观的特性,因而它更能提供行动的准则和判断的依据;然而,现代历史中的制度性变迁不断地弱化 " 世界观 " 的这种功能,并摧毁了它与传统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与许多学者的一个不同看法是:不是传统世界观的那种整体论特征提供了 " 科学的意识形态 " 的文化动力,而是不断分化的科学知识以实证和实验的方法摧毁了 " 科学世界观 " 的世界观特性,却无法提供新的行动准则和判断的标准,在这种状况下,社会对总体性解释的需求大大扩张了,从而为(与 " 科学世界观 " 相区别的) " 科学的世界观 " 的到来扫清了道路。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成为现代中国最为重要的、支配性的意识形态是有深刻的历史理由的,这种历史理由不仅存在于特定的阶级、社会和历史关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中国社会对总体性解释的需求之中。问题并不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特性,而是它作为科学的特性。这就好像说:正义的问题是永恒的,但追问的方式过时了。

三分科之学与国家的制度性实践

" 科学世界观 " 面临的困境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来自它的 " 世界观 " 特性与它对科学方法的宣称之间的悖论关系。 " 科学世界观 " 用于摧毁旧有价值观的主要工具是现代科学的实证方法,即一切不能通过实验加以验证的知识都是 " 伪知识 " ,是形而上学的迷信。然而, " 科学世界观 " 却无法摆脱它自身的形而上学特性和整体论的方式。可以说,这是 " 科学世界观 " 内含着的自我解构,一旦社会条件发生变化,解构的过程就随之而来。今文经学运动和古文经学运动向 " 疑古 " 史学方向发展,实证的原则瓦解了晚清经学运动的 " 世界观 " 特性;佛学复兴运动、荀学复兴运动、墨学复兴运动、以及老子、庄子、杨朱、韩非的学术重估,或者渐渐消歇,或者转化成为在新的知识原则指导下的学术思想实践;这些都是较为明显的例证。但是,更为深刻的部分却难以为人察觉:严复用 " 易学宇宙观 " 的模式建立了 " 科学世界观 " ,但现在它渐渐失去世界观的特性;梁启超把科学方法等同于 " 去私 " 的道德实践,但一旦进入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这种理解方式即不再成立。

辛亥革命以后,伴随着中国科学社这样的科学研究团体以及随后的更为专门化的学会的出现,科学的方法论和专门化的特征变得日益鲜明。在体制性权威的支持下,科学家共同体广泛地讨论科学与道德、社会政治、人生观、科学思想中的进化论问题,并描绘出分类的知识谱系 --- 这个知识谱系囊括了旧有世界观涉及的那些范畴,如道德、政治、信仰等等,这些范畴现在是作为一种科学分类谱系中的特定领域出现的,这些知识领域由于实证性程度低而被排在科学谱系的边缘。早期 " 科学世界观 " 的倡导者如严复、梁启超所依仗的社会学、政治学已经不具备科学之王的地位,它们由于不能彻底摆脱形而上学的因素而屈居于次等科学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 " 科学世界观 " 自身经历了 " 脱魅 " 的过程。

其次,这个自我解构过程是在现代国家的制度性实践中完成的,从而也表现为它的 " 世界观 " 特性与知识的制度安排的悖论关系。实证方法的有效性已经动摇了 " 终极基础 " 和 " 统一原则 " ,而现代国家的知识制度也在科学的体制化过程中加速这种 " 终极基础 " 和 " 统一原则 " 的瓦解,因为现代国家的合法性建立在新的自然律理论的基础上,它的有效性独立于宇宙论、本体论和信仰:现代国家依靠的是分科的、专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化的(科学)知识实践 --- 无论这种知识是关于自然的知识,还是关于社会的知识。在这种知识状况中,科学的合法性渊源于它的效能及其对国家的贡献,而不是道德的意义。知识的分化方式与社会的分工方式直接相关,尽管人们也试图赋予这种新的知识和从业方式以道德的含义,但正像宋代的理学家们一样,敏感的知识分子如梁启超,还是在现代条件下重新发现了道德与制度的分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制度、包括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他不能不追问:那些凭借高分考入学校或者出国留学的人,那些在专门领域获得了地位和能力的人,究竟是不是道德的人呢?学校究竟应该是知识的贩卖所,还是应该像三代的大学那样成为人的全面成长的途径呢?

这种二元论对于依托国家进行的科学研究本身并不构成限制,相反,科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不断地被推向文化领域。科学家共同体拟定科学专名的工作、首先使用横排和西式标点( 1916 )的尝试,以及白话汉语的使用,都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承认,并转化为制度性实践的一个部分。中国的现代人文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某些规范(如标点、横排)是在科学语言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势必包含了一种规范化的趋势和对日常语言的排斥。在这种制度性实践的背后,隐含了" 有关科学发展与文明进化的关系的理解,即科学的发展模式也应该是文明进步的模式,科学研究的理性化模式也是社会发展的理性化目标。当各种科学专名通过媒体、课本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时,试图依托传统资源阐释科学和世界的努力便黯然失色了。

科学的社会文化功能不能仅仅被归结为国家的制度性实践,在讨论科学共同体的知识实践的文化意义时,不能不提及科学共同体的边界的不断扩展。我用 " 科学话语共同体 " 的概念描述现代文化活动的主体。科学话语共同体是指那些运用科学的或准科学的语言、利用科学的公理化的权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的知识群体。例如,《新青年》、《新潮》等知识分子群体就可以视为科学话语共同体的重要部分。他们不仅试图赋予自己的文化活动以科学的意义,而且在话语形式上也开始模仿科学的语言,他们讨论问题的方式、建立文化团体的形式都包含了对科学共同体及其规则的模仿。科学话语共同体利用大学、报刊、课本广泛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倾向、价值判断,并不断地试图影响社会和国家的实践。

科学共同体的活动包含了极易引致误解的悖论:一方面,科学家共同体用自然一元论的完整的科学知识谱系替代天理宇宙观,在这个知识谱系中,道德、信仰、情感、本能等领域与其他知识领域并未发生严格的分化,它们都是科学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体制化的科学研究本身却体现了一种分化的原则,它把自己看作是一种区别于一般社会活动的活动,即拥有客观的认识对象、使用客观的方法、行使专门的训练。这种分化的原则在文化领域却是那些主张限制科学的运用范围的人的基本立场。这些文化知识分子或 " 玄学 " 知识分子拒绝 " 科学世界观 " 和 " 科学人生观 " ,但他们的拒绝不是基于实证和实验的方法论,而是基于对精神的自主性和形而上学的捍卫,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将道德、信仰、审美等领域与知识领域分化为不同的领域。这是一个始终没有完成的中国现代思想的 " 主体性转向 " 的过程。如果把这一 " 主体性转向 " 理解为中国现代人文学科的诞生的话,那么,所谓人文学科不是产生于对 " 人 " 的理解或者对 " 人 "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理解,而是产生于对于那些无法在经济规律、政治权利和科学实践的范畴中加以解释和规定的领域的界定和区分之中。

换言之,人文学科不是对人的发现,而是对道德、审美以及无意识、潜意识领域的发现。现代人文学科在这个意义上是对 " 人 " 的瓦解,而不是对人的完整性的重构。正如人文学科从科学中分化出来一样,人也从自然的客观性和社会经济的客观性中分离出来。人现在是道德的主体,是和自然相区别的主体。这种对于 " 人 " 的分化的理解是和知识的分化和制度化相关的,现在 " 人 " 的现实关系需要按照这种分化的知识谱系来进行理解。在晚清时代, " 群 " 、 " 社会 " 和 " 国家 " 范畴的引入导致了对人的重新界定,即人是 " 国民 " ;在 1930 年代以后的知识活动中,这种关于 " 人 " 的现实关系的理解被建立在 " 阶级 " 概念之上。如果说现代制度设计与有关 " 人 " 的分化关系的理解密切相关,那么,现代革命的道德基础则是建立在重构 " 人 " 的现实完整性之上的。

科学及其制度的普遍化为不同文化提供了普适的衡量标准,从而为不平等的、等级化的全球关系和国内关系创造了文化前提。但是,对此作出贡献的不仅是科学思想及其制度,而且包括科学及其制度的批判者。在现代中国的语境中,知识的分化不仅产生于对科学及其后果的反思,而且也产生于文化的冲突。在我看来,这种分化的知识论与民族主义的文化论述密切相关。对科学与现代性的反省,在中国的语境中,同时也是对晚清以降中国面对的文化冲突的反思,尤其是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的反省。

从梁漱溟的文化理论,到张君劢的 " 人生观 " 问题,中国现代思想中开始了漫长的、从未真正完成的 " 主体性转向 " 。这种主体性转向为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是从对客观世界(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转向对个体的内在世界的体察,而且是一种文化的转向,即以反思西方现代性为契机,重新发现中国文化的价值与意义。这一取向以寻找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或本真性为目标。梁漱溟的 " 意欲 " 概念、张君劢的 " 人生观 " 问题都是以民族主体性为前提的,在文明论上都是特殊主义的,因而也可以看作是民族主义的理论前提。

除了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之外,有关知识类别的讨论与现代社会分工、特别是教育体制的重组也关系密切。知识谱系的合理分化首先是一种对于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设计,其次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张君劢通过 " 人生观 " 问题重建知识谱系的努力与 " 五四 " 以后教育改革、特别是 20 年代初期的学制改革具有内在的呼应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君劢重新提出了 " 心性之学 " 的问题,并被后人广泛地看作是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但是,他的 " 心性之学 " 已经脱离了理学的语境,针对的是作为普遍的世界问题的现代性危机,即政治领域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经济领域的工商政策和知识领域的科学主义; " 心性之学 " 不是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而是作为一个普遍的范畴出现在张氏的论述之中,从而它体现的不是特定文化的取向,而是普遍的知识体系的最为重要的部分,这个部分对于其他知识领域具有指导意义。更为重要的是, " 心性之学 " 的复活也是为知识谱系的重组提供理论说明,在张君劢那里,它和德国唯心主义没有什么差别。因此,玄学知识分子对现代性危机的诊断是现代性的文化设计和行动纲领的有机部分。

杜亚泉、梁漱溟、《学衡》群体、张君劢等人在 20 世纪 20 年代开创了现代中国的一套新的道德论述,并以此对抗主流的现代意识形态。但是,他们的中心论题是以现代性的纲领及其中心思想范畴为前提的。因此,他们的反科学主义的道德中心论或文化论仍然是现代性的思想纲领和命题的内在的、固有的内容。每当人们深切地感受现代社会体制的控制和危害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回到这种方式去追寻道德的目的和前提,而每一次追寻,他们都会重新发现由上述思想家所奠定的那些前提。现代新儒学一再探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从儒学传统中开出民主和科学,并在现代前提下保持道德的自主性,这充分地表明这一思潮本身已经成为现代化意识形态的补充形式。不管上述思想家与现代新儒学的关系如何,他们的确都可以被看作是这一思潮的先驱和现代道德文化运动的奠基者。缺少这个道德的面向,现代性的纲领和分类原则就不能完成。这就是现代道德主义的真正位置。反传统主义的科学纲领、反科学主义的道德 / 文化中心论,再加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现代社会秩序的关键的理论联系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的纲领并不是由某一个思想群体单独完成的,它的分类原则也不是由某些理论家制定的;恰恰相反,现代性的纲领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分类原则是在相互冲突的思想之间逐渐形成的。因此,理解这些思想的含义,首要的,就是理解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背景条件。

四晚清思想与现代性问题

晚清作为一个特殊的思想时代是弥足珍贵的。晚清思想并不仅仅是我们经常提及的这些作者们的创造,而是环 绕、决定这些作者思想和话语生产的制度建设、社会变动和新的文化语境的产物。无论其后的现代思想如何变化,晚清思想都构成了 现代话语实践的最为重要的参照系。我们要衡量、理解和修正我们的话语实践,就必须不断地回到这个现代的 " 起源 " 之中。用福柯的话说,回归是改造话语实践的必要而有效的手段。

这个短暂的思想时代是由" 这样的条件构成的:首先,旧制度的合法性已经动摇,那些深受正统压抑的传统在新 思想的激发下焕发出活力,从而那一时代的多元 " 世界观 " 的出现一方面表达着它们与正统的对立,另一方面并没有切断它们与传统和习俗的那种内在关系;换句话说,传统 在它们那里没有抱残守缺的习性,却洋溢着创造的激情。

其次,新制度尚未建立,但它的未来特性已经呈露于眼前。因此,一方面,那些 " 世界观 " 的阐释者是站在新时代一边、站在革命与变革的一边来解释宇宙、世界、民族和自身,他们的话语实践成为现代知 识和制度的 " 起源 " ,从而显示出蓬勃的朝气、生动性和再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文化所特别具有的那种内部与外部世界的分 裂尚未充分呈露,这些 " 世界观 " 因而也没有必要努力通过分化道德领域与认知领域来强调内在世界的自主性。

再次,晚清时代的 " 世界观 " 具有普遍的悖论结构:它们是革命与变革的合法性论证,但同时也是对革命与变革及其未来后果的批判性预见。晚 清知识分子直接地参与革命与变革的进程,却不受新制度的约束和训练,他们的传统视野反而更能洞悉新制度和新文化自身蕴含的弊 端。

最后,晚清思想的那种 " 世界观 " 特性使得它们能够对事物清楚地作出判断,并将这种判断与它们对世界的总体解释关联起来,而不必像现代思想者 那样在相对主义和普遍主义之间徘徊无主。这种总体解释完全不同于基于现代科学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而是基于一种传统的生活经验 ,在这种经验中,有关 " 宇宙 / 自然 / 世界 " 、 " 政治 / 道德 / 审美 " 、 " 国家 / 社会 / 个人 " 的关系处于一种内在的相关性之中。更重要的是,这种 " 总体解释 " 是和晚清人物创造新世界这一现代性工程直接相关的,它们并没有因为解释的 " 总体性 " 而丧失问题的具体性。实际上,正如我对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的分析所显示的,他们之间的思想分歧直接地关系 着现实中的变革取向;即使最为抽象的言辞也不失现实性。相比之下,新制度培育的知识分子已经难以形成关于世界的总体解释,专 门化的知识训练和科层化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无法对生活世界中的问题作出明确的价值判断。

社会、国家和现代 " 人 " 的创造和形成,以及新的世界观的建构,构成了晚清时代的基本主题。我在分析晚清思想的过程中,特别突出了晚 清思想家的 " 群 " 、 " 公 " 、 " 个人 " 和 " 公理 " 观念,以及这些观念与社会、国家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内在联系,明显地是要从思想史的层面把握晚清时代的社会变 化的基本脉络。这些概念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它们既指称自然的存在状态和规律,也指称社会及其构成原理;既指称个人以及公民的 道德取向,也指称国家作为一个有机体的必要性。在 " 公 " 和 " 群 " 的构想中,晚清思想不仅把社会理解为一种道德实在,而且理解为一种自然存在。这种合乎道德的自然存在包含着 一种个人在其中发现与政治共同体及国家相一致的人民共同体形式。个人不把后者看作是凌驾于自身之上的异己力量,而是看作自己 真正的家园。这种共同体的理念当然为民族主义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从文化原理上看,这种理念是和现代社会的那种个人与国家的 对立形式相冲突的。当这种理念日益地转变为论证现代社会的关系的必要性的理论时,对 " 公 " 、 " 群 " 和 " 公理 " 概念的批判、解构也就开始了。我所描述的晚清思想的悖论特征是在中国逐渐转变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中国社会 逐渐地按照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现代化需求而重组的过程中展开的。晚清思想中的 " 公 " 、 " 群 " 和 " 公理 " 概念的确为论证国家的必要性提供了某种证明,但这些概念本身却不必定是国家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从现代社会 及其分工原则来看,只有不断地把 " 人 " 从其与社会和国家的连续关系中分化出去,才能建立起主体 / 客体、社会 / 国家、市场 / 计划的二元论。在这个意义上,导致晚清 " 世界观 " 时代瓦解的动力是内在于现代社会运行规则之中的。然而,也正由于此,晚清思想对于现代性的反思意义才得以呈 现。

晚清思想的悖论特征不仅存在于那些 " 世界观 " 的内部,而且存在于它们之间,从而呈现出极为复杂的面貌。

严复首先引入了进化论和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科学知识谱系,但是,无论是他对进化论的诠释还是对实证知识的 推重,都包含着深刻的道德含义。在严复这里,新的宇宙论仍然保留着 " 易学宇宙论 " 的基本框架,在那个经过大爆炸而形成的宇宙的自然变迁中存在着统合天、地、人的基本公理。严复的这种看法接 近于黑格尔(渊源于柏拉图)的那种真理是自我呈现的思想,这个思想可以表达为意识以自身为目标的发展过程,但易理的逻辑支配 却使他的阐释没有真正转化为黑格尔式的历史进步意识。在严复对 " 进化 " 的解释中内在地包含了循环论的宇宙观和历史意识。严复赋予他的新世界观以总体的、目的的特性,决不仅仅是为 了把新知降格为 " 用 " 而捍卫 " 体 " 的一成不变;相反,他认为如果不能建立科学、技术、工业、国家以及各种制度与某种更高的目的的内在的联系的 话,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丧失了价值的、纯粹的机械或机构控制的世界。严复的 " 易学宇宙论 " 既不是强制地实施共识,也不是设定自由的交往语境以达成 " 共识 " ,他乐观地认为宇宙的运行先验地预设着 " 公 " 的理想,所谓 " 理一分殊 " 、 " 天理流行 " ,现代社会的分化最终将统摄于 " 天演 " 或 " 公理 " 的合理关系之中。天理概念中内含的自然范畴在严复的世界图景和演化过程中仍然起着作用,因此,这个以天演 为核心的科学世界观并不是一个彻底排斥传统的世界观。在这里应该强调指出的是,严复作为《天演论》的翻译者对 " 物竞天择 " 、 " 适者生存 " 等概念以及进化论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天演概念却不仅不能化约为进化或进步概念,而且在许多 方面是和进化 / 进步概念相反的。他的天演概念包含了对于现代历史意识的怀疑和忧虑,从而这一概念的内在结构是悖论式的:它 是现代的,同时也是反现代的。

严复不仅是天演论的翻译者,而且也是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知识谱系的最初倡导者。在他那里, " 科学 " 不仅是指那些自然科学,而且是、甚至主要是指这种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科学知识谱系。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知识 谱系是以社会学为中心的呢?社会学及其统辖的知识谱系在中国的出现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活动和翻译活动,它与 " 社会 " 的兴起恰好发生在同一时刻并不是偶然的。在某种意义上, " 社会 " 是被这些接触到了西方知识并对西方近代社会有过近距离观察的人创造出来的,其手段之一就是首先创造出一种适 合于 " 社会 " 规划的知识谱系,并通过制度性的改革,使得对 " 社会 " 的知识规划成为晚清帝国的国家政策。因此, " 社会 " 从家庭、家族、伦理关系,以及皇权中分化出来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突发的事件,是知识规划和国家干 预的结果,因而我认为它是一种现代性的创制。这种创制首先表现为有关 " 社会 " 的话语实践。

如果说 " 社会 " 与一种关于 " 社会 " 的知识规划密切相关的话,那么,核心问题就变成了谁在制定这一规划。我在这里所说的 " 社会 " 指的是在一种目的论的规划中形成的秩序,而不是作为历史演化的产物和日常生活的领域。 " 社会 " 在这里是把作为历史演化的产物的各种要素(如家庭、村社和交换关系等等)组织到现代社会 / 国家秩序中的一种规划。知识者仅仅是一种话语实践的参与者,在这种话语实践的背后是国家权力及其政策决定的 机制,但是,知识者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汉娜·阿伦特 (HannahArendt) 在讨论欧洲社会的兴起时曾把 " 社会 " 的兴起与经济学的" 出现关联起来,她的表述恰恰与我在前面讨论的 " 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知识谱系 " 问题构成对比。作为一种 " 科学 " 的政治经济学在亚当·斯密等人那里的出现是和 " 社会 " 的兴起直接相关的,因为这种 " 社会 " 的兴起过程创造了自由经济学家称之为 " 经济人 " 而马克思主义者称之为 " 社会化的人 " 的动物。然而,在晚清中国,经济学和其他科学都从属于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科学知识谱系,这一知识状况的差别是 极为重要的。晚清中国的 " 社会学 " 及其知识谱系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由于某种内部的经济关系或政治关系的变动才出现的,它是近代资本主义、特别是 殖民主义所创造的历史关系的产物。这种知识的状况表明,作为当代社会理论的基本预设的社会 / 国家关系无法解释近代中国的历史条件。

强调分科的知识中自然地存在着道德的目的和必然性,实际上正是认识到 " 国愈开化,则分工愈密,学问政治,至大之工,奈何其不分哉! " 如果学问自身没有道德必然性,就必须从外部强加给学术以道德规则,那么,分科之学势必难以发展。在严复一生 的翻译实践中,最为值得注意的不仅是他对进化理论的介绍以及产生的巨大影响,而且是他在用易学的方式创造天演的宇宙论的同时 ,也创造了一个 " 名学的世界 " 或 " 概念的世界 " 。通过翻译活动,重新规划汉语的世界是现代性的社会工程的基本方面。科学的发展与 " 名的世界 " 的重构在知识的世界里创造了一个等级性的世界秩序,这个等级性的世界秩序的划分标准是事物之间的功能性关系 。

这种世界秩序的等级化特征包含了对作者预设的 " 诚 " 、 " 公 " 和 " 公理 " 的最终目标的否定,从而也引发了晚清思想对 " 公 " 和 " 公理 " 的解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阿伦特所描述的 " 以内在于社会中的顺从主义为基础的 " 近代平等仍然具有启发的意义,因为由 " 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知识谱系 " 所完成的知识的(从而也是社会的)规划不止是要求科学的发展,而且是要求人们的行为遵循特定的行为模式,从 而使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能够被看成是反社会的或反常的。

在维持正常 / 反常的关系方面,这一知识谱系与理学并无差别,但传统社会依赖的是家族、士绅和礼制的教化作用,没有发展出 像现代教育制度这样严密的规训制度,其社会的控制方式也无需严复所设想的、晚清王朝力图实现的那种军国民社会。在这个意义上 ,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科学知识谱系体现了一种内在的一致性,它表达的不是一种自然的关系,而是一种关于 " 社会 " 及其环绕着它的宇宙自然的政治理想。按照这种理想,社会将被完全淹没在常规化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与内在于它 自身中的科学观达到了和谐一致。这种对于世界的同质性规划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在当时却包含着对于传统政治形 式的否定,即对由某一个人对社会进行统治的模式的否定,因为按照科学的规划,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无人管制的社会,而且是一个 按照规则建构起来的分工系统的自然运作。这意味着统计学法则将在此后的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晚清思想研究中经常涉及 所谓 " 国家建设 "(nation - statebuilding) 问题,却完全没有讨论社会建设 (societybuilding) 、市场建设 (marketbuilding) 和个体建设 (individualbuilding) 问题,从而忽略了现代中国问题的总体性,也忽略了现代各种社会理论的基本模型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不仅皇权的衰败与知识谱系的重构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现代社会的萌芽也是在知 识重构的过程中发生的,尽管在当时没有人能够预见这一点。可以说,较之欧洲现代经济学,近代中国的以社会学为中心的知识谱系 更为深刻地预示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图景:经济学在其早期阶段仅仅是将自身的规则强加给某一部分人口以及他们的某一部分活动;如 果说在当时欧洲的经济学还是关于社会的科学的话,那么, " 行为科学 " 的兴起则明显地代表着这一发展的最后阶段。到了这个时候,大众社会已经吞噬了传统社会的各种层次和价值,

" 行为科学 " 成为一切生活领域的标准。严复本人的思想中包含了对于这些方面的内在的怀疑和自我的否定,这从他对易学的运 用和老庄的解释中清楚地表达出来,但是,构成他的社会思想的主导方面的,仍然是上述完整的现代性方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 把严复看作是现代中国思想的纲领性的人物。

在近代中国, " 社会 " 取得的胜利应该被看作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经济性的。这一点构成了近代中国 " 社会 " 形成的动力学与欧洲近代 " 社会 " 形成的历史动力学的主要差别,虽然这种差别也仅仅是程度的差别。梁启超自觉地用报刊、结社和其他方式构筑

" 社会 " 的努力应该被放在一种政治性的规划中加以理解。戊戌变法前后梁氏政治活动性质的变化似乎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梁启超对于由这种科学规划而产生的社会模型却并非没有疑虑。他似乎模糊地看到,科学的社会方案不仅突破了最初的政治动机,而 且正在迅速地把整个社会和人的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模式之中,最终势必将整个人类及其全部活动还原到受限制、守规矩的动物的水平 上,从而阉割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和审美主体性。特别指出的是,梁启超的 " 社会 " 和 " 国家 " 概念都是与今天的社会、国家概念相区别的,它们植根于他关于 " 群 " 的道德理想之中,或者说,它们被理解为一种具有道德一致性的共同体。如果说严复的知识论带有原子论的、实证 主义物理学的特质,在这个知识论基础上形成的社会观也较为强调个人的价值,那么,梁启超的知识论却具有更为深刻的道德实践的 色彩,他的 " 社会 " 范畴也较为强调共同体的意义。从思想的资源方面看,传统思想中有关三代之制的理想提供了有关一个道德 / 政治共同体的基本原则,即共同体的道德一致性和每一个成员及其所属的小共同体的自治能力。例如他的学校构想 十分接近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的思想,它是以灵活的社会分工和排斥一家独尊、要求 " 公其是非 " 的政治思想作为前提的。严复和梁启超的思想代表了晚清共和思想的两个不同的源头和路径。

梁启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如严复一样集中于教育制度和知识的规划,不同的是,他试图把康德的二元论和德 国唯心主义与王阳明的心学结合起来,辅之以三代之学制和汉唐之学的构想,缓解 " 科学规划 " 所造成的道德危机。梁启超的科学观同样预设了先验的公理,但他对宇宙演变的描述是环绕着科学与自由意志、客 观世界与认识主体、作为自然规律的真理与作为道德法则的公理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梁氏提出了 " 分科之学 " 的具体方案,这一 " 分科 " 方案按照政、教、艺三大类进行划分。梁氏主张 " 废科举、兴学校 " 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专门的人才,因而必然要求知识科目的相对分化。区分政、教、艺有助于专门知识的发展。但这 种制度性的设计仍然与他接受康德式的二元论直接相关,并不能简单地视为按照那种分化的原则建立的知识制度。梁启超的学制构想 体现的不仅是几种知识的和谐关系,而且是人的成长的自然法则,因为三代之学制把大学变成了社会,严密的分工为自由的劳动所取 代。因此,他的 " 社会 " 范畴不存在道德领域、政治领域和知识领域的严格分化,这样理解的社会及其知识制度甚至要求在方法论上达致认 知与修身的合一,即把科学的认知过程转化成为 " 去私 " 的道德实践。梁启超并没有强化科学自身的公理性质,相反,他力图建立一种判别的标准,从而把那些无益于道德 实践的知识、方法、机制排除出 " 科学 " 的范畴:科学和理性的唯一正当运用就是用于道德的目的。

科学的公理化并不仅仅起源于科学自身的合法化需求,而且还起源于对于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的道德限制。因 此,严复、梁启超的 " 公理世界观 " 既是早期现代化论者的社会秩序观,也是对于这个秩序观的内部批评。然而,对于他们的论敌章太炎来说, " 公理 " 不过是一种压迫和支配性的权力,现代社会在 " 公理 " 的名义下实施对个人的压迫,其程度远甚于古代社会及其以 " 天理 " 概念为中心的伦理体系。章太炎利用了现代物理学的原子概念,并把它用于社会领域:个体犹如原子,是世界的原 初因子,任何群体性的事物及其运行法则都是压迫个体的权力和虚假的幻象,但最终他对原子论本身也给予了彻底的否定。在唯识学 和庄子《齐物论》的基础上,他构筑了一个与 " 公理世界观 " 截然相反的世界观,我把它理解为 " 否定的公理观 " 或自我否定的公理观。这个 " 否定的公理观 " 的基本特点是对各种现代性方案的全面的否定,即对国家建设、社会建设、个体建设方案的全面的否定。因此,

" 否定性的公理观 " 注定是一种批判性的世界观,它无法、也不愿提供 " 现代性方案 " 。

否定的公理观 " 是以佛教唯识学为背景的,它的革命性和感召力一定程度上来自这种佛教立场与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学和礼教的对立 ,而后一方面被看作是皇权的合法性资源。更为重要的是,章太炎把现代革命的道德基础和政治议题组织到他的抽象思考之中,从而 赋予其现实的尖锐性。他的一系列极难理解的文章是在与梁启超、杨度等人的论战中展开的。晚清时代的佛教复兴需要在这一语境中 理解,否则,我们无法解释章氏的 " 否定世界 " 的态度为什么会成为清末革命思想的重要部分,为什么革命党人的主要媒体《民报》在宣传革命和变革的过程中会 刊载如此众多的佛学文章,为什么这份革命党报刊的主编是一位佛学学者。 " 否定的公理观 " 的批判对象并不仅仅是儒学、礼教和皇权,它还内含了对于现代历史的反思,对于严复、梁启超等人提供的现代历 史观和社会改革方案的尖锐批判。如果说晚清时代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只注意个别政权(晚清政府)的病态和创建新的国家的必要性, 那么,章太炎的思考已经指向了民族-国家概念本身--虽然他的《中华民国解》为革命后的中国规划了版图和国名,他的若干文章 是现代中国民族主义的重要文献,他本人被看作是晚清民族主义的最为重要的阐释者之一。这一悖论恰恰揭示了章太炎的自我否定的 个人主义和自我否定的民族主义的特色。

章太炎对 " 科学公理 " 的揭露建立在两个基本原则之上。首先,他构筑了两种自然概念:科学所研究的自然不是自存的自然,而是被纳入 到特定视野和范畴中的自然(即为科学所建构的自然),它没有自性,只能通过因果律来呈现自身。在这个意义上, " 惟物 " 和 " 自然 " 的观念是虚妄的,科学只不过是关于世界的解释体系,它并不能解释世界自身; " 公理 " 、 " 进化 " 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宇宙的原理或先验规则,而是人的观念建构; " 公理 " 的创制过程并不是(作为自然本性的) " 公 " 的展现,而是 " 私 " 的曲折的表象。换言之, " 公理化 " 不过是控制和支配的代名词。其次,他把自然的运行从目的论的框架中解放出来,否定进化的道德含义,从而拒绝 把个体与进化论的历史目的论相关联,拒绝承认个体的道德取向依赖于社会整体的运行法则,拒绝把个体看作是群体进化的工具:个 体不能通过它与其它任何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来界定它的意义和位置。

章太炎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个体或个人观念,其意义也需要在 " 现代社会 " 建构的过程中理解。严复和梁启超从各自的思想视野出发意识到 " 个人 " 对于 " 社会 " 建构的重要意义,他们或者从自由主义政治学和经济学、或者从传统思想中的 " 私 " 观念出发,重新寻找个体的合法性基础,并试图在现代社会的制度安排中确立 " 个人 " 的地位。但是,这一思想实践本身掩盖了 " 社会 " 和 " 个体 " 被生产的过程,掩盖了知识和权力如何创制 " 社会 " 和 " 个体 " 的过程,相反,它把 " 社会 " 和 " 个体 " 作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科学的知识谱系不过是在揭示这个自然秩序而已。

章太炎的个体概念是与晚清以降中国思想的主流完全相反的,他不仅揭露 " 社会 " 和 " 国家 " 的虚幻性,而且揭示了个体自身同样是一个主观建构的领域。因此,他的个体概念不仅是一个临时性的概念,而且 是一个自我否定的概念。唯识学思想为章太炎提供了一种特殊视野,即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在相待的关系和条件下产生的,因而是因 缘合成的、相对的和短暂的。个体对于公理、进化、惟物、自然以及政府、国家、社会、家族等等具有优先性,但这种优先性只是由 于它更接近于、而非等同于 " 自性 " 而已,最终它也应如其它没有自性的事物一样归于虚无。对于章太炎来说,个体的虚无化并不是整个宇宙和世界的 虚无化,正是从个体的自我否定出发,章太炎在佛教三性论和《齐物论》的视野中,发展了 " 无我之我 " 的概念和 " 齐物平等 " 的自然观。所谓 " 无我之我 " 是指独立不变、自我存在、自我决定的主体,这就是真如、阿赖耶、世界的本体。章氏建立宗教的要旨,就是以

" 自识为宗 " 、 " 敬于自心 " ,但是,这个自识、自心不是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是个体的内心体验,而是超越个体之我。这个超越个体之我构筑 了对现实世界的各种构造的否定关系,因此,我把它看作是一个 " 否定的公理 " 。

" 齐物平等 " 的自然概念把" 个体范畴从人扩展到物。章太炎用庄子的 " 齐物 " 概念解释平等的意义,这个平等不是严复、梁启超的 " 公理 " 思想蕴含的现代平等观,即不是天赋人权意义上的平等,也不是一种道德要求,而是一种自然状况:不是人类的状 况,而是自然的状况,不是世界的状况,而是宇宙的状况。换言之, " 公理 " 观念要求建立一种平等的 " 关系 " ,而 " 齐物 " 思想则是对一切 " 关系 " 的否定。由于 " 关系 " 总是通过语言和命名来呈现, " 齐物 " 的自然状态因而就是对一切语言和名相的破除。宇宙本体所以是自本自根、无始无终、无所不在的自然,是因为它 摆脱了名相(语言)的束缚,因而也就摆脱了自 / 他、你 / 我、彼 / 此、内 / 外、大 / 小、爱 / 憎、善 / 恶的差别与关系。宇宙间的事物由于摆脱了 " 关系 " ,从而获得了自性。

" 齐物论 " 的自然观是对现代科技的自然意识形态的一种否定,在这种意识形态中,自然不过是作为在质上不可分化、量上无 限可变的 " 它者 " 和 " 物质 " 。在章太炎看来,只要世界的 " 关系 " 性质没有改变,在个人、社会集团、国家和自然之间就必定存在着广泛的等级结构和分配不均,名相和一切等级性 的世界关系就将作为控制的工具起作用。因此,章太炎发展了一种在个体 / 本体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平等观念,以区别于各种在个体 / 社会、社会 / 国家、国家 / 世界的模式中建立起来的社会理论: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是同构的,因为它们都是个体;如果不能恢复 物的自主性,就不能消除支配的关系,因而也就不存在平等。这样,章太炎在与现世的 " 公理观 " 的否定关系中,建立一种 " 本体的公理观 " 或者 " 齐物论的世界观 " 。

章太炎的 " 齐物世界观 " 不是对世界的某个方面的构想,而是整体的世界构想。因此,当他提出新的 " 自然 " 概念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提出一整套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文等人的现代性方案完全不同的原则。这个原则 无法在国家、商会、学会、政党、士绅-村社共同体,以及其它社会体制形式中实现,换句话说,这个原则不是现实制度的改革原则 ,无法呈现为一种实施方案,而仅仅是一种 " 否定性的乌托邦 " 。但这种 " 否定性的乌托邦 " 并非没有现实的意义。作为一种检讨和批判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案的论述,这种 " 否定的乌托邦 " 起着极大的作用。这种 " 否定的乌托邦 " 预见了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洞察了各种社会解放的方案隐含着的压迫机制,从而也显示出了严复、梁启超那样的现 代性的内部批评的限度。章太炎的思想是现代中国思想中的 " 另类 " ,它试图重新建立一种本体论对现代性进行总体的批评,从而暗示了在现代性的逻辑之外形成另类方案的必要性。 

另一个与现代科学思潮直接对立的例子是倡导 " 文学复古 " 论和对小学的研究。章太炎反对康有为、吴稚晖把语言降格为工具(康有为)、把汉语贬低为 " 野蛮 " (吴稚晖)的工具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 " 文字者语言之符,语言者心思之帜。虽天然言语,亦非宇宙间素有此物,其发端尚在人为,故大体以人事为准。人 事有不齐,故言语之字亦不可齐。 "" 齐物世界观 " 否定文 / 野、圣 / 凡的分别,也拒绝在语言上接受强权的支配。值得注意的是,章太炎对知识、教育与语言的看法包含着对 " 强制 " 和 " 等级 " 的摆脱,而他显然把 " 强制性 " 和 " 等级性 " 看作是现代社会及其文化的主要特征。

以知识与教育问题为例,章太炎的看法明显地体现出他对现代社会及其制度的批评。他对教育制度的构想基于 他的平等自然的观念,强调的是对国家控制的摆脱。近代学会的设立看似民间行为,但实际上与国家体制的关系极为紧密,这与传统 私学与官学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章太炎反对这种关系,强调学会只能由民间设立。他断言 " 科举废,学校兴 " ,但现代教育制度仍受制于朝廷或国家,学术日衰则是必然的事情。章太炎注重私学,反对官学,承续的是明清之 际书院制度的反叛性格,核心仍在 " 群流竞进,异说蜂起, " 是非曲折,由学者自己选择,而无需国家设定标准的裁判,在这个意义上,他强调的与其说是学校本身,不如说是 黄宗羲所谓 " 自拔于草野之间 " 的精神。

章太炎的 " 齐物的世界 " 与严复的 " 名的世界 " 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构想。 " 名的世界 " 是一个力图通过知识的合理化而抵达的合理化的世界体制, " 名 " 的关系的界定主要建立在事物的功能关系之中;而 " 齐物的世界 " 是对 " 名 " 的彻底摒弃,因而它完全否定了事物之间的功能性的关系。通过功能性关系的界定, " 名的世界 " 实施了对世界的各种关系的控制,并把它们置于一种等级结构之中;而放弃界定则意味着对一切等级结构的否定, 从而也是对一切制度性的实践的否定。在章太炎的视野中,摆脱 " 强制 " 和 " 等级 " 并不同于当代社会理论在社会 / 国家的二元论中建立起来的观点--国家不应直接干涉市民社会和市场,相反,他揭示的是国家和社会团体的构造 方式本身的压迫本性。在特定的历史关系中,章太炎并不是无政府主义者,而是民族主义者,是共和制度的开创者。因此,他不得不 在他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建立联系。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章太炎通过阐释他的独特的个体观念,创造了一种自我否定的个人主义和自 我否定的民族主义,这就是 " 临时性 " 的个人主义和临时性的民族主义。这种双重自我否定的个人概念和民族概念为现代社会运动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刻含 义的伦理,它在推动社会运动的过程中反对运动对于个体的压抑,同时也在强调个人的自主权的同时实施自我否定。他意识到:民族 、国家和个人的范畴在特定情境存在着必要性和解放作用,而在另一情境中却可能成为压抑的工具。关于这一社会运动的伦理学的历 史内含,我在有关章太炎的专门讨论中将作详细的分析。

五 . 结语

晚清思想中的 " 公 " 、 " 群 " 、 " 公理 " 思想及其自我解构为我们理解现代中国的社会与国家问题提供了一些特殊的视角。这些视角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已 经渐渐被我们遗忘了,以至迄今为止有关国家主义和极权主义的讨论都是在欧洲思想的框架和欧洲的历史经验中形成的,其中最为流 行的是左右两极,右翼可以海耶克的思路为代表,它认为极权主义产生于唯理主义对理性的信任和滥用;左翼可以马尔库塞对海德格 尔和金蒂雷的解读为代表,它认为 17 、 18 世纪的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哲学传统与非理性主义合流,从而产生了一种关于种族和民族的特殊的学说,取代了 把人视为哲学主体的一般理论。由于理性屈服于血缘和国家的力量,就阻碍了对这种学说的批判。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看似截然对立 的思路包含着某些相近的理论前提,例如他们都批判用自然科学的逻辑结构同化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那么,晚清思想的情况怎样呢 ?我已经涉及了晚清时期的两种不同的民族-国家的理论。一种是以 " 公 " 、 " 群 " 观念为核心,在共同体的功能必要性(适者生存的国际环境)和道德实质的双重基础上,发展个人、社会与国家的 学说;另一种是以个体观念为核心,以个体与民族之间的临时性关系为中介,发展了一种临时性的和自我否定的个人、社会和国家学 说。这两种学说都曾借助于原子论的个人观念用以批判理学世界观,但最终都没有停留在原子论的基础之上。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 全球化的情境中,这两种学说和思想都论证了国家和社会的必要性,但都没有把国家和社会及其相关关系看作是最终的目标。 " 公 " 、 " 群 " 和 " 个体 " 概念都保存了对于某种 " 自然状态 " 的理解,它们在建构现代方案的同时,包含了对这个方案的自我解构。这些范畴很难在欧洲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 传统中给以解释。

近代中" 国思想的这些内在要素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现代问题的重要的出发点。然而,如何理解中国和亚洲的国家 学说及其思想基础仍然是一个几乎没有涉及的课题,大多数讨论是在欧美社会理论的前提下对近代中国的种种思想要素进行批判,鲜 有学者把这些思想看作是包含着深刻历史经验和理论内涵的活的源泉。这一事实最为恰当地表达了我们的知识状况,而这种知识状况 反过来也提示了我们对现代性的反思的限度。在这方面,我认为沟口雄三教授有关中国思想与日本思想的比较研究有进一步讨论的可 能性。在讨论拙文《赛先生在中国的命运》时,沟口断言在日本思想中看不到自然、政治、道德的内容存在于科学之中的问题。在他 看来,这一差别渊源于日本的 " 天 " 观念与中国的 " 天 " 观念的差异。中国的天观念从古代开始一直被称为 " 天道 " ,它是政治统治的根据,也是道德的根源,根据道德来制约政治的思想起源于天道的法则。在这个意义上,天这种 自然运行的常理与政治、道德发生了关系,皇权的合法性基础是天道观。这种现象在日本是不存在的。日本天皇的权威是由他与神的 血统的连续性关系而得到承认的,所谓神从根本上说与太阳信仰有关系:天皇是太阳的儿子,因此他可以被作为天皇而接受。由于日 本思想中的 " 理 " 仅仅表示物理的概念,而道德的世界被理解为 " 心 " 的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人的智慧所能抵达的。因此,它与自然科学领域完全被二元论地分开来看待。 " 日本的政治与道德有相关关系,但自然科学领域却完全独立存在。这是个有趣的现象。进一步看,一方面日本拥有 相当发达的自然科学,另一方面却具有奇妙的国粹主义即天皇主义,并且这种天皇主义、国家主义称为日本人的道德观,从而与政治 与道德发生关联。于是,产生了非科学的政治道德观与对于物质世界的极为科学的探索同时并存的奇妙的情况。 "

沟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钓鱼
给小金鱼换水
我的表姐
我的小鱼
可爱的小狗
小猫
青蛙和鱼
可爱的熊猫
可爱的小狗
可爱的憨小狗
威猛的大花猫
游动物园
小鱼护食
可爱的小乌龟
2012年9月31日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2012年9月小学教师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2年大学生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7篇
2012年9月教师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最新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9月大学生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2年9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2012年9月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
幼教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2年公司预备党员转正申请
2012年9月预备党员转正申请
学生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
2012年9月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
2012年9月大学生入党转正申请书2份
预备党员入党转正申请书2篇
中国现代文学精神
浅析邓小平与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浅论鲁迅创作中的旧文化情结
渐进社会工程的象征:中国当代小说城乡对立主题的变奏
中国现代文论的传统性品格
中国文学理论的世纪转折与建构
于丹现象”探微
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
浅谈现代旧体诗词的非现代性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对人的精神定义
关于现代传媒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
试析冯德英创作的文化意识
试论铁凝小说对人物的心理透视方式
《静夜思》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静夜思》词语造句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近义词反义词
“床前明月光”的“床”作何解
为“大阅读教学”铺路──《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案例及反思
为学生而教──古诗《静夜思》教学谈
《静夜思》中的“疑”
《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反思
《静夜思》教学实录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