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三放开”与“白菜三毛”

“三放开”与“白菜三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三放开”与“白菜三毛”

1978年,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成员到芳村做了调查,认为应该给农民种植自主权,否则农民就不能发挥生产积极性。后来,市委实施了三放开:“放开任务,放开价格,放开流通渠道”。

芳村最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此时正值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81年至1983年,全市蔬菜、塘鱼、水果等价格陆续放开。

到放开猪肉价格时,政府采用补贴方式,把市民因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补回一些。

1984年11月,广州蔬菜价格全面放开,价格上浮,加上天气影响,菜价上涨较大。市民情绪波动,反响强烈。

有人说怪话:“形势大好,白菜三毛(原来五分钱一斤)。”有人甚至写信给中央,震动中南海。

中央领导曾亲自打电话来广东询问情况。但长痛不如短痛,广东和广州不顾“阵痛”,顶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成功实现了价格“闯关”。

经过一段时间放开价格之后,价值规律发挥了杠杆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副产品普遍增多,价格逐步回落,并日趋稳定,不仅农民增加了收入,市民也得到实惠。广东价格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国反响很大。

广州在改革中充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从农副产品价格改革起步,广东逐步放开日用品、工业产品价格,调整了很多不合理的商品价格和收费,为在全国最早进行物价闯关奠定了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