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1
大别山根据地群众工作经验及现实启示
一、大别山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主要经验
在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壮大的各个时期,斗争环境极其艰苦,敌我力量极其悬殊,正是由于共产党人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紧紧地依靠群众,才使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会剿”中不断巩固扩大,成为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大红色区域,以农民为主力的红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究其原因,除了党的正确领导外,就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对此,徐向前的回忆非常能够说明问题:“红军的力量在于民众之中。反三次‘会剿’,拖得敌人捉襟见肘、精疲力竭,失败而归,就是因为有广大群众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工农武装起义成功,打土豪、分田地,搬掉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他们打心眼里拥护革命。……每次‘会剿’来临,群众纷纷藏粮食,进深山,封锁敌人,支援红军。他们宁肯丢掉家园,在山里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也不愿落到白军手里。有些群众被敌人抓住,百般受刑,至死不吐露红军的一点消息。在特委领导组织下,男女老少,拿起扁担、长矛、大刀、土枪,四处击敌,弄得敌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防不胜防。红军有了群众的支持,如鱼得水,任我驰骋,这是弱小的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7]P63-64
一是满足了农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土地。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要解决好农民问题,就必须进行土地革命,满足广大贫苦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土地所有制的改变,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第一次获得了土地的农民,起早贪黑,披星戴月,辛勤耕耘自己的土地。他们“为了保卫苏区,保卫土改斗争的果实,成年农民一面积极从事生产劳动,多打粮食支援红军;一面参加赤卫队,轮流到一二十里外的淠河边守卫河堤,时刻警惕敌人对苏区的侵犯……用最热烈的行动,最真挚的情感,掀起了拥护红军的热潮”[13]P155。这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
二是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凡是群众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大到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发展经济,小到分田造屋、架桥铺路,生老病死、油盐柴米,党和军队无不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根据地的党、政府和人民军队正是因为时刻关心群众疾苦,从细微之处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才打下了军爱民、民拥军的坚实基础。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不脱离群众。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共产党人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区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今天的群众工作而言,实事求是首先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证扎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就是要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放下身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见。党员干部与群众接触更多,官僚主义就会更少;与实际接触更多,主观主义就会更少;与民情接触更多,形式主义就会更少;为民办事更多,工作能力就会更强。
实事求是还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地区的党组织,经常通过与群众谈心、帮群众干活等方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发动群众,通过巡视制度了解革命斗争发展形势和群众疾苦,运用革命歌谣、革命歌曲树立革命信心、鼓舞群众斗志。新时期我们更要注重调查研究,吸收借鉴历史和现实群众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尽可能多地采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沟通交流和协商对话等形式,用科学民主的方法与群众打交道。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大别山根据地党的群众工作留下的宝贵经验,历久弥新,是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四川地震灾区同学们的一封信
- 《嘻哈小天才》读后感
- 读《过度法门》有感
- 从点滴做起
- 平凡的爱------读《电话》有感
- 谦让的人,上帝会给予她幸福
- 《网络少年》观后感
-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 再读《为自己挖一口井》
- 读《小公主》有感
- 每日四问——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
- 做生活中的强者——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财神与樵夫》的读后感
- 努力,就是成功——读《蝉为谁鸣》有感
- 守望春天
- 浅谈当前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误区举隅及反思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思路与任务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几个维度思考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
- 试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思考
- 简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关于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 简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关于“两课”教学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
- 浅论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
- 试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浅谈《光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 浅谈整合多重研究范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实效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 《地球爷爷的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二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四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四
-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之四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之三
-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五
- 《地球爷爷的手》第一课时对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