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不可操作的并非“敬畏自然”
近来,关于“敬畏大自然”的讨论非常热烈,从其引起公众关注,从而推动中国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理念的意义上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这层意义上,我不能认同那些将环保理念打成“反科学”的作者的观点。
反对“敬畏自然”的科学主义者的一个论证思路,是说敬畏自然不具备可操作性。然而这需要有一个预设前提:不愿约束和节制人类的欲望。例如,建水电站是只考虑人类的需要,还是既考虑人类的需要,也考虑工程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这就体现了不同的思路。后者是“敬畏自然”的思路,这不是逻辑上不可能,而是对于忽视自然价值的人来说,要他们为了自然生态而克制舒适生活的欲望很难。对于不愿改变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人来说,“敬畏自然”是不可操作的。这并不是“敬畏自然”的问题,而是说明他们的环境伦理观落伍于时代。
在环保问题上,所谓“以人为本”的口号,仅就实践而言,是缺乏操作性的。因为按照所谓“以人为本”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自然存在物只有其作为对人类生存有利的资源才能被保护。但人类的知识欠完备,科学不万能,理性非无限。所以人类常常不知道,一个物种的毁灭、一个生态系统的破坏,长远说来究竟会产生何种后果。有些物种、生物群落或者景观等,我们可能在某个时候由于知识的局限,认识不到它的价值。可要是为了某种当时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理由,破坏或者毁灭它,而这种破坏和毁灭是不可逆的,那岂不是损害了人类的长远利益?
即使已经具有了足够的知识,知道某个特定的物种灭绝或某种生态系统的破坏会产生何种后果,我们也可能会根据当时的价值标准,而决定牺牲环境,以获得某种当时非常重要的利益。这种得失的权衡,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却常常得不偿失。所以错误的决策,不仅可能源于错误的知识,也可能源于错误的价值观念。
同样,敬畏自然的社区,生态环境往往保护得比较好。而主张完全以“我”为中心,去改造大自然的地方,环境破坏得常常比较严重。在这方面,大量的事实发人深省。在科学知识和价值观念可能出现错误、环境破坏往往不可逆的前提下,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显然是一种审慎的理性态度,既领会了生态科学真谛,也体现了可操作的关心人类长久利益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一个很好的思想,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我们常常超出了它的适用范围。科学主义者讨伐“敬畏自然”,好像理直气壮,但综合各方意见,科学主义者的预期应该已经落空。
首先,一些科学主义者低估了中国普通公众的环境意识。大家对环境的关心,对环保人士的尊重,不是挑出一两个知识性错误,扣上“伪科学”、“反人类”帽子就能抹煞的。“反科学”、“伪科学”的帽子现在生产得太多而贬值了。其次,科学主义者原以为,“敬畏”之说有迷信之嫌,在“科学”面前定会丢盔卸甲。然而,对科学的迷信也是违背理性的迷信,而敬畏自然的“迷信”却可能暗合科学的道理。
现在看来,不可操作的绝不是“敬畏自然”,而是不考虑自然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更是伪科学、反人文的“科学主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啄木鸟
- 快乐的节日
- 成绩发表之后
- 一个矿泉水瓶
- 我最喜欢的玩具
- 植树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购新车
- 抽屉里的哭泣声
- 一种水果——香蕉
- 这件事启发了我
- 朋友
- 我最喜欢的玩具
- 一种水果——西瓜
- 我的同桌
- 分析电视相亲“门槛低”!潜逃杀人犯竟成应征男嘉宾
- 论演员在“假定空间”中表演的真实感与信念感重要性
- 论古典名著的著作权保护(1)论文
- 感受动画片《白雪公主》的美
- 电影《蓝色情人节》叙事结构浅析
- 从群体性侵权透视知识产权文化意识的培植(1)论文
- 变性人婚姻家庭权利研究(1)论文
- 民主制度的言论限制(上)
- 中国政治文明与中国政党制度
- 家族剧“宅门逆子”形象价值探究
- 政治体制改革与十六大的主题选择
- 寻找心灵的慰藉
- 我国公务员制度问题浅析
- 中国电视剧产业类型化运作
- 电视剧《兄弟门》的末世情怀
- 《画》综合资料
- 《画》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画》片断赏析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教后有感
- 《乌鸦喝水》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课后研究活动
- 《乌鸦喝水》教学评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