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与朱元思书》写作特色
1、写作顺序:由总到分、由下到上的顺序描写景物:
文章第一部分开篇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是游富春江的总体感受,然后交代了自己游览的路线后,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括文章内容。
文章第二部分包括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照应上文总括的“异水”,第三段照应上文的“奇山”。由总到分,条理清晰,结构紧凑。
文章第二部分先写水,先写水底“游鱼细石”,然后写水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接着第三段写山,由低到高,再写山间景物。整体景物由下到上、自然按视觉的移动来写景物,有条不紊。
2、景特描写:抓住了景物的特点:
本文总写山水时,用奇异来形容概括。
第二段写水时,抓住了动静两种情况下水的特点:在迂缓处水的特点是清澈。作者描写水清澈的特点用了夸张的修辞:“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而且用水底景物来突出这个特点:“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流迅急处水的特点是飞速汹涌,作者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第三段写山时,抓住了山陡峭高耸和山间景色优美的特点来写的。在写山的陡峭高峻时写群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竞”“直指”生动描画出山峰陡直的样子。写山间景色,作者选取山间生机勃勃、千姿百态的动物、植物、泉水,动静结合。声色俱全地展现了山间美景。
3、情景交融:写景中融入了作者浓厚的感情:
文章第一段是总写,从总体上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透露出作者悠闲、轻松之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用议论景色直接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第二段写山景的时候,描绘山的雄伟峭拔,显示出赞叹之情;写山间景色,各种动植物等,体现出对美景的陶醉神往,进而抒发了淡泊名利、向往平静自然生活的心情。
4、文章语言:语言简约清新,内涵丰富。多用骈句,铿锵有力、工整清丽:
文章在写景的时候运用大量骈句,使文章读来更琅琅上口,并且把相关联的事物并列起来描绘,更是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如写山间景色;“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不仅将清越的泉水击石声和欢快的鸟鸣声并列在一起,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同时泉水和鸟鸣的声音相互和应,更别有一番风韵。而“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声的喧闹,猿声的凄厉,显出山间的勃勃生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没有想到
- 游大河庄园
- 身边的美德故事
- 给妈妈画像
- 妙招
- 一件有趣的事
- 运动会
- 麻雀
- 秋枫
- 献花
- 芦荟
- 三只小山鸡
- 我爱我家
- “傻
- 培清,我想对你说
- 关于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特色研究探新
- 试析理论视阈中的女性领导培训设计
- 关于适应终身的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体系的建构
- 关于儒家传统道德观对高职毕业生诚信教育的影响
-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
- 试论大学教师权威存在的合理性思考
- 关于职业技术院校应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
- 关于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成就\问题及对策
- 浅析开设团队游戏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 关于科学发展颜引导高校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 浅析中职学校中的班级细节管理
- 试论音乐教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研究
- 浅析如何在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 关于美国农村成人教育对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启示
- 真实的坦然──有感于《老人与海》
- 经历就是财富──读《老人与海》
- 《老人与海》为何长销
- 一篇短小的杰作──读《老人与海》
- 《老人与海》学习提示
- 理想·硬汉──读《老人与海》后感
- 他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自杀探秘
- 《老人与海》分析
- 《老人与海》缩写
- 《老人与海》:海明威无意识欲望的表现
- 《老人与海》读后感
- 读《老人与海》
- 关于《老人与海》
- 《老人与海》赏析
- 小议《老人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