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20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⑵ 写景诗的特点。

⑶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2、过程方法目标:

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1、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2、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3、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4、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习和欣赏第二首诗《夜》

1、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2、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第一节:写夜的静谧。

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

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

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3、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

⑴ 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

⑵ 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4、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美景。

5、当堂做完《基础训练》。

【教学课后记】

这首诗意境非常美,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教学中应当注意激发学生的感情,从中体会诗歌的美,并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去试验着写一首小诗。如《月光下的校园》、《静静的公园》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关万圣节的英语
盗版软件该被禁吗?
生火灾时要做什么
残志不残
一次可怕的台风
食品安全
大选学英语(2)
鸡蛋英语作文
奥巴马其人其事
橘子事件
语标点的正确使用 4
大选学英语(1)
大选学英语(3)
球变暖的危机
语标点的正确使用 5
学校法制宣教活动指导方案
小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2011年小学迎六一庆祝活动组织方案
城乡基础设施投资指导意见
军训心得作文高中
“五好”党支部创建方案
2011年度脱盲考试计划
2011年性别比专项治理文案
街道关于服务外包产业的计划
年度艺术馆工作之计划
中学舞蹈队训练计划
学前班教育工作计划
司法局公开选拔干部指导方案
招商引资十二五规划
乡镇学前教育三年规划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1)论文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上)(1)论文
中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之比较分析(1)论文
人与物关系的变化:从物权法到环境资源法(1)论文
担保的法律环境解读(1)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侵权保护(1)论文
网络环境中的版权保护(1)论文
中国统一企业所得税法与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1)论文
占有制度与中国民法(1)论文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中)(1)论文
科学消费的法治环境(1)论文
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论文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1)论文
“悼念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1)论文
数字环境下著作权授权方式新探索(1)论文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2
《难忘的一天》教学实录2
《欢庆》教案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5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4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2
《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看雪》教学设计2
《北京》教学设计2
《称赞》教学设计5
《看雪》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