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一首民族脊梁的颂歌──解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首民族脊梁的颂歌──解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它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有力地论证了“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盛赞“中国的脊梁”。

一、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都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表示言之有据,事实确凿,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但鲁迅先生当即驳斥,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确切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明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

接着,笔锋一转:“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鲁迅先生在这里开出的“新生路”,意在反衬下文的“死路”:“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毫无疑问,作为民族之魂的鲁迅先生,既痛感寄希望于国联的自欺和求神拜佛的荒唐,更清醒地意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在批驳了论敌的论点之后,他以一个思想家特有的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致“笼罩了一切”,生动地描绘了“自欺”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后,先生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既包括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更包括现在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这样,先生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明确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既警醒了国人,又有力地振奋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歌颂了

“中国的脊梁”的铮铮铁骨、耿耿丹心。

二、直面现实,指点判断方法

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正确标准:“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在这里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言人。“地底下”,则是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也就是说,判断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依据不应当是达官贵人的言论及其所认定的事实,而应当依据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事实以及他们的呼声。作为思想家,鲁迅先生不仅热情歌颂了这些“并不失掉自信力”民族脊梁,而且还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看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先生在这里列举的几种类型的“中国的脊梁”,都不仅仅限于某一阶级或集团,而是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华,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也包括中华民族中其他阶级和集团中的杰出人物。

综上所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不愧是鲁迅先生增强民族自信力、凝聚力,唤起民族自豪感,歌颂民族脊梁的“大手笔”!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王乔,我想对你说
游 青 海湖
新学期新打算
我家的小猫咪
快乐的体验
除夕之夜
囊萤映雪读后感
家乡的广场
我的新语文老师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灭蚊记
家乡的初秋
中山公园的四季之美
苹果流浪记
实践活动收获多
学校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触电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雨雪天气应急预案
小学防暴雪应急预案
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安全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社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意外伤害应急预案
大学院系甲型HINI流感防控预案
电梯应急救援预案
防盗处置应急预案
小学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公司关于甲型HINI流感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浅谈税务数据挖掘与深度利用
试论共同抵押民法论文(1)
谈以财政政策为主导支援灾后重建
略论缔约过失责任民法论文(1)
浅论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分民法论文(1)
论缔约过失责任民法论文(1)
试谈税收征管社会化
统一合同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下)民法论文(1)
论违约责任民法论文(1)
论专利侵权责任民法论文(1)
中国国债规模和投资风险分析
夫妻侵权责任探微民法论文(1)
合同法缔约过失责任初探民法论文(1)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财政政策选择
《杨氏之子》 教材解读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杨氏之子》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
《花钟》教学案例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反思
《草船借箭》之教案
《杨氏之子》 教案
《杨氏之子》教后反思
《火烧云》教学方案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课后反思
《赵州桥》教学设计示例一
《草原》教学设计
《给予树》说课稿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