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8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初步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进一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

3、学习香菱苦志学诗的勤奋与坚韧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明确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析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教法学法设计】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浅近,人物形象鲜明,因此本文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合作交流来分析人物鲜明的个性,欣赏作品塑造人物的高超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自学指要】

1、收集有关曹雪芹资料,了解《红楼梦》梗概。

2、阅读《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章回,全面了解香菱的身世遭遇。

3、观看录像《香菱学诗》。

4、认真阅读《香菱学诗》,理清情节,把握主题。

5、分析人物形象,写阅读笔记。

【教学步骤】

一、考一考,导入课文

1、被誉为我国“古代小说顶峰之作”的一部小说是

2、请说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并说出一个与之相关的情节。

人物

情节

3、(出示香菱图片)还记得她是谁吗?昨天我们看的是录像,是视觉的艺术,今天我们来欣赏文字的艺术。

二、理一理,故事情节

问:概述香菱学诗的过程。

拜师──读诗──论诗──写诗

学生说出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予肯定。

二、赏一赏,人物形象

理清了小说的情节,我们说人物。人物是小说的重点,是作者传达心声的必需,关注人物,我们就会与作者贴得更近。今天这节课,就是一节文学欣赏课,要赏的便是这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1、请拿出你的阅读笔记,说说你眼中的香菱。

学生交流:香菱聪明、悟性好,好学,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执着、可爱等等(此处把学生说的板书于黑板上,说得合理即鼓励)。

2、在学生分析人物的同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明晰: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

3、议一议,问题探究(小组讨论)

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香菱的刻苦、黛玉的指导、大观园的环境。)

从香菱的学诗经历中,你有何所获?你觉得该怎样对待语文学习呢?

4、这样一个精华灵秀,可爱可敬的女子,在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却看到暗示她的一生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其实是《红楼梦》中出场最早的一个悲剧人物。判词中说其“平生遭际实堪伤”。你能说说香菱的“平生遭际”吗?

5、请你总结一下,你在分析人物形象是用了什么方法?

五、小结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毛泽东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当代作家王蒙说:“《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何不读读《红楼梦》丰富我们的人生,延长我们的“寿命”?

六、布置作业

1、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说,林黛玉是羸弱多病、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书中也说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可我们的课文中并没见到这样的黛玉,你觉得文中的黛玉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按照课堂上的分析方法,写一篇《香菱学诗中黛玉性格分析》于作文练习本上。

2、《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各个栩栩如生。学习这篇课文后,希望大家有兴趣,也能钻进去,瞧瞧更精彩的内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赤水的瀑布
我们班的节目
我为家园添光彩
当黑乌鸦真好
我的一位好朋友
家乡的农民画
春游
保护青蛙
逗人的小猫
假如我是科学家
晨跑
假如我是一位魔法师
我想长大
李四赔羊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之探析/向隆鸣刑法论文(1)
谨防传统文化的“山寨化”
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
国家犯罪的犯罪形态刑法论文(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贪污受贿性质之界定/陈小林刑法论文(1)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缺陷及其重构/欧锦雄刑法论文(1)
让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高地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论想像竞合犯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试论我国刑法第129条中的严重后果刑法论文(1)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乌塔》罗嗦几句
《呼风唤雨的世纪》议课实录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难句解析
《乌塔》有感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建议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