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9
《母鸡》教学设计之一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 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 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 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刘翔的一封信
- 肯德基储蓄罐
- 香蕉
- 我的小房间
- 送温暖
- 铅笔和橡皮
- 玩飞车
- 我爱秋天
- 我的同学
- 神奇的大树
- 小鸡过河
- 洗抹布
- 美丽的桔苑广场
- 天上一家人
- 雪
- 谈论三线建设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宝贵精神资源
- 张闻天政治民主思想述论
- 基于对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探析
- 论藏族舞“谐”的形态特征及其训练价值
- 轨道交通系统杂散电流及其腐蚀控制技术初探
-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轨道结构的实施方法与工艺探讨
- 一种新形式的政治
- 国民党的转变:有什么样的执政党就有什么样的政治
-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开发
-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设计及实践
-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试论当代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
-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与其它交通衔接问题的分析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1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 片断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5第一课时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2
- 《欢庆》教学设计2
- 《一分钟》教学设计3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3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一分钟》教学设计2
- 《一分钟》教学设计4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5
-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欢庆》教学设计1
- 《欢庆》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