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查阅有关泰戈尔和冰心的资料并阅读收集一些表现母爱的诗歌,以备交流。
教师:查阅有关资料,制作辅助教学课件。
◆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播放一段影片《拯救大兵瑞恩》A碟31:00-33:50,大屏幕打出“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无私的情感,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母亲就用爱来灌溉我们的身心,使我们茁壮的成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就是表达对母亲的感情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整理出可能会读错的字词,并初步感受诗歌是怎样抒发对母亲的感情的。
二、整体感悟
1、读准字音:嗅 摩 衍 叠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倘若
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3、让2-4个同学回答:读完诗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两首诗歌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读才能更好反映诗歌的主题?
(《金色花》要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读;《纸船》要以深情、低沉的语调读)
4、练读:按照提示和自己的理解朗读这两首诗歌,任挑一首在全班展示读。师生共同评价。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明确:一是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所以他想瞒着妈妈,为妈妈做点事。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明确:不见了孩子,妈妈心中着急;见了孩子,妈妈高兴中带着点儿嗔怪。
4、借纸船来抒情有什么好处?
明确:抒情总要借助于某种形象。中国自古就有叠纸船、纸鹤等寄托情思的传统,冰心因袭了这一做法,幻想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思念归去。
四、拓展延伸
1、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展示各自搜集到表现母爱的诗歌和自己创作的诗歌,然后每小组选派一人到讲桌前,向全班展示本小组最有特色的诗歌。
3、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怎样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父母的爱,那么,对于父母的爱,我们仅仅表达就够了吗?更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报答!讨论交流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样去报答父母的恩情?(学生畅所欲言,不做限制)
◆本教案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再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诗歌抒情手法现场创作小诗歌,不仅深入理解了诗歌的写作方式,更在构思中加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一举两得。最后通过全班讨论发言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并能影响学生以后的生活,弘扬中华美德,使文章内涵得到拓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 给奶奶的一封信
- 二十年后
- 她关心我
- 如果我有一朵七色花
- 我种了一头丝瓜
- “暖炉”
- 说说我的伤心事
- 写给解放军的一封信
-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 我盼望着这样一个星期天
- 夏天的公园
- 我玩(打)游戏,老妈打(玩)我
- 我的舅舅
- 雨中情
- 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国库集中收付体系下推行公务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浅议针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国内外的比较
- 浅谈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浅谈放心粮油连锁经营的财务管理
- 浅谈加强企业内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 激活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问题研究
- 试论公交企业财政补贴下的财务管理目标
- 浅谈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地位与强化措施
- 财务预算与财务风险规避研究
- 新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方向分析
-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现状及相关建议和对策的探讨
- 浅议我国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问题初探
-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分析
-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七律·长征》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二课时
- 《开国大典》难句讲解
- 《开国大典》教法建议
- 《开国大典》词语
-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三课时
- 《开国大典》学法提示和预习提示
-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 《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
- 《开国大典》教材相关
- 《开国大典》词语解释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