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4
《小燕在家里》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向小燕学习,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初步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学会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话以及“谁在哪里会……,会……,会……,还会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重点难点:
1.重点:看图用“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2.难点:把四幅图连起来,用“谁在那里会……,会……,会……,还会干什么”的句式说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
教学准备:四幅挂图,四张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这节课是听说训练课。请小朋友们看第21课书上的四幅图。图中的小女孩名叫小燕,大家仔细地看清楚,小燕在干什么呢?
2.逐幅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1(小燕扫地)
①请小朋友们仔细看这幅图,说说小燕在干什么?(小燕在扫地)。指名回答,并在图下贴出卡片“扫(sao)地”。
②然后问什么时候,小燕在哪里扫地。(早上,小燕在家里扫地)。指名回答。在黑板上写出句式:“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让学生看图练习句式,做到大面积训练。(可以是早上、放学以后不同时间);然后,班级齐声说:早上,小燕在家里扫地。
(2)依次出示挂图2(小燕擦桌子)、挂图3(小燕倒垃圾)、挂图4(小燕帮奶奶穿针)。
①问小燕在家里还干了什么事呢?指名回答,老师分别在图下贴出卡片:擦桌子、倒垃圾、穿针(在擦、倒、针三字上标上拼音)。
②用“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说出来。大面积训练。然后分组训练,同桌之间相互说,反复练习。
(3)看挂图4,想一想,小燕为什么帮奶奶穿针?(奶奶视力不好。);怎么看出奶奶视力不好呢?(奶奶戴着老花眼镜。),以培养学生的观点采择能力和观察力。
3.连贯的看图说话
①按次序地看4幅图,想一想,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情,然后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这四幅图的内容。
哪个小朋友能看这四幅图,按次序,用一句话说说小燕在家里会干哪些事?
出示句式:小燕在家里会(),会(),会(),还会()。大面积训练。
②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出示句式:小燕在家里会()、()、(),还会()。大面积训练。
4.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如果小燕的妈妈回家看到小燕做了这么多家务,一定会表扬她的。那么,妈妈会怎么说呢?(让学生自由回答,要求展开想象,并模拟妈妈的语气。)
5.联系实际
老师知道,我们班上也有许多小朋友像小燕那样爱劳动。那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会干哪些事?
出示替换词“我”。用“我在家里会( ),会( ),会( ),还会( )”的句式和“我在家里会( )、( )、( ),还会( )”的句式说话。
6.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图说话,学会了什么句式?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都很认真,能仔细看、认真听、大胆说,学会了两个句式。第一个是“什么时候,谁在那里干什么”,第二个是“小燕(或我)在家里会( ),会( ),会( ),还会( )。或小燕(或我)在家里会( )、( )、( ),还会( )”。希望小朋友们都像小燕一样热爱劳动,多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个好孩子。
7.作业
练习
把4幅图用“什么时候,小燕在哪里干什么”表述出来,并写在方格本上,再把“小燕在家里会( ),会( ),会( ),还会( )”这句话写在方格本上(注意标点符号)。
8.课外活动和作业
布置学生向小燕学习,帮助大人学做家务活,并且用学到的句式对爸爸、妈妈说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过生日
- 仙人掌
- 我的路
- 记一件可恨的事
- 梦
- 当我受到责备时
- 杉木
- 小蜘蛛
- 四季的风
- 壁虎
- 我的寒假生活
- 记一次开心的事
- 荷花
- 植树
- 我也想学工
- 试论职业高中音乐教育的创新意识培养
- 试论蒙古族舞蹈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 探讨高师音乐专业钢琴课程结构调整的构想
- 西方音乐与基督教
- 浅析美声唱法的学习策略探究
-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 关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钢琴备考策略
- 浅谈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 浅谈音乐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 试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学习策略
- 浅谈通过音乐舞蹈活动,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
- 试论魏晋名士音乐观对中国音乐美学的影响及意义
- 试论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体裁分析
- 试论树立“原作”意识,寻求演唱的最佳途径
- 试论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影响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二
-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 《最大的“书”》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 《三个儿子》片断赏析
- 《玲玲的画》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二
-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之三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二
- 《三个儿子》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六
- 《我为你骄傲》第二课时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之三
- 《画家和牧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