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4
《元日》教案之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如果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晨跑
- 赤水的瀑布
- 假如我是一位魔法师
- 逗人的小猫
- 李四赔羊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 我想长大
- 家乡的农民画
- 我的一位好朋友
- 当黑乌鸦真好
- 我们班的节目
- 我为家园添光彩
- 保护青蛙
- 春游
-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 谨防传统文化的“山寨化”
- 试论我国刑法第129条中的严重后果刑法论文(1)
- 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 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之探析/向隆鸣刑法论文(1)
-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 论想像竞合犯
- 贪污受贿性质之界定/陈小林刑法论文(1)
-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缺陷及其重构/欧锦雄刑法论文(1)
- 国家犯罪的犯罪形态刑法论文(1)
-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 让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高地
- 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
-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
- 《乌塔》有感
- 《乌塔》罗嗦几句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难句解析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建议
- 《呼风唤雨的世纪》议课实录
-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