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元日》教案之五

《元日》教案之五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4

《元日》教案之五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初一)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如果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抽生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场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布置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附: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热闹、欢快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晨跑
赤水的瀑布
假如我是一位魔法师
逗人的小猫
李四赔羊
假如我是科学家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我想长大
家乡的农民画
我的一位好朋友
当黑乌鸦真好
我们班的节目
我为家园添光彩
保护青蛙
春游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体现
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谨防传统文化的“山寨化”
试论我国刑法第129条中的严重后果刑法论文(1)
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合同诈骗中“非法占有目的”之探析/向隆鸣刑法论文(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论想像竞合犯
贪污受贿性质之界定/陈小林刑法论文(1)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缺陷及其重构/欧锦雄刑法论文(1)
国家犯罪的犯罪形态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让优秀传统美德和文化占领学生思想高地
从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
《呼风唤雨的世纪》评课
《乌塔》有感
《乌塔》罗嗦几句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初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难句解析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整理及评课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建议
《呼风唤雨的世纪》议课实录
《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