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1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本教学设计旨在引领学生反复触摸文本语言,“披文入境”“潜心会文”,实现教学的和谐互动,使阅读教学过程呈现为一种动态性的、生成性的对话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3.品读语言,感受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流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美
1.揭示课题。
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道走进西部,走进拉萨,欣赏那里的迷人风光。揭示课题后,可问学生:从课题看,课文会写些什么内容?让学生简单说说。
2.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这里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朗读时间)(2)认读生字新词。
拼音去掉,用开火车领读的方式,读生字新词(相机引导学生要读出感情来)。
你们能为这些生字再找些新朋友吗可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来。
3.交流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
(2)交流读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弄明白拉萨天空的特点,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把握。
4.写字指导。
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漂亮?
(1)交流汇报。(教师可抓住一些比较难写的字进行范写,如“忍”“帘”等字。)
(2)练习临写。(此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营造写字的氛围,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二、精读课文,体会美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了什么?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2.精读第
二、
三、四自然段。
(1)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课文是怎样具体来写的呢?让学生自由阅读第
二、
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并用笔把那些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勾画出来。
(2)同桌交流。
(3)让学生从第
二、
三、四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来朗读,读出感情。
3.精读第五自然段。
先看图,再读文,图文结合体会意境,感悟比喻的精妙。
4.让学生说说自己精读课文后的感受。
三、诵读课文,传达美
1.创设情境,并自主诵读。
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作者的引领下一同走进了西部,走进了拉萨,欣赏了拉萨的天空,感受到了拉萨天空的迷人风采。现在有一批外国友人要去拉萨观光,你们何不借此机会先向他们介绍一下,使他们对拉萨的天空有个鲜明的印象。想一想,怎么介绍才能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他们?
2.模拟情境,尝试介绍。(让部分学生扮演游人)
四、开设作业“超市”,自主选择练习
1.小组之间开展写字或听写词语比赛。
2.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
3.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
4.把这篇课文背诵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和分享拉萨天空的美。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夏天来了
- 美丽的白洋淀
- 我帮妈妈做件事
- 20年后的肇庆和母校
- 一诺千金
- 第一次钓鱼
- 神奇帽子
- 爸爸,我想对你说
- 公园
- 笑声
- 20年后的我
- 这就是我
- 一次特别的游泳
- 可爱的小白兔
- 登长城
- 关于关于创建区级文明单位的实施方案
- 同事治病捐款倡议书
- 世界读书日活动倡议书
-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申报材料
- “5.25我爱我”心理健康节倡议书
- 发扬长征精神活动倡议书
- 十年同学聚会倡议书
- 献爱心义卖倡议书
- 学生会、团委招新倡议书
- 教代会倡议书
- 优秀团干部考察材料
- 师德师风倡议书
- 积极创建示范岗 推进计生服务工作
- “做文明人,创文明城市”倡议书
- 优秀教师申报材料 优秀教师推荐材料
- 应用语言学质化研究发展综述
- 对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及传播效果探索
- 如何加强艺术类高校中的民族艺术教育
- 德国传媒类院校专业设置与特点
- 运用格式塔心理美学分析中国传统篆刻的艺术性探讨
- 幼儿艺术教育发展途径
- 蒋大为歌唱艺术风格的研究
- 钢琴音乐治疗中的美学思维创建的方法
- 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
-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 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字体的艺术性
- 白族家具装饰审美
- 论侗族大歌生态
- 略论《尔雅》的语言学价值
- 青铜器造型艺术成果
- 《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教学案例评析
- 《观潮》教学设计(送教课) 第二课时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情景回放与反思
- 《爬山虎的脚》教学思考
- 《蟋蟀的住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送教课)与反思
- 《去年的树》教学思考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思考
- 《巨人的花园》教学诊断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 《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
- 《蟋蟀的住宅》教学随笔
- 《幸福是什么》教学思考(推门课)
- 《观潮》教学设计(送教课)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