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7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称象》一文记叙的是一个传说故事。通过两课时的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且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词句的训练,促进思维发展,体会到小曹冲之所以能想出比官员们更好的办法,是因为他能注意观察,善于思考。本文的主要事件是称大象的重量,关键是该怎么称,重点段是小曹冲想出的好办法,共4句话,其思维规律是由单向思维变成多向思维。对于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可以这样安排:
一、揭题激趣,初读感知。
《称象》课题揭示之后,首先应引导学生把题目意思议论清楚。教师提问激趣:象这么重可以称吗?这头又高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他们的办法好不好?小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他的办法好不好?接着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用铅笔画出生字、新词和不懂的地方。然后组织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查阅字典,自学生字,再让学生分段试读课文。最后进行生字教学。
二、抓住重点,细读明理。
本文重点是称大象的重量,关键是称的办法。小曹冲称大象的办法有4句话,是重点部分。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填写下面的表格:
曹操是怎样问官员们的?官员们又是怎样议论的?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细读第4自然段,这段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的顺序能不能调换?将曹冲称象的办法按课文顺序读、说、议、画。教师可用投影仪放出两张幻灯片:一张幻灯片是书中的插图,另一张幻灯片是一幅对照图:左上角圆圈内画大象站立的大船,吃水线用红线画在船舷上,画面是装石头的同一艘大船,船沉到吃水线上。讨论:象的重量称出来了吗?为什么可以称呢?曹操的难题被他才7岁的儿子曹冲解决,你们有什么想法?
三、由果溯因,精读对比。
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照”是什么意思?小曹冲称象的办法与官员们的办法比一比,哪个办法好?为什么?熟读曹冲关于称象的办法的4句话,并抄写这4句话,背诵下来。通读全文,回顾课题。
四、启发想象,课外延伸。
出示下列板书:曹操官员们曹冲称—称大象大秤—→大船(代替)
割块—→石块(代替)
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他人听。
2.按板书想一想,平时用代替的工具解决问题的一个例子。组织一堂《动脑筋想出好办法》的主题班会。
3.造句:有的……有的……也有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我的小狗贝贝
- 有趣的小表弟
- 《游动物园》
- 我最珍爱的小熊猫玩具
- 美丽的净肠河
- 亲爱的妈妈
- 我的自画像
- 过生日
- 未来的汽车
- My friends(我的朋友)
- 绝招
- 我的家乡
- 大手和小手
- 小蜜蜂闹钟
- 试论注册入学中的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
- 知识产权法中物权理论的应用(1)论文
- 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环保文化培育模式研究(1)
-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处理与知识产权法(1)论文
- 从商业方法软件的法律保护看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发展(1)论文
- 知识产权法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作用(1)论文
- 关于电子商务立法的几点建议(1)论文
- 论国际知识产权法的社会基础(1)论文
- 关于儿童心理学视角下的幼儿教育问题探析
- 简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困境及有效模式研究
- 知识产权诉讼中的权属抗辩(1)论文
- 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1)
- 试析课堂教学质量三期评价体系的构建
- 宗白华美学研究方法论及其文化与跨文化意识(1)
- 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1)论文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6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片断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5
- 《风娃娃》教学设计3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3
- 《称赞》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风娃娃》教学设计 片断
- 《风娃娃》教学设计2
- 《称赞》教学设计3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1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3
- 《风娃娃》教学设计1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4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2
- 《风娃娃》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