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3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对丑小鸭的遭遇产生同情心。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流程:
一、前测激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图片)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想知道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丑小鸭,老师板书:4、丑小鸭(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圈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反复拼读,同桌相互检查。
3、用“开火车”的形式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4、用小黑板出示本课要认识的字,检查学生认字情况。
5、听录音磁带,听完后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然后汇报。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第一幅插图,说说画面中的内容;
2、课文哪几个小节是写这幅图?
3、指名读1、2小节,说说大家为什么叫它丑小鸭呢?(板书: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过渡:丑小鸭来到这个世界上,它的处境如何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4、出示第二幅插图:图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1)齐读三、四自然段,读后小组讨论。都有谁欺负它?怎么欺负它?
(2)请你从这些人物或动物中找出一个,你扮演一下,它怎么欺负丑小鸭?(抓住“咬、啄、讨厌、孤单、讥笑、追赶、躲”等词语表演)
(3)小鸟讥笑它,可能会说些什么?
(4)人欺负的丑小鸭哭了,它会想些什么?
(5)有了这么多想法,你们看它是怎样做的?(钻出了篱笆,离开了家,白天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5、看到别人都欺负丑小鸭,你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伤心、难过)所以我们要读出一种怎样的语气?(悲凉、同情)
6、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7、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悄悄地过日子?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
(着重体会“惊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竟有这么美丽的鸟,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地在天空飞翔。)
(3)伴随着天气变化,它是怎样过冬的?(体会“冻僵、幸亏”两个词语,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4)感情朗读五、六自然段,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8、冬天过去了,春天又来了,这时的丑小鸭和过去可不一样了,这时的丑小鸭是什么样呢?
(1)指名读课文
(2)丑小鸭变成什么样子?(老师板书:天鹅、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
(3)听音乐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在读中去祝贺丑小鸭。
(4)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假如又回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它们不知道是谁,可能会对它说些什么?
(5)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这个自然段,读后评议。
9、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或自己想演的角色试演,为演课本剧作准备。
10、学生选好伙伴编演课本剧
四、达标深化
11、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或懂得了什么道理?
(要学会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1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教学反思
一、以读为本,把握语文课堂的主题活动
“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它应该成为课堂的主题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牢牢把握住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读”这条主线组织教学,给予学生读的时间和空间,并借助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空间。例: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从读得正确到读出一定的语感;再读课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喜欢的内容进行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大意。课堂上我还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并借助外在的辅助手段,烘托气氛,让学生在情境中朗读,每次读后注意朗读评议,这些多角度多形式的“读”使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了较有深度和广度的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每个孩子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充满着想象和童趣。课堂上,我多处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给机会让学生创编并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课文中尽情地遨游,让学生自由充分的表达,做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在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的独特感受,让他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体验自然,体验生活,将爱心和传统美德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学习活动中。
三、重视语言文字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例如:在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中,我抓住“欺负、讨厌、孤单、讥笑”等词语重点理解,通过学生表演,他们更能深刻感受到丑小鸭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在学习第五、六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说说哪些词用得好,并着重体会“惊奇、羡慕、冻僵、幸亏”等词。学生在积累这些词语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为课文的感情朗读,为今后的作文都做了很好的铺垫。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苹果落地》有感
- 舅母的女儿
- 我爱我的家乡——瓜园
- 有趣的课间活动
- 春天来了
- 智救小鸭子
- 寻找秋天
- 绿荫场上
- 《精卫填海》读后感
- 鼓和香草读后感
- 中秋灯会
- 采蘑菇
- 我的军令状
- 洗衣服
- 开学了
- 初三德育工作打算
- 争创勤廉示范单位的实施意见
- 重阳节联谊会方案
- 幼儿园年轻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 50周年校庆宣传方案
- 迎新晚会企划书
- 重阳节活动主题设计
- 煤机厂总结及工作规划
- 区委办公室党支部整改措施
- 物价局政风行风整改措施
- 新教师师徒结对计划
- 妇联工作思路
- 卫生工作思路
- 中学隐患排查整治方案
- 国土局局长个人整改工作措施
-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1)论文
- 环境观念的变迁和物权制度的重构(1)论文
- 论环境民事责任体制(中)(1)论文
- 面向21世纪——我国当前会计的改革与发展(1)
- 会计准则的制定动因(1)
- “悼念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1)论文
- 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1)论文
- 企业年金会计问题之我见(1)
- 新形势下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探讨(1)
- 数字环境下著作权授权方式新探索(1)论文
-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侵权保护(1)论文
- 担保的法律环境解读(1)论文
- 流行的谬误:会计诚信的认识误区(1)
- 人与物关系的变化:从物权法到环境资源法(1)论文
- 外空损害赔偿责任机制在环境问题上的新思考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
- 《四季》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匆匆》教案及教学反思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回声》教学设计
- 《静夜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