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9-24
《化石吟》教学设计7
《化石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拜访教师或专家,了解化石。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作者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然后具体书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歌节奏鲜明,语调和谐,富有音乐美。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悉心体会。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2、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3、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⑴学生听读,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⑵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⑶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两遍,体会诗歌的特点。
三、重点研讨
1、指名朗读3~6节,思考问题(投影显示):
⑴“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⑵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⑶“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⑷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2、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3、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六、布置作业
1、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2、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苦练出天才
- 走四方,品小吃
- 勤学苦练
- 大猩猩
- 猩猩的悲剧
- 爱国,需要实干家
- 煮茶论道文理分科
- 蛇
- 妈妈,谢谢你
- 蛇
- 须鲸的自述
- 中考,我永远的记忆
- 须鲸的自述
- 流星雨遐想
- 爱国赤心,肝胆相照
-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 促进新农村建设
- ##市2005-2010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规划纲要
- 加快大发展 建设新农村
- 农村城镇化战略与可持续发展
-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 村委会选举中的乡村关系和乡村民主的治理化
- 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
- 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探索
- 试论《居组法》与《村组法》合并的必要性
- 对贿选说不
-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失范的宏观体制根源
- 乡镇债务:政治学的分析视角
- 尤努斯小额贷款思想对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与对策
- 浅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窗前的气球》词语解释
- 朋友是什么
- 《假如》探究活动
- 班上的好伙伴
-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
- 我给奶奶送阳光
- 《窗前的气球》好词好句好段
- 她是我的朋友
- 表演入境 情景交融──《窗前的气球》教学片断
- 《窗前的气球》成语积累
- 报晓的公鸡
- 《窗前的气球》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老师住院了
- 争吵
- 《窗前的气球》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