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清明上河图图片或投影材料、清明上河图背景及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古代的建筑--赵州桥,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幅画。这可不是一般的画,它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板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师:一起读读课题。
师:你能不能读出这是幅怎样的画。(重音放在名扬中外)那么,谁明白名扬中外什么意思?或者你能不能用其它词代替呢?(世界闻名、举世闻名)
师: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啊,这么厉害。通过预习,你知不知道,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
展示、范读
1、在投影仪上出示清明上河图范本。老师范读。
师:请同学们边看画,边听我读,然后来说说各自的看法。
2、谈感受
师:我读完了,你们也欣赏过了,说说你们初步的体会。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小组里说一说。
抽生反馈。
师:刚才同学们空泛地谈了谈自己的感受,是通过看看图,听听课文说的,这一回你们自己读课文,读到什么地方你有体会,有启发,或是有感动,写一写注一注。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边读边注上自己的感受,老师巡视与其交流。一起感悟。
学生反馈,自读自悟。
读出自己有想法的句子,把想法说给大家听。
2、了解
师: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刚才读地认真不认真?请一位孩子帮老师出题
生:《清明上河图》是谁画的?
生:《清明上河图》有多长多高?
生:《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时代的画?
生:《清明上河图》画了什么呢?
生:《清明上河图》的历史有多久?
......
师:我发现这些题目都出自第一自然段。再读一读这个段落。
师:你也当一次主考官,考考你的同桌吧?
3、数据
528厘米24。8厘米
师:谁可以比划一下528厘米24。8厘米分别是多长?用具体的事物来说明也行
学生可以根据黑板、桌椅等来回答。
八百多年
师:虽然历史悠久,但仍保存至今
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师:我们走进画中,作者先为我们介绍了画中的什么?
--人物
师:有哪些行业的人呢?请你用笔圈一圈。
师:有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就这七种人吗?
--不是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省略号中)
师:谁说说也许还有怎样的人呢?
学生回答。
能不能学习课文中的词语说呢?怎样的船工、怎样的生意人等等
生:风尘仆仆的过路人
生:贪玩的小孩子
......
总结:这么多的人,用课文中的一句话真是:“三百六十五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第三自然段
师:接着看,作者又介绍了什么?
--热闹的街市。
包括店铺和人物形态
师:学一学,刚才老师教你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这个自然段,把省略号补充补充。
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师:通过大家地补充,我似乎看到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板书:形态各异)
这里面,最最让你惊讶的是什么?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即兴在黑板上画一个黄豆般大小的圆
师:看到了吗?黄豆般大小,我请我们班的画画大王XX来在这里画一个小人。
请学生上台演示,对话。
师:你能画出小人吗?你能画一个在卖鱼的生意人吗
第四自然段
出示场景
看图说话。
师:老师把张择端的画放大了,你看看,说一说,这段画你看到了什么?
看看课文怎么描述的?你有什么想法?
用课文中的一个词
(传神!)
师:是啊,简直是画活了,不愧是世界珍[宝。
看画表达
师:咱们再来看看这幅画
放影出示。
师:现在你还想说什么呢?夸一夸吧
看看作者怎么说。最后一个自然段。
拓展
举办一次《清明上河图》资料、图片收集与展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迷人的葫芦岛
- 小草
- 假如我是老师
- 我家的小院
- 名字的来历
- 放风筝
- 迷人的春天
- 开学第一天
- 我熟悉的一个人
- 观察日记-小蚂蚁
- 我的梦想
- 美丽的海南
- 为东北虎设计名片
- 吹气球比赛
- 秋天的雨
- 民族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初探
- 关于转变教育思路体现新时期数学教育新理念
- 试论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 试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 建立地方年鉴数据库初探
- 关于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导思想的转变
- 略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
- 浅谈对中职学校“2+1”教育模式的实践性思考
- 关于电力企业职工思想教育的创新研究
- 浅谈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
- 试析兴奋剂社会文化学研究
- 地方文献简论
- 关于对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功能形成的因素分析
- 关于企业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
-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1
- 《狮子和鹿》词语
- 《掌声》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 《陶罐和铁罐》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3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7
- 《狮子和鹿》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掌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狮子和鹿》词语理解
- 《掌声》教学建议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8
- 《掌声》好词好句、课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