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教学时,我们依据课文的叙述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乐曲激趣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激发学习兴趣。
2、启发渲染:
这是一首战斗的乐曲,它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那么,新中国诞生时是怎样的盛况呢?大家想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
3、如果把“开国大典”改成“开国典礼”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一时答不上来,教师旨在制造悬念,吸引学生读文。)
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1、用你喜欢的读书习惯快速阅读课文。如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等等。
2、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3、联系语境或查阅资料理解新词。
4、这篇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景?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5、给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
6、你最喜欢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为什么?
7、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吗?如果不能,在书上做上记号。
8、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激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讨论,释疑解难
1、以疑难问题为类别,让学生自由组合若干小组。
2、推荐各讨论小组讨论问题:
如,第一小组:学习6个生字的音、形、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第二小组:理清段落结构,归纳段意;第三小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四小组:讨论记叙的顺序。
3、各个讨论小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开讨论:学生先汇报学习成果,然后就疑难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时,可以自由发言,相互提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主持人记下已解决的问题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的准备。
4、各个小组在全班交流讨论成果。
5、问题咨询与小结。
四、探究领悟,升华情感
1、出示句子:
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2、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提出探究的问题,如:
⑴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⑵ 如果把“流去”的“流”字换成“走”字,表达的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⑶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⑷ 你读了这句话,内心充满着怎样的激情。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探究,领悟新中国的成立的确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总结探究的方法。
4、在课文中找出还需探究的句子,继续探究。
五、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试一试,自己能找到有关开国大典的资料读一读,看一看吗?如果找到并读了,把篇名记下来。
2、写一写,依照课文的写法,记叙你喜欢的一个场面。
【设计特点】
本案例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取现代教育传媒技术等手段,通过设疑、讨论、探究、释疑等步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导学过程中,抓住课文重点,紧扣含义深刻的句子,采用自读自悟、升华情感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三维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奶奶的生日
- 大家的梦
- 送给哥哥姐姐的一封信
- 寒假里高兴的一件事
- 投沙包大战
- 奶奶的劳动
- 小闹钟
- 我的妹妹
- 聪明的小猴
- 大闸蟹
- 说说我的家
- 我的老师
- 雪
- 画鼻子游戏
- 浓浓的年味
- 论数学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
- 论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商数
- 关于高校人事管理法治化建设的思考
- 关于《机械基础》教学浅探
- 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 论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教育意识
- 论高中外语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探究
- 浅析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 论中等职业技校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探析
- 浅论学校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 论树立教育新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浅论对教学模式创新需相关因素的思考
- 浅论男性杂志突围的道路
- 浅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
- 浅论Flash基础部分教学中实例的安排
- 《北京亮起来了》综合资料
- 《难忘的一天》教案
- 《难忘的一天》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 《日月潭》教学构想
- 《坐井观天》 教案
- 《兰兰过桥》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 《看雪》 教学设计一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 《北京》教案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三
- 《看雪》教案
- 《我是什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