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8
《桃花心木》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第一课时上完了,回头想想,这节课上得不赖。
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检查朗读——自学生字——归纳主要内容”。在每个环节里,我都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回顾实施过程为:
一、 检查朗读
因为课文是双休日布置学生回家预习的,从书本上的阅读批注可以发现,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真阅读了课文,绝大多数的学生只在重点句段选了一二处,简要写下了自己的体会,与《匆匆》一课相比,读得并不认真,所以在检查朗读这个环节,我特意多加了几分钟。
“谁准备好了,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谁先举手,我就叫谁,读得正确流利的加二分,读得有感情的加三分,并让学生下去写在黑板上的小组积分栏里。原本寥寥无几的举手,因了这加分的诱惑,逐渐多了起来。原本我是想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多读的,但他们并不举手,我就只能叫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现在想想倒也不坏,好学生读一遍,他们在心里也跟着读了一遍,把自己没有把握的地方听会了,就有信心举手了。等到第一遍课文读完之后,再读第二遍的时候,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加分的同学也越来越多。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让学生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能读出自己理解的段落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读第十四自然段,你读完了我读,我读完了他读,特别是学习靠后的朱晓东同学读得慷慨激昂、富有感情,我给他加了十分的时候,教室里沸腾了,学生都举手想要展示自己的朗读和理解,看着那一张张热情的小脸,我想,孔主任提倡的“争先恐后读课文”的场面,我做到了。反思学生所以热情的原因,加分的诱惑有之,老师的鼓励有之,读到一定时候教室里那特殊的“读”的气场的感染亦有之。这个环节我对自己、对学生都非常满意。
二、 自学生字
一共五个生字,采取小组合作自学发现需要注意的地方,指名到黑板挑写的流程,提问到的小组不参与板演,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
三、 归纳主要内容
有难度的问题,没有采取小组讨论,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默读、思考,然后指名回答问题。在听取两个学生的回答之后,引导学生梳理怎样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小有收获。还应该展示一下批注做得好的同学的课本,不能仅仅加分了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长大了
- 瞧,我们这一家子!
- 缘分
- 我的表妹
- 自信心
- 妈妈的爱
- 小河
- 和妈妈斗智
- 可爱的小白兔
- 这件事令我感动
- 我能行
- 童 连 战 队
- 湘江风光带之夜
- 理发店的阿姨
- 无硝烟的“战争”
- 湖南农村零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 农村行政村要设立行政办事机构
-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
- 村民委员会与镇(乡)政府:从附属型向合作型转变
-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浅析
-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真心拥护农村改革
- 乡土社会民间纠纷解决与秩序格局——一个法社会学的视野
- 发展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确保乡镇政权的存在
- 村民自治与农村土地问题
- 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
- 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2
- 李白的足迹
-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 《古诗两首》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李白与酒
- 李白为人
- 孙双金教学实录──《赠汪伦》
- 《古诗两首》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登鹳雀楼》赏析
- 李白名字趣话
- 《赠汪伦》教学实录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