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30
《中华少年》课文简说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如,“碧波环绕的宝岛”)、物的安排(如,“冰山上的雪莲”)、境的再现(如,“军舰长风破浪”)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
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诵,还可以是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文章中标点符号大有所为
- 油菜花
- 蜜桔之乡
-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 制作环保袋
- 沉睡的帝王龙(二)帝王图
- 迷人的河滨广场夏夜
- 我爱稻花
- 我和弟弟
- 贵在努力
- 我是太阳城的小公民
- 做一个最好的人
- 沉睡的帝王龙 (一)神秘人
- 城市生活新变化
- 蚂蚁
- 优秀党员倡议书
- 保密承诺书
- 区委副书记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性剖析材料
- 致社区全体党员倡议书
- 中学生环保倡议书
- 医疗机构科室医疗服务承诺书
- 拒绝高空抛物倡议书
- 小学交通安全倡议书
- 整脏治乱倡议书
- 行风评议承诺书
- 学校承诺书
- 党员责任意识承诺书
- 社区巡防工作为民服务承诺书
- 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党性剖析(分析)
- 大学生环保倡议书
- 园林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程序
- 土耳其的法律体系
- 水草照明常见问题解答
- 关于改革我国行政立法程序制度的思考_法学理论论文(1)
- 网络环境下品牌溢价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 “澳洲的兔子”
- 园林机械在园林绿化养护上的应用
- 北京市2010年9月公路工程材料指导价格
- 关于情节犯的论述_法学理论论文(1)
- 园林工程工程量编制技巧及注意的问题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_法学理论论文(1)
- 旅游房地产发展营销策略分析
- 农产品连锁经营问题和对策分析
- 志愿服务立法研究_法学理论论文(1)
- 北方城市街头绿地的树种选择原则
- 《画杨桃》综合资料
- 《画杨桃》同步辅导、作业设计2
- 《画杨桃》教学设计4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8
- 《西门豹》教学探新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6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5
- 《画杨桃》
- 《画杨桃》教学设计 5
- 《西门豹》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1
- 《画杨桃》教学设计6
- 《画杨桃》同步辅导、作业设计1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4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7
- 《画杨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九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