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纪昌学射》
1、读课题,懂得课题是什么意思吗?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2、请带着你要了解的问题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读熟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请补充好题目:纪昌_____________学射;纪昌学射___________。
3、汇报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指名读课文,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讲述主要内容时,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予提示: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⑵ 交流对课题的补充情况,并请学生在文中找出表现所填词语的意思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可能填写:
“纪昌认真学射、纪昌刻苦学射、纪昌学射很用功、纪昌学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纪昌学射不怕辛苦”等,结合这些词语,说说从哪看出来的,重点指导读好第二、三自然段。
三、体会寓意
1、谈一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体会或想法?
2、总结:
纪昌学时这个故事,真的是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学习本领,绝不是简单的事,不仅要练好基本功,还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坚持不懈的毅力。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交流关于扁鹊的资料
二、板书课题,引导阅读
1、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扁鹊是著名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读一个扁鹊的故事──板书课题《扁鹊治病》。能猜猜他治病的结果吗?
2、那么,扁鹊为谁治病,结果是否如你们所料呢?
三、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检查读课文,汇报主要内容。学生汇报主要内容时,做以下板书:
蔡桓公神医扁鹊
全身疼痛──死了无能为力──跑了
2、细读课文,请写出这个有违常理的结果的原因,能写几条写几条。
四、交流讨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在小组内交流原因,形成小组意见;再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梳理出主要原因,小结:小病是觉察不出来的,觉察出来已经晚了;小病不治终将酿成大病,即使是神医也救不了命;听到医生说自己有病,就不高兴;不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对自己是十分不利的。
2、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尤其是扁鹊和蔡桓公四次相见的段落。
3、如果有其他疑问,可以提出来讨论。
五、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六、总结拓展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郑人买履”“买椟还珠”“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发明家
- 扭秧歌
- 我的妈妈
- 捉蝴蝶
- 自我介绍
- 为自己许个愿
- 西游记
- 可爱的小花猫
- 一件难忘的事
- 紧张的考试
- 读《林彪直指山海关 东野神兵围平津》有感
- 猫和老鼠的恩怨
- 托伞
- 调皮的“小猫”
- 我的好朋友
- 大学迎评主题班会方案
- 大学动漫社活动策划书
-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 晋升士官申请书范文
- 公司新员工转正总结
- “起锚”创业社社团活动方案
- “诚信——青春的点金石”团员活动方案设计
- 青年志愿者下乡活动方案
- 市“青年文明号监督促进月”活动方案
- “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申请书
- 小学共青团帮扶困难队员活动方案
- 县团委主题团日活动的实施方案
-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
- 乒乓球协会申请书
- 大学保研申请书
- 看守所留所服刑罪犯脱逃心理形成及防范(5)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的立法体制(4)司法制度论文(1)
- 举证责任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2)司法制度论文(1)
- 中世纪法学教育的思考
-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6)司法制度论文(1)
- 浅谈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4)司法制度论文(1)
-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9)司法制度论文(1)
- 加拿大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4)司法制度论文(1)
-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17)司法制度论文(1)
- 浅谈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2)司法制度论文(1)
- 程序再铸:我国诉答程序的创新
- 浅谈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3)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审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的必由之路(2)司法制度论文(1)
- 宪法监督司法化中的司法理性与司法谦抑(8)司法制度论文(1)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2
- 《童年的发现》练习设计
- 《童年的发现》教学后记
-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设计
-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 《月光曲》教学实录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 《鸟的天堂》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 《燕子专列》课堂实录
- 《鸟的天堂》教学建议
- 《鸟的天堂》的语言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 《可贵的沉默》课后反思
- 《童年的发现》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