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听了邓爱静老师的《巨人的花园》一课后,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的情形,觉得自己在语文工具性方面的教学做得实在不够。

“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是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课文的第3、4、5自然段都把山中的一切当作“友”来写,但是,在表达上各有特点。很遗憾,我没有让学生完整地、对比地感受这种特点,在感受语言文字情感的基础上渗透进“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渗透得不是很到位。

先说第3自然段,这一段是作者对老桥的倾诉: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唯有你依然如旧。这段中一连用了四个”你”,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第4自然段作者转换了观察的角度,改为第三人称叙述,林中的“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在进行这一段的教学时,我是这样过渡的:“老桥是我的老朋友,树林是我的什么呢?”听邓老师讲课时,指导学生朗读时,邓老师没有停留在学生的语气的指导上,她还指导学生:“巨人在说这话时,会有怎样的心情?会有什么神态、动作?”指导学生朗读这样细致、到位,天长日久,学生的朗读水平怎么会不提高?想想自己当时讲到此处,如果我再追问一句:“作者还是像对老桥那样倾诉吗?”学生可能就能体会到表达上的不同。这节课的两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就体现得明显、到位,语文的工具性将得到体现了。

当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说出了

“鸟儿、露珠、树”

对作者的知心话后,我可以这样导读:“明明是听到鸟儿的鸣叫,作者却说……鸟儿呼唤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莹的露珠,作者却说……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明明是作者看着每一棵树,作者却说……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关键的一问,可惜,我给忘了。如果当时上课时,我能体现这一环节,相信学生对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会更深刻。可惜当时上课时,我只顾得让学生感悟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情了,忽略了对表达方式的学习。

第5自然段的问候语,是作者与山里的一切融为一体后与山中朋友心与心的交流:“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清凉的山泉,”体现了作者对山泉的“情”,“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是山泉对作者的情,作者不仅直接对山泉说话,连山泉对作者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情到深处才有这样的体验啊!

如果说第3自然段的情感表达是:“我”对“桥”,那么第4自然段却换了个角度,是:“树林”对“我”,第5自然段是物我相融,既有从“我”对“山中的一切朋友”的角度,又有从“山中的一切朋友”对“我”的角度。

如果在教学时,抓住其中的一句,让学生感悟这其中“情”的倾诉对象之别,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表达上会更明确,更有针对性。

如果再上这一课,我会以“情”这条主线设计教学,把体验文章的情感与学习文章的表达更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语文教学的水乳融。走出门是“好心情”;见到老桥是对老桥的“敬重、赞美之情”;走进树林是“鸟儿、露珠、树”对“我”的亲密无间之情;与“山中万物”是“互诉心声”。

如果真是这样,语文课不真的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了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留在心里的印象
救鸟行动
同学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一艘小木船
我和陈明续写
我是喜欢的一首诗
留在心里的印象
友谊之船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9
养鸟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风波
劝说
地方高新技术经济上涨论述
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考评刍议
试论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效果探析
简析教育家办学精神的时代意义与推进措施
浅析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功能
试析CDIO思想的聋人工科大学生实践教学
浅谈设计艺术教学中“体验型”课型重要性探究
新形势下加强省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高新技术开发区调查及改善透析
简析影响外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分析及对策
浅谈地方文献在新时期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市(县)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历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试析网络环境下汉语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日月潭》 趣闻故事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1
《北京亮起来了》 趣闻故事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日月潭》 范文习作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梳理
《日月潭》 考点练兵2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
《日月潭》 训练素材
《北京亮起来了》 训练素材
《北京亮起来了》重点字词意思
《北京亮起来了》 写作指导
《日月潭》 考点练兵1
《北京亮起来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