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31
《别饿坏了那匹马》听课有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记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故事性较强,其语言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浦老师这一课,充分把握这一特点,充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寓教其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谈几点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一、以“谎言”为切入点,走进课文
浦老师从“谎言”入手,引导学生抓住题眼,把握重点,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思路上了解文章的顺序。一开始就出示了学生很熟悉的《小学生守则》,让学生先从正面认识做人要诚实。就在学生感到亲切而又好奇之时,浦老师话锋一转,引出谎言:有时谎言非但不会带来责备,反而会得到感激。比如我们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讲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相信浦老师的这一番话,会在学生心中激起涟漪,产生疑问。浦老师就是利用这一及时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自己去寻找这个谎言。由谎言引到那匹马,再由那匹马走近青年摊主,可谓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导入过程既简洁又深刻,由此,身残而心底善良的青年摊主的形象开始在学生心中扎根。
二、以“谎言”为研究点,读中感悟
浦老师在本课教学中紧扣“寻找‘谎言’的蛛丝马迹”这一问题,把读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课堂上,让学生边读边想,画画写写,一步一个脚印,真正收到了读写相结合的效果。初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找出谎言;熟读,引导学生找出这个谎言的蛛丝马迹;精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说出理解,读出感受;品读,引导学生选择最感人的段落,读出情感。可谓环环相扣,步步到位。本课中设置的一个小练笔也非常成功,通过想像写话,把学生带入了文中“我”的内心世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三、以“谎言”为升华点,升华主旨
阅读教材,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感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的价值。因此,在本课教学即将结束之前,浦老师设计了这样一系列环节:在学生进行小练笔之后,浦老师请学生再读课题,问:你又从这个谎言中体会到什么?紧接着第二问: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在这二问的基础上,浦老师进行第三次深层次地引导:读书就要读有所悟,你从文章中悟出些什么?通过这三问,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从而顺利地引出文章的中心,即两句名言:“放弃自己的一点私欲,能够成全一个美好的愿望”和“每人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会给这世界增添许多美好和欢乐”。
如果说要提建议的话,我觉得在引导学生交流句子时,不妨再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感情朗读,这样我想能更好的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的感受,让学生与青年摊主走得更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我介绍
- 未来的学校
- 蝴蝶花
- 考18名以后
- 我喜欢做的事
- 恐龙时代
- 小皮皮
- 未来的学校
- 20年后的母校
- 我们的校园
- 我与轮滑的故事
- 我最喜欢的漫画书
- 即将来到的期中考试
- 春、夏、秋、冬的精灵
- 放学第一次自己回家
- 探析《洪堡的礼物》中典型的犹太文学主题
- 经济法程序的非正式性及其效率价值(1)论文
- 探讨传统工笔人物画写意性趣味的成因
- 浅析承德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
- 论侵犯股东知情权的法律责任制度(1)论文
- 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
- 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影响因素的比较及其启示
- 探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中国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调控(1)论文
- 中国环境法制建设对环保投资和环保产业的影响(1)论文
- 小议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
- 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的理念、原则及制度(1)论文
- 浅谈舞蹈《城市变奏》的后现代性
- 政府干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度经济学思考(1)论文
- 对现在版画的忧虑
- 《称赞》教学实录2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第一课时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习题+说课设计2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3
-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习题+说课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1
- 《称赞》教学实录5
- 《称赞》教学实录3
- 《称赞》教学实录1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2
- 《称赞》教学实录4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2
- 《纸船和风筝》教学实录1
- 《从现在开始》教学实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