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画》教学设计
《画》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因此,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首先,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最后来一个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秋天
- 我
- 假如
- 秋天的果园
- 有趣的猴子
- 拔河比赛
- 我
- 春游
- 校运会
- 啄木鸟医生
- 聪明的大白鲸
- 我的家
- 我给妈妈过生日
- 冬天来了
- 自己编的小故事
- 如何规划构思具有生态性的现代园林城市
- 成都建筑设计行业多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
- 用现代建筑语汇解析传统精神
- 重庆解放碑中心购物广场规划建设述评
- 世上最美建筑之称的宾州落水山庄
- 屋顶花园的功能与效果
- 城市的普遍性原则
- 楼地面渗漏原因浅析及控制
- 建筑与节能技术
- 建筑与时代
- 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
- 城市规划设计不可忽视物种多样性
- 对自然美的膜拜——修学院离宫
- 反思建筑学的基本问题
- “现代建筑的旗手” 勒·柯布西耶
- 《画》第一课时课堂实录与反思
- 《画》教学设计7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画》教学设计12
- 《画》教学设计3
- 《画》教学设计5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画》教学案例与反思
- 《四季》教学建议
- 《画》教学设计11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画》教学设计4
- 《画》教学设计6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