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4
“床前明月光”的“床”作何解
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床”,传统的解释是睡觉用的床。可在有些资料上把“床”解释为“井栏”(古汉语中确有其解),说古人用井代表家乡,人与井是不可分离的,有个成语叫“背井离乡”。有些教师看到这种说法后,认为这种解释更合理一些。有一位教师说:“我觉得应把‘床’释为‘井栏’。因为井都是在屋外的,诗人在夜晚,站在静静的院子里,看到井栏旁明月的光辉,就怀疑这是地上下了一层霜(霜是不会下到屋内的),所以才会抬起头来望明月,低下头去思故乡。”
笔者赞同对“床”字的传统解释,“井栏”之说可视为一家之言,但不宜引进我们的课堂。
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上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写的是客人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静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之中乍一看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月色不免吸引他抬头一望,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醒了。”
这里有一个关键字:疑。如果把它理解为“怀疑”,那么整个诗句就不大好解释了,诗人怎么会怀疑起床前的地上有霜呢?马茂元先生解释为“好像”是有依据的。《汉语大词典》在“疑”字条中,有一个义项即解释为“类似、好像”。例句是王勃《郊园即事》诗:“断山疑画障,县流泻鸣琴。”(县:悬挂)李白诗中还有一个“疑”字也作“好像”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这个“疑”字解释为“怀疑”就更加说不通了。
“疑”字在与小学语文第三册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解释为“好比、好似”,也即认为前后两句诗连起来构成一个明喻。这样解释起全诗来就觉得合情合理了。
把“床”解释为“井栏”,并非无懈可击,那个“前”字就不好落实。“井栏”四周的方位不是论前后左右的,“井栏旁”“井栏周围”都好讲,“井栏前”就不好讲。月光是照在“井栏”四周围的,这个“前”字恐怕就否定了把“床”释为“井栏”的说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妹妹
- 放学路上
- 飘飞的柳絮
- 美丽的荷塘
- 画
- 妈妈的爱在哪里
- 买东西时找钱的小技巧
- 漫画《父与子》
- 婆婆的生日
- 熊妈妈的三个孩子
- 令我快乐的一天
- 搬木头
- 放学的路上
- 乖乖
- 制作小沙包
- 拾金不昧感谢信范文
- 写给学校的感谢信
- 给父母的一封感谢信
- 高考感谢信
- 见义勇为感谢信
- 家长感谢信
- 给妈妈的感谢信
- 商务感谢信范文
- 致酒店的感谢信
- 酒店感谢信中英文范文
- 小学毕业生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 助学贷款感谢信
- 幼儿园家长的感谢信
- 公司致员工的感谢信
- 大学毕业感谢信
- 离婚协议效力探析(1)论文
- 浅谈电影中我国传统美学内蕴的渗透
- 从“非典”看政府诚信
- 儒家思想与中国民主
- 公民维权与选举权利
- 电影的文化涵义概述
- 数字3D电影播放器在传统影院放映设备中的应用
-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从“彭宇案”切入(1)论文
- 论司法权的中央化
- 中国特色的宪政民主的基本架构——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
- 时代特征与越南社会主义
- 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 通过电影浅析韩国女性的家庭伦理观
- 试析美国国会的监督功能
- 韩国影视表现出彩的原因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打电话》教案
- 《棉花姑娘》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案
- 《小小的船》教案
- 《地球爷爷的手》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案
- 《快乐的节日》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