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2
小组合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到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人会认为这是语文学科的事。其实不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那么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在数学教学中,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就拥有了智慧;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能独立思考, 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就拥有了智慧;学习中善于与人交流与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就拥有了智慧,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
可现实的数学课堂中,我们部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越到高年级,越不愿意开口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想表达却表达不清,这样下去就会形成只思考不表达,最后甚至连想都懒得想了,这样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同学们的数学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因此,要想促使同学们思维的发展,合作能力的提高就要注重培养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健康的交际心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前提。
由于交际的直面性、交互性、情感性,同学们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口语障碍,有的同学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因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这些因素的存在,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心理的形成。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要特别注意尊重组员的自尊心,对本组说说得不好者给予鼓励和扶助,使其充满信心,增大勇气,不怕说错,大胆表达。当组员说不出时,要和蔼地说:“不要紧,慢慢想,下次你一定能说的。”;当组员说得不太完整时,就要帮助地说:“不错,如果你能注意到某个地方,答案就更完整了。”;当组员说错时,要友善地说:“没关系,你可能某个地方混淆了或搞错了,再想一想。”;当组员有独到见解时,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你真肯动脑,有新意。”当组员回答错误时,千万不能嘲笑,嘲笑别人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我们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难免会出错,不应该嘲笑别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交际心理,这样才能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学生阅读,那么他日后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也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足见数学的学习也离不开阅读。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需要准确无误。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者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要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要学会阅读数学,感悟数学语言,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看得少的要好。
由此可见,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顺利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学表达、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三、认真倾听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
倾听,是现代人在口语交际时的基本素养,只有耐心地听别人讲话,把别人的话听清、听准,才能做出准确的应答。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的发言,听同学的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才能及时提出补充,或不同的见解,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同学要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训练同学们听的能力,老师经常会采用这样的一些方法:口述口算题,让学生直接说出得数来;口述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复述并写出算式等等。
四、灵活多样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途径。
1、小组合作讨论。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的就是使学生知道如何说话,如何表达自己意思。小组合作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清楚自己回报流程,要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在说的过程中要说出自己个人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就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养成。
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小组中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就要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才能更好的表达本组同学的见解。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中老师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简单的几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 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学生小结。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虽然同学们表达能力有限,但只要你清晰地回忆出本节课的要点,积极组织语言,便能正确地进行概括,同学们不妨可以试一试。
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我们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了同学们的数学思维,培养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因而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童梦节随想
- 钓龙虾
- 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 第一次借书
- 帮助小妹妹
- 颜色的游戏
-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 影子的游戏真好玩
- 光线游戏
- 除夕之夜
- 玩三原色
- 玩“跳跳球”的收获
- 第一次喂鸽子
- 玩影子的游戏
- 影子的游戏
-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 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的方法分析
- 对于观念陶艺的构思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的点滴认识
- 以风味小吃论传统美食英译现状及对策
- 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批判性
- 论英语教师的发展问题及其解决建议
- 传统艺术在旅游商品中的实用性
- 服装设计中的装饰工艺的美学思考
- 分析农村初中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改进意见
- 议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及教学展望
- 地方传统元素的图形意义
-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 新教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 数学课课后反思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疑点解析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相关背景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句积累
-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 叶圣陶简介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难句解析
-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结构分析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作特点
-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你明白了什么
-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心思想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