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09

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 基础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在当前“减负”的形式下,认真高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开阔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是十分有益而且必要的。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不断尝试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将就几次具体活动谈谈个人的做法与体会。

活动

一、寓物理实验于百米赛跑中

高一学过“平均速度”后,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特别是平均速度的数值跟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计算有关,我与体育老师配合,尝试了一次有趣的课外实验___即在百米赛跑中测平均速度。具体过程如下:

2、组织学生实验测试:将学生分为数小组,一般每小组5人,按照以上两种方案分别进行。每两小组又结对配合实验,即一组做为被测组依次进行百米赛跑,而另一组做为测试组负责裁判、记时、记录,然后两组轮还。如按第一种方案,将跑道分为5段,并插好小旗做标志,测试组的同学分别站在标志处准备记时,被测试的同学做好准备后,教师吹哨提醒后发令起跑,负责测试的同学同时开始记时,当被测同学经过自己位置时停表记下时间,并汇总记录,然后下一同学继续测试。

3、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讨论: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按所学知识,每位同学都可计算出自己在每一段位移(或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并据此进行讨论,如自己在每一段位移(或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不同同学在相同位移(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平均速度能否反映为同同学跑得快慢?如何才能更准确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通过以上生动活泼的课外实验,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组织能力、科学思维分析能力。对高一学生来说,将陌生而抽象的物理问题与他们熟悉而生动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既使学习过程变得形象有趣,也使单调劳累的体育锻练变得轻松活泼并富有意义,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积极的“身体力行”中心领神会地掌握了知识,也同时锻练了身体,增强了体育素质。另外此次活动中,我只是提出要求稍加指导,从计划、准备到组织、实施基本由学生自己完成,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也使他们在活动加强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活动

二、千方百计测重力加速度

高一学完力学知识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外活动:请你用所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几种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并亲自做一做,比较一下结果,并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和改进措施。题目一公布,同学们就活跃起来了,积极地查资料、想办法、互相交流、讨论,综合运用刚学的力学知识,设计出了多种方案,并一一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

一、根据G=mg,只要测出给定物体的重力G和质量m,便可由g=G/m求出。这种方法从原理到实际操作都十分简单,而由于中学条件下无法十分精确地测量力,导致误差较大,但这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朴素的方法。

方法

二、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测出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t,根据公式h= gt2 /2 ,即得:g=2h/t2 。学生们实际实验时,登上四层高的教学大楼,用卷尺测出楼高(下落高度);而测下落时间时,大家又设计了多种方法:有的同学在地面放一块铁板,从楼上释放重物的同时开始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重物落地撞击铁板发出响声时结束计时,有的同学则设计了一个巧妙的电磁继电器装置用来自动控制计时等等。这一实验学生很容易理解,因而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实验十分起劲,同时他们还模仿了比萨斜塔实验,验证了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但是,由于该实验中空气阻力的不可避免、计时的误差、测量高度的误差等因素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方法

三、利用高一物理学生实验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仿照实验三《测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原理,测出自由下落的铁锤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ΔS,然后由公式g=ΔS/T2,即可得出g。这个实验综合运用了两个学生实验,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灵活应用能力,此实验由于摩擦的存在也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方法

四、利用单摆的周期公式测。这种方法教材中已有一个学生实验,但同学们并没满足于此,他们积极开动脑子,对实验作出了许多改进,进一步减小了误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显示了学生的才能,使他们的思维素质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活动

三、用万用表查电路故障

学过电学知识后,不少同学有这样的困惑:怎样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往往可以熟练地解一道电路题,但一碰到实际问题便觉得不知所措,例如排除实际电路故障、或要安装一个简单的应用电路等。1997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有一道使用万用表查电路中断线位置的多项选择题,即14题。原题为: A、直流10V档 B、直流0.5A档

C、直流2.5V档 D、欧姆档

该题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将物理知识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能熟练地掌握有关万用表的原理、使用等知识,而且要能在实践中灵活地加以运用。因此,我们从该题入手,与劳技老师配合,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用万用表检修电器的初步知识和技术。

首先我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研究上题,并做出总结,学生们很快便从理论上掌握了方法,明确了用万用表的电压档、电流档、欧姆档或三者组合起来都能够方便地查出电路的故障,只是在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上有所不同。然后我们又在实验室设置了许多故障电路,让学生亲自动手查除其中的故障,经过反复地练习,同学们能够将理论知识跟实际操作熟练地结合起来后,我们又将搜集来的有故障的小收音机、录音机、电话等小电器发给大家,让他们结合劳技课上所学的电子技术知识学习检修其中的故障。同学们兴趣非常高,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为此不少同学主动地学习了有关电子技术、无线电等知识,掌握了焊接、装配等技术,克服了这些困难,看到自己修好的小收音机,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这次活动持续时间很长,从学习知识、练习方法,到真正地实践检修,一个多月后才有第一台收音机修好,期间的困难也确实很多,但同学们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兴趣,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克服困难直止成功,表现了他们的坚强和毅力。有几个同学甚至还成为维修“高手”,他们已能熟练地排除一些小电路故障,日常还利用自己的技术主动热情地为大家服务,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表现突出,成为助人为乐的标兵,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另外这次活动也渗透着现在流行的“STS”教育的思想,将学科理论、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对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活动

四、美丽的七色

在光学中,我们认识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通过光的色散,我们观察到了这美丽的七色光,在光的干涉、衍射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它,大家对这绚丽的七色充满着好奇,我趁机鼓励同学们深入探索其中奥秘,要求学生通过课外的观察、实验并查阅有关材料,解开自己心头的疑惑,并撰写成物理小论文,编辑成小小物理报,供大家共同学习、鉴赏。活动中学生们的知识、思维、兴趣、想象力等都得以极大的提高,他们阅读了大量的科普杂志和读物,如《中学科技》、《我们爱科学》、《知识就是力量》及有关的光学书籍,并对相关内容认真地做了笔记,仔细分析了几个实验并加以改进,成功地做了观察太阳光谱、人造彩虹、薄膜干涉、单缝衍射等实验,很自然地他们对相关的光学知识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这远比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地讲、不断地练好得多。按要求,同学们将他们的认识都写了下来,有的同学对色散现象很感兴趣,他们对大气中的虹、霓、霞、华等现象作出了分析讨论;有的同学对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及其应用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在活动中了解了全息技术、激光技术等高科技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立志要学好光学知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更多的同学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感受到了物理之美、科学之美、大自然之美、人类智慧之美,从而陶冶了情操,培养了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综合审美素质。

总之,课外物理活动把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结合于实践,寓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即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因素,又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同时也大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使他们在“减负”后不致于无所事施,从而真正地实现“减负”的目的,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爸爸是个"小气鬼"
牛牛老师
我的妈妈
我的小舅舅
花精灵历险记(1)
可爱的“小包”
考试
顽皮的弟弟
英雄虎胆(二)
我的妈妈最爱美
胆小的我
山东济南幼儿园发生一起五岁儿童困死车内惨案
老爸梦工厂
老师大转盘
思思公主历险记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复合式听写题型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效应
浅析目标教学在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沉默现象探源及对策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构
高职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教学特点及教学目标探析
浅析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及注意的问题
浅谈修辞与语境的关系
浅析高校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从认知角度分析“口”的词义系统
汉语委婉语的习得过程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本体研究问题
汉语语料库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研究的作用
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提高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力量
浅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对汉语量词的影响
《蜡烛》教学设计5
《三峡》公开课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老王》教学设计9
《观潮》教学设计
《老王》教学设计10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6
《奇妙的克隆 》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台阶》教学设计9
短文两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8
《芦花荡》 教学设计6
《台阶》教学设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