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突出重围——面对语文教学困境的思索

突出重围——面对语文教学困境的思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8

突出重围——面对语文教学困境的思索

" 高中语文教学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真让人回肠九转,欲哭无泪。当下,语文教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可谓遭遇到十面埋伏,明枪暗箭正向语文射来,冲突正激烈进行着。

这首先表现在学科特性与时代特性之间的冲突。语文学科的基本特性是知识的积累性。词语要一只一只学,句子要一句一句读,文章要一篇一篇看,书呢,要一本一本翻。正所谓“慢工出细活”,“水滴而石穿”。而信息社会的最大特性是快速而多变性。信息社会里的人,其性格是浮躁的。时下的人们是宁愿翻阅卡通画而不愿端坐于书案前品细《红楼梦》、《静静的顿河》之类的长篇巨制了。所以,有人说信息社会里的人们的阅读正在趋向幼稚化,恐怕是不无道理的。当然,母语教学面临时代的挑战也不仅仅是咱们中国如此,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也正经历着同样的挑战,只不过咱们中国的状况更激烈罢了。

其次是语文特性与学校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语文学科的积累特性,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强调对生活的积累。全国著名的语文杂志《语文学习》有一句开宗明义的话:“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学科是一个开放的学科,生活中时时可学语文,处处可学语文。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其实,学生积累生活的过程也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阅读需要体验,写作需要体验,体验可以说是语文学科的第二特性,故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出现了19次,体验之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如今的高级中学,尤其是重点高级中学,普遍采用全封闭的管理模式,它隔绝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生活积累减少了,生活体验缺失了,学生“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样,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能学好语文的学生,不是“天才”就是“奇才”。

再次是语文特性与学校行政领导教学理念的冲突。尽管学校的封闭式管理阻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但是人类认识生活还有第二条途径,那就是阅读。文艺理论认为文学的最大功能是认识作用,即通过阅读文学名著认识古今中外的生活现象、社会风貌。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了解封建时代的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以及家道的兴旺和衰落;通过阅读《人间喜剧》,我们可以认识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温情脉脉之外表掩盖下的欺诈和冷酷;通过阅读《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我们可以了解当代生活中的时尚趋势、青年人的成长足迹和人生感悟。可是在某些行政领导们看来,阅读课本以外的书报杂志,就是看闲书,就是学习不认真。对这些书报杂志当缴之、毁之。呜呼,学生仅存的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又被堵死了。

第四是文、理学科之间的冲突。在中学教学中,文、理学科由于知识体系、思维形式的不同,存在着矛盾是必然的。语文知识不少都是带有模糊性的,知识点的排列也呈镙旋型上升的形态;而数、理、化学科,概念是明晰的,知识体系是严密的。数、理、化题目答案的获得有清晰的推理过程可寻,而语文试题答案的获得更多时候靠的是感悟。因而语文学科是温性的,而数、理、化学科则是刚性的。以柔克刚只有“高人”才能做到。许多理科老师,对语文学科心存不屑,认为历史已证明诗词曲赋挡不住坚船利炮,你们还闹腾啥?只有“实业”才能救国,只有“科技”才能兴邦。于是从上到下形成了重理轻文的风气。具体到操作上,理科教师理所当然的霸占了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殊不知时间是一个常量,学生课余化在理科作业上的时间多了,化在语文学科上的时间自然就少了。没有投入焉有产出?高考语文学科出不了成绩,于是语文学科的形象自然而然被矮化,语文学科的地位自然而然的被边缘化了。而理科则赢得了更多的复习时间。不少理科老师真可谓是以邻为壑。其实,理科成绩的取得是以牺牲学生文科学习的时间取得的,似有“以鲜血染红顶子”之嫌。理科老师似乎全然不知鲁迅先生当年“弃医从文”对国家、民族的深刻意义。

语文教学陷入重围已不是一天二天了。冰冻三尺,已非一日之寒。作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我与诸同仁忧心如焚。面对十面埋伏,应该如何应对,是我们日思夜想的问题。如果对此无动于衷,那么长此以往,就会葬送我们的语文教学事业,就会使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生无立锥之地。这决非耸人听闻。确实应把语文教学提高到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语文语文,关乎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宋人周敦颐早就提出过“文所以载道”的观点。对语文教学的轻视,就是对民族思想文化的轻视。当一个民族特有的思想文化在世界上消失的时候,这个民族也就无再存在的必要了。

事在人为。语文教师在思想认识提高后,就应付诸行动。应该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确陷入了重围,但并非病入膏肓。我们有一大批科班出身、功底扎实、年富力强的语文教师在,有《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只要我们充满自信,对语文学科有爱心,我们定能找到求生之道,语文教学定能突出重围!

语文学科固然有其先天的弱点,诸如效率不甚高,难以急功近利,但语文学科更有其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语文是作用于人的心灵的。这就使语文学科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及的魔力。一旦语文这个天使占据了学生的心房,学生定会被她降服,甚至会对她爱得如胶似膝。有一个典型例子:镇海龙赛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崔国久老师就曾点燃了学生热爱语文的心灯,他的语文课成了学生心中的最爱。当然,这要靠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技艺以及崇高的献身精神。

语文学科要突出重围,还需要学生家长的理解——摈弃重理轻文的观念,尤其需要得到理科教师的配合——再也不能明里暗里的渲染重理轻文的氛围。文、理是邻居,远亲还不如近邻呢!中学教学是一艘诺亚方舟,你、我只有同舟才能共济。

最后给你讲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你听后或许会有所觉悟。

故事说——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了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上点东西吧。对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交响曲
我家的小金鱼
污染环境的结果
第一次放风筝
迎奥运
妈妈的爱是大海
未来的水果
金色的秋天
活泼的小女孩
美丽的校园
给妈妈的一封信
松柏
贴鼻子
未来的米格—38
笔袋“TWEETY”的自述
国企改制中法律问题初探(2)法学理论论文(1)
简论各民族共创中华法律文明 (2)法学理论论文(1)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4)法学理论论文(1)
事实的法律追问
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3)法学理论论文(1)
法学近代化论考 (2)法学理论论文(1)
税收执法主体及执法权限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德治:推动民族法学发展的新动力法学理论论文(1)
德治:推动民族法学发展的新动力(2)法学理论论文(1)
“新官”能否理“旧账”?
关于校园赔偿案件处理的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法学理论论文(1)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11)法学理论论文(1)
论女性犯罪的原因法学理论论文(1)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5)法学理论论文(1)
《司马光》教学设计五
《司马光》教学处理
《司马光》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案例
《司马光》教学设计六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
《司马光》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三
《司马光》片段教学案例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司马光》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