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入世前后我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波动性分析(1)论文

入世前后我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波动性分析(1)论文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入世前后我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及波动性分析(1)论文

内容论文摘要:本文采用1995-2006年我国贸易条件指数,对我国入世前后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性进行分析,得出入世前后我国整体贸易条件和绝大部分种类商品的贸易条件是下降的,前者在入世后下降更为明显。入世后我国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和大部分分类商品的波动性大于入世前,且入世后的贸易条件出现明显下降的分类商品,入世后的波动性也比入世前较大。

论文关键词:贸易条件 变化 波动性 入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反映了每单位出口商品所换回进口商品的单位数量,是衡量一国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以贸易条件为切入点,研究我国入世前后贸易条件变化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并以贸易条件的变动为客观依据,研究入世对我国经济福利和贸易利益的影响,弥补当前判断我国入世之后经济福利和贸易利益变化时客观标准不足的缺憾。

我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一)数据说明和计算方法 本文结合《中国统计年鉴》和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1995-2006年的统计数据(见表1),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三次修订版细分到3位数选取了各大类商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SITC0、饮料及烟类/SITC

1、非食用原料/SITC

2、矿物燃料及有关原料/SITC

3、动植物油脂及蜡/SITC

4、化学品及有关产品/SITC

5、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SITC

6、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

7、杂项制品/SITC8)中出口商品128种,进口商品64种,以2001年为基期计算贸易条件。

(二)整体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分析 从数据结果看,我国整体贸易条件的变化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95年到2002年期间变化幅度比较小,保持平稳态势,因为进出口价格指数几乎保持着同步缓慢下降的趋势。在2002年之后,由于进、出口价格指数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后者上升的35%(2002年为95,2006年为128)并没有前者攀升了71%的幅度大(2002年为98,2006年168),因此贸易条件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97滑落至2006年的76,下降了22%。

(三)分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由于1类和8类商品的进口数量和金额不可得,因此剔除掉这两类商品。下面主要分析0类和2-7类商品贸易条件变化趋势。

0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变化分析。由表2可以看出,食品及活动物的贸易条件整体呈波动的下滑趋势,从1995年的159下降到2006年的104,下降了34.6%,这是因为该类商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从1995年的156下降到2006年的134,总体呈下滑趋势。

且0类商品2002年之前的波动大于2002年之后。 2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变化分析。

2类商品即非食用原料的贸易条件在2001年前有较小幅度的波动,2000年时最低,2002年开始由于进口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大于出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指数呈现连续下滑趋势,直至2006年为65,比2000年的86低24.7%,比1995年的90低27.8%。 3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变化分析。

该类商品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在2002年之前几乎保持同步的变化,且数值比较接近,因此从1995年到2002年该类商品的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化波动并不大。2003年到2011年出口价格指数的增长率大于进口价格指数,因此这期间该类商品的贸易条件指数呈上升趋势,随后出口价格指数的增长率小于进口价格指数,因此贸易条件指数逐渐下降到2006年为102,比1995年的109下降了6.4%,变化幅度很小,且入世以后比入世前的波动要大。

4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变化分析。动植物油脂及蜡类产品的进出口价格指数波动比较大,出口价格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进口价格指数则一直比较高,1995年到2001年呈现下降趋势, 2001年之后开始慢慢爬升。

该类产品的贸易条件则一直以低于进出口价格指数的数值和波动幅度缓慢发展,2001年之前处于缓慢爬升趋势中,2001年之后的波动比2001年之前加大,最终由1995年的35上升到2006年的79,上升了1.26倍。 5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变化分析。

该类产品的贸易条件指数在2001年前变化幅度并不大,经历了1996年到1998年的波动后,稳定在与1995年相当的水平,2001年后,贸易条件指数开始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指数的上升,2006年下降到67,比1995年的98低31.6%。 6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变化分析。

该类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在1995年到2002年保持下降的趋势,由2003年开始出口价格指数有所反弹。进口价格指数则在2002年之前保持较平稳的发展状态,同样是从2003年开始攀升,上升幅度大于进口价格指数。

该类产品的贸易条件处于缓慢的下降过程,2003年之后由于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大于出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的下降也有所加剧,到2006年为67,比1995年的118下降了43.2%。 7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变化分析。

该类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从1995年的111经过小幅度的波动下降到1999年的102之后,从2000年到2005年一直保持几乎不变的发展趋势,2006年停留在了118。进口价格指数则从1995年的90上升到1998年的110之后处于正弦式变化中,因此该类产品的贸易条件指数从1995年的124明显下降到1998年的94,从1999年开始保持正弦式的变化趋势,2006年为108,比1995年下降了13%。

我国入世前后贸易条件波动性分析 本文通过H-P滤波法得到H-P趋势值,然后通过计算(贸易条件指数-H-P趋势值)/H-P趋势值来表示贸易条件波动性,接下来通过波动性标准差来研究入世前后两个阶段我国贸易条件的波动性。数据计算主要通过EVIEWS5.1进行。

通过表3,可以观察到整体贸易条件和不同分类商品贸易条件的长期变化趋势和波动性。整体贸易条件的长期变化成恶化趋势,其H-P趋势值从1995年的116下降到2006年的76,下降了34.5%,通过H-P趋势值的增长率值观测,可以看出,整体贸易条件的恶化趋势从1995年到2006年在不断加剧,从-2.5%变为-5.3%。

其每年的波动性呈现较大幅度的变化,但通过波动性的标准差可以判断出,入世前整体贸易条件的年均波动为4.1%,入世后年均波动变为4.6%,相比较,入世后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性比入世前要大。 0类商品的H-P趋势值1995年为137,2001年为110,2006为96,总体长期变化呈恶化趋势;但是其恶化趋势并没有加剧现象,因为H-P趋势值的增长率值H-P2005年为-3.8%,逐步上升到2006年的-2.6%。

入世前1995年到2000年该类商品贸易条件的年均波动为12.6%,入世后2001至2006年为7.2%,比入世前明显下降。 2类商品贸易条件的长期变化也呈现恶化趋势,从2005年的99到2006年的71,下降了28,通过H-P值可以看出其恶化趋势不断加剧,幅度大于整体贸易条件,该类产品贸易条件入世前的年均波动为6.7%,低于入世后的年均波动9.1%。

3类商品的贸易条件的长期趋势虽然也是恶化,但是恶化程度并不是很大,从1995年的109到2006年的102,通过H-P值观察到的恶化趋势程度从1995年的-0.57%到2006年的-0.07%有所减轻,3类商品的贸易条件的年均波动在入世前为7.6%,入世后上升为9.2%。 4类商品的贸易条件的长期趋势是上升的,H-P趋势值从1995年的53到2006年的99,但其上升的趋势在不断减弱,因其H-P值从1995年的12.2%逐年下降为2006年的1.6%,同时其入世前的年均波动为17.2%,入世后为16.8%,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

5类商品贸易条件的长期趋势是恶化的,1995年为110,2001年为92,2006年为68,并且其恶化趋势在不断地加剧,H-P趋势值的增长率从1995年的-2.2%变化为2006年的-6.8%,其入世前的年均波动小于入世后的年均波动,前者为7.1%,后者上升为8%。 6类商品的贸易条件的长期趋势也是恶化的,1995年为126,2006年为72,且恶化呈下降趋势,入世前的年均波动则小于入世后的年均波动,分别为4.4%和5.6%。

7类商品的贸易条件的长期趋势从1995年的124恶化为2006年的95,但是恶化趋势有所减缓,其入世前的年均波动11.1%则高于入世后的年均波动7.2%将近4个百分点。 结论 第一,从贸易条件的变化分析来看,我国整体商品的贸易条件从1995年到2006年处于下降趋势,但入世前则是较为缓慢地下降,幅度较小,入世后则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对于不同的分类商品,除了4类商品外,其他种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类、5类、6类商品的贸易条件在入世后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 第二,从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分析来看,入世后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性比入世前较大,这跟入世以后整体贸易条件的明显下降有关。

从分类商品来看,2类、3类、5类、6类商品入世后贸易条件的年均波动性大于入世前贸易条件的年均波动,这与这些商品入世后贸易条件的明显下降有关,3类商品(虽然未出现入世后的明显下降,但是其贸易条件入世后的变化幅度要大于入世前。0类和4类商品的贸易条件的入世后的年均波动则小于入世前,而7类商品贸易条件整体上呈现正弦式的波动。

第三,结合我国入世前后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性分析,可以看出,入世前后我国整体商品的贸易条件和绝大部分种类的商品贸易条件是下降的,整体商品的贸易条件在入世后下降更为明显。入世后我国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性和大部分分类商品的波动性大于入世前,且入世后的贸易条件出现明显下降的分类商品,其入世后的波动性也比入世前较大。

可见,入世前后我国整体贸易条件和分类商品的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性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对研究入世对我国贸易利益和经济福利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入世通过哪些因素以怎样的路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动产生了影响,将是笔者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崔津渡,李诚邦.中国对外贸易条件:1995-2005年状况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6 2.韩青.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基于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 3.胡飞.中国贸易条件变动及改善研究[J].安徽财经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7 4.王文珠.我国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记元旦文艺汇演
争吵
我喜欢百合花
小猫
自家烧烤羊肉串
那件事我做错了
美丽的秋天
我喜欢相思鸟
我喜欢画画
我的爸爸
一次有趣的游戏
顽固的小老鼠
秋游
学折菜
秋天的小花园
城轨交通梁整体移动道岔的驱动方式
人权与国权的觉悟——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同异论
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谈建筑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的相互配合
基于等代层模型的盾构法地层移动优化反分析
专制、宪政、民主的逻辑关系
MPEG一2与ATM网在长春轻轨上的应用
仁政——权威主义国家的合法性理论
城轨交通建设项目施工招标的评标方法研究
浅谈仪表自动化系统工程施工程序
基于运营组织的城市群轨道客流预测法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合同全过程管理
论轨道交通列车位置检测设备
小议配电网谐波的产生与危害治理
煤矿供配电系统谐波的危害及治理
《丑小鸭》教学设计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三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一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2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四
《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二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片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二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一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2
《丑小鸭》教学设计片段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1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一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