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研究(1)论文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研究(1)论文

[摘 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发展水平依旧不高,尤其是结构仍比较落后,本文结合我国对外贸易中的货物流向现状对贸易结构中的问题给予分析,并进行了一定的对策研究建议。 【论文关键词】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 货物流向 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7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

其中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德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

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贸易对象已达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我国对外贸易依旧存在着总体发展水平依旧不高,尤其是结构仍比较落后,贸易流向的集中化趋势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现状与变化调整 对外贸易结构是指构成对外贸易活动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及其相互联系,它包括对外贸易活动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以及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表现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方式结构和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等。 1.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平衡特点与现状 (

1)贸易结构的失调倾向。从进出口贸易结构上看,虽然进出口总额大幅增长,但是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产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低。另外,中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都是由三资企业完成的。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停留在“以外商为主”阶段,需要进行转换。

(2)传统贸易战略的“出口创汇”影响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扩大出口一直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扩大出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和优惠政策,使中国外贸出口连续20多年保持比中国GDP增长高出一倍的速度增长。

但从长期看,一方面,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扭曲了国内经济的资源配置,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持续的贸易顺差也使一国的外汇储备居高不下,对我国的汇率稳定和经济发展易造成不利的影响。

(3)大规模的商品出口还会引发不必要的国际贸易摩擦。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案件不断增多。

据WTO统计,1995年~2003年,中国遭受其他WTO成员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次数为356件,占WTO成员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4.7%,最终遭受反倾销制裁的案件254起,占WTO反倾销总量的16.8%。中国产品之所以成为世界各国的反倾销调查对象,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产品的价格组成,出口价格偏低。

2.近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调整

(1)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提高,进出口增速差距逐渐缩小。根据商务部的有关统计数据,自2002年以来,中国货物进出口已经连续5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

2006年尽管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但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增速较2005年已有回落,同时进口增速明显回升,与出口增速的差距比2005年同期缩小了10.5个百分点。由于基数差距较大,对外贸易顺差依旧在扩大。

(2)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较高;进口商品结构依旧存在不合理,初级产品进口规模较大,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加快。我国的出口商品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近期内处于增长趋势,2006年的增幅分别为28.8%和增长29%,均高于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的增幅。

同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受到抑制。同时,近年来我国初级产品进口规模一直呈扩大趋势,其中,铁矿砂、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均出现大幅增长,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应看到我国虽参加了全球水平型分工,但在分工层次结构上仍处于较低位置。

(3)一般贸易的比重略低于加工贸易,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稳定。虽然2006年一般贸易的增速出现了超过加工贸易的情况,但加工贸易在贸易方式的比重上仍占据二分之以上,且发展相当稳定。

与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属于一种典型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式的贸易方式。而我国得以吸引外商的最大优势仍是其低廉的劳动力。

(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民营企业出口规模逐步扩大。在我国的贸易统计中,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一直占有较大份额,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商的投资从量化到质化方面都有提高,因此带动其进出口额的逐步增长。

2006年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3076.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7.5%,其中出口21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6%,年度出口额首次超过国有企业。

(5)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全面增长,市场多元化的成效逐步显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以及入世后对外开放层次的更新,我国的对外贸易正逐渐向更广的范围发展,体现在贸易伙伴的数量增加和对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量的大幅增加。

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

二、关于我国对外贸易中货物流向的现状分析 从各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流向的总体特征是集中化的,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市场都呈现出高度的集中化。但近年来出口流向的集中化程度在逐渐减弱,而进口的集中化程度则稍有增强的趋势。

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特点表现为: 1.我国的对外贸易流向集中在亚洲、欧洲及北美地区 统计数据表明在贸易总额上,亚洲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美洲和欧洲,而且这些区域与中国的贸易额在近期内一直呈积极的上升趋势,其中,在亚洲,主要是对香港、日本和韩国出口,对香港的出口主要是转口贸易 ;进口主要来自于日本、韩国和台湾省。对北美地区的进出口都主要集中在美国。

而对欧洲的贸易则相对分散一些。 2.在区域分布范畴上,我国的贸易相对集中在本地区或距离较近的地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

可见运输成本也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地理位置接近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比较多,市场需求的相似性比较大,企业对这些市场的开发和维护也更加容易些。

3.从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对外贸易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如下表所示,我国对东盟的出口在总出口中占很小的比例,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下降,到2000年才开始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与美洲、欧洲两大贸易对象区域的出口总额一直稳步增长。我国在与处于更低阶梯的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贸易中,主要是劳务输出如工程建设,而这些国家市场需求有限,因此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规模不大。

此外,我国缺乏具有国际经营经验和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产业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

三、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升级优化与贸易流向研究对策 加入WTO后,我国的贸易结构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是实现我国出口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自从上世纪90年代就一直鼓励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已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时,我国有些大型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增大,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可见,我国对外贸易流向的实际变动也趋向于相对的分散化。 首先,在完善有形商品贸易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无形商品贸易。

中国无形商品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出口占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还未突破10%。可见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贸易的比重相当不对称。

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不单意味着有形商品贸易结构的优化,还包括无形商品贸易比重的增加及其结构的改善,而且后者的意义愈来愈大。 其次,为解决我国各行业间的贸易增长结构不平衡,必须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上下功夫,在增加数量的同时也应同步提升质量。

在要素禀赋方面,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一些行业的资金、技术的比较优势,发展加工贸易并促使其在层次上的提升,应抓住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机遇,提高科技投入力度,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升级,通过产品配套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自主产品的出口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尤其在服务贸易方面,要注意加快外资的注入,及民营资本的注入,引入有序的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提升服务行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外竞争力,最终要实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使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达到基本平衡的水平。

再次,要逐步提高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层次的提升。改变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其产业结构的错位关系,从长期战略角度出发,必须培育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从短期角度出发,一是要制定好外贸市场战略,加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产品的国际市场开发,二要将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中的某些产业扶持成主导出口产业,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使之与国际需求接轨。 另外,扩大对外贸易模式结构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在贸易结构与贸易流向相结合的优化过程中也很重要。

中国的贸易结构正逐步向水平分工形态推移,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程度有所提高,抓住这一变化趋势通过控制跨国公司FDI的流向,促使水平分工的发展提高产业内贸易的比重,优化对外贸易模式结构。 最后,也要将对外贸易区域结构的多元化与重点化相联系,同时兼顾贸易流向的分散化和重点化。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发展,可以分散我国经济负传递的风险,突破由于市场单一而造成的规模制约瓶颈,掌握我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orld Trade Report 2005,2005,1~20 祖德明: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01:350~351 商务部综合司、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R],2008年春季 李 丹 蒋毅一: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结构分析及其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06(中旬刊)总第506期:11~12 文凤萍: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思考[J].天津经济,2006/1,总第140期:88~90 孟 振: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动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知网,2006/07/07.20~33 李福金 刘 静:关于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统计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04(中旬刊)总第500期:2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有个星期八
赏雪
家乡的小河
可爱的小乌龟
这就是我
新年娃娃
吹泡泡
乒乓球又圆了
早晨
观《老虎拜师》有感
我们的校园
森林里的掌声
小鬼当家
我家的小花猫
水蒸汽旅行
中国社会团体法律环境与民法法人制度立法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6)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9)司法制度论文(1)
解读挪威男女平等法(5)司法制度论文(1)
瑞士的立法体制(9)司法制度论文(1)
瑞士的立法体制(6)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中国物权法制度设计的思考(12)司法制度论文(1)
国际反垄断法及其发展(2)司法制度论文(1)
法国的立法体制(5)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社会团体法律环境与民法法人制度立法
论日本法社会学的科学因素(4)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社会团体法律环境与民法法人制度立法
法国的立法体制(2)司法制度论文(1)
中国社会团体法律环境与民法法人制度立法
论日本法社会学的科学因素(2)司法制度论文(1)
《狮子和鹿》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掌声》教学建议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狮子和鹿》教学设计3
《掌声》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7
《狮子和鹿》词语理解
《陶罐和铁罐》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3第一课时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掌声》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