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河北农村城镇化环境优化对策

河北农村城镇化环境优化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4-01-07

河北农村城镇化环境优化对策

[摘要] 近年来,河北省的 农村 城镇化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城镇的环境状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保护城镇环境,已成为我们当前需要 研究 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 分析 了河北省环境保护 发展 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 河北 城镇化 环境优化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途径。 目前 ,河北省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已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省域内各类城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河北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 问题 也相伴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城镇 经济 和 社会 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处理好城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

一、河北省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 科学 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省政府又于2006年8月28日印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于2006年8月31日召开了全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2007年3月21日省环保局又公布了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的《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该规划是河北省第一次以省政府名义发布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长期省级重点专项规划。

在环境 影响 评价方面,通过采取区别对待、严格项目审批,严格环境准入、提高准入门槛,实行分类审批、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来加强对新建项目环境的管理,并经常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大检查。在环境法制建设方面,制定了《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办法》,为规范案件办理提供了依据。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凡在环境敏感区和重点流域没有城市(镇)污水处理厂的,停止审批造纸、制革、印染、化工等污染重、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同时,还积极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强力推进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 近年来,全省的环保工作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河流水污染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省建设也在扎实推进。但是,当前全省的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最为突出的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2007年河北省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大致分别居全国第四位和第八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城镇化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

1.不断完善城镇环境管理的法规体系

我国的城镇环境管理法治化建设已取得了可喜进步,对我国城镇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有关城镇环境保护的专项法规建设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 法律 与法规,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若干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为基础、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相配合、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

2.加强城镇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行政手段在生态环境管理中广泛运用,对城镇建设中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行政手段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如管理机构不够健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等 问题 。为此,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必须把城镇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城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健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努力形成城镇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合力。

3.制定 科学 的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一是应当以持续 发展 的生态学观点指导城镇建设,针对城镇自身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规划措施;二是应当坚持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并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三是应当遵循“居民进区, 工业 进园”的原则,结合各自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进行必要的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四是搞好城镇的环境容量 分析 ,统筹考虑城镇的发展布局,合理安排城镇的各项功能用地,规划好城镇环境发展的框架,使城镇环境发展规模与其环境容量相适应。

4.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环境保护执法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和随意执法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镇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之一。为此,在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要通过提高环境执法地位、加强环境执法组织领导、健全环境执法机制、完善环境执法程序、充实环境执法手段、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等途径,不断加大现有各项环保 法律 、法规、政策的执法力度。要严格执行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 影响 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保护法律监督,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小城镇环境保护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保持 农村 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加大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城镇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建立起城镇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把治理工业污染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和治理老污染源相结合,把防治大中型 企业 污染与防治小企业污染相结合,把控制分散点源与控制区域总量相结合,把环保独家执法与多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不断加速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大力发展低耗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产业。

6.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对城镇环境建设和保护给予财政倾斜,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负担、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环保融资渠道,多方筹集环保资金,采取“ 社会 投入、企业化运行、政府监管”的方式,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上,要包括城镇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完善以及排污设施的规划建设。尤其是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一定要规划建设好,以促进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防止其对水体、土壤的污染。

7.加强环境保护社会宣传

从一定程度上讲,解决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环保宣传 教育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的最终效果。因此,我们应结合本地 经济 和社会发展实际,加大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因特网、宣传橱窗、标语、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传播和普及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境保护、自觉参与环境美化的强大舆论。

参考 文献 : [2]毕正华: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研究 [J].价格月刊,2007

(4)

[3]流星毕业论文网 http://www.2008w.com/dx.htm

[4]姬振海: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N].河北日报,2007-6-5(14-1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校园
笔袋“TWEETY”的自述
快乐交响曲
给妈妈的一封信
贴鼻子
我家的小金鱼
松柏
污染环境的结果
迎奥运
未来的水果
第一次放风筝
未来的米格—38
金色的秋天
妈妈的爱是大海
活泼的小女孩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法学理论论文(1)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5)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校园赔偿案件处理的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税收执法主体及执法权限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德治:推动民族法学发展的新动力(2)法学理论论文(1)
论女性犯罪的原因法学理论论文(1)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11)法学理论论文(1)
简论各民族共创中华法律文明 (2)法学理论论文(1)
法学近代化论考 (2)法学理论论文(1)
正义之平等与自由解读(4)法学理论论文(1)
事实的法律追问
“新官”能否理“旧账”?
国企改制中法律问题初探(2)法学理论论文(1)
龙勃罗梭:天生犯罪人论(3)法学理论论文(1)
德治:推动民族法学发展的新动力法学理论论文(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二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三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3
《司马光》片段教学案例
《司马光》教学设计六
《司马光》教学处理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1
《司马光》
《司马光》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吃水不忘挖井人》片段教学案例1
《司马光》教学设计五
《司马光》教学案例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