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03

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文学常识复习方法

重要文学常识是高考的常考点,也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一、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

所谓重点,就近几年高考题来看,涉及到的知识点应该都与初高中语文教材或读本所选文章有关。如2009和2010年湖北卷上考查的雨果、《祝福》、《边城》、《围城》,裴多菲、孙犁等,都能在课本或读本里找到依据。在复习中应立足教材,突出重点,高度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其作品被初、高中教材或读本选用作课文的重要作家及其重要作品;②课文中注释介绍的相关文学知识;③课本附录的相关专题知识介绍;④课文行文中提及的一些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其次,重点也指“中外重要作家”,比如就中国现代文学而言,常说的“巴老曹,郭鲁茅”,即,巴金、老舍、曹禺、郭沫若、鲁迅、茅盾等,就是重中之重,显然应该重点识记。

即使在考题中出现自己没接触过的知识点,也不要慌张,因为往往这些陌生点相对较偏或难,命题者一般不会把它设置为错误点。

二、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

文学常识向来被大家看成是最零散的考点,既多且乱,如果大家只知道埋头苦记,那只能记一个个类似芝麻般的小点,而且很容易遗漏或丢失。如果能建立起文学常识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在记忆时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而言,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构建知识体系。

从文体角度,最简单的体系为:先秦诗歌、历史和诸子散文——两汉史书、乐府诗和赋——魏晋南北朝的诗歌、骈文、文论和小说——唐诗、散文——宋词——元曲——明拟话本、戏曲和小说——清小说——现代戏剧、诗歌和散文小说。

从文学风格角度,可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可建立这样一条线:古代神话——屈原的《楚辞》、《离骚》——东晋陶渊明——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盛唐时期的李白等——宋朝苏轼等的豪放派——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吴承恩的《西游记》——现代文学的创造社。现实主义的一条线是:先秦《诗经》、历史或语录体散文——汉赋——汉乐府诗——唐朝的杜甫、白居易、唐代散文等——宋话本——明清小说——现代文学的文学研究会。

就中国小说而言,线索也非常清楚:上古的神话——先秦的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的“话本”——明初的“拟话本”——明清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以上几条线多线并进纵横交错,既相得益彰、互相补充,又能相互检验。当然以上只是一根根树干,大家还需要由这些树干进行适当的延伸,使树干上生出丰富的枝和叶,那整个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的一棵知识大树就被你建立起来。在这棵大树上,只要你能遵循规律,分阶段去慢慢消化,相信一定会让你原本一团乱麻般的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变得既不会有所遗漏,也清晰而有条理起来,这样的识记效果肯定要好很多。

三、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中国古现代流派和并称很多,可以认真整理,加强归类,各个击破。

如,主要流派或并称有:四书五经,六艺,六义,中国古代史书的分类,“前四史”,乐府双璧,“三曹”,“建安七子”,“初唐四杰”,唐代的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郊寒岛瘦”,“元白”,“南唐二主”,“三苏”,“唐宋八大家”,杜甫的三吏三别,“史学双璧”,宋代的豪放派、婉约派,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悲剧、四大爱情剧,明朝的唐宋派、公安派,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清朝桐城派,“四大名著”,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三言二拍,文学研究会,“左联”,创造社,新月派,荷花淀派,山药蛋派,东北作家群,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茅盾的《蚀》三部曲和农村三部曲等。

也有很多运动,如,唐代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历史上文化领域有很多的第一,如,《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离骚》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陶渊明第一位田园诗人;《文心雕龙》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世说新语》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苏轼开豪放一派;《资治通鉴》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儒林外史》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女神》第一部新诗集等等。

以上二三两点结合起来,正好可以做到点面、点线结合,查漏补缺。

四、寻找规律,讲究方法。

虽然文学常识的知识点是死的,但死知识也需要用活办法来记,死记既耗时也低效,做任何事情,都

要开动脑筋,寻找规律,讲究方法。

1.以少记多,以易记难。比如,先秦诸子,结合课本可能高考会考查的诸子百家,春秋的诸子相对要少很多,我们只要知道孔子、老子、孙子,其他都可以确定为战国;鲁迅的小说,在中学阶段录入课文的,只有《祝福》选自《彷徨》,其他都可以确定为选自《呐喊》。

2.理清线索,思路清晰。国内作家可能会考查他所处的时代,国外作家可能会考查国别,因此,可以在知识树的前提下,国内作家强化按照时代线索去记忆,而国外作家则可以按照国别顺序去记忆。

3.找出差异,比较记忆。对于一些易混的作家作品,必须要加强比较,准确区分。如中国文学中的四大名著的作品及对应的作家(《西游记》是唐僧师徒去西天承如来的恩德,故作者是吴承恩;《三国演义》三者居中,故作者是罗贯中),刘鹗和高鹗,易安(李清照)和幼安(辛弃疾),茅盾和巴金的三部曲等;外国文学中的大仲马和小仲马,列夫•托尔斯泰和阿•托尔斯泰,伏契克(捷克)和伏尼契(爱尔兰),等等。

4.避免机械重复,注重知识“再现”,强化训练,滚动提高。这是解决复习中“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一普遍毛病的最好方法。文学常识的每一个点都很小,有时哪怕只瞄一眼这个点中的一个字,就能想起全部,感觉好像自己掌握了,其实这只是个假象。要真正地掌握,切忌机械的重复。可以采取“再现”的方法,即,对认为已会的那个点,我不再去看,而是只在头脑里回忆再现,如果能准确无误的完全再现出来,或者通过练习能回答出来,那才是真正地掌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当一次盲人
芳芳的梦
暑假趣事
风声、雷声、雨声
《八十天环球旅行》的读后感
教师节的礼物
我跟同学玩
做心形卡
我的爷爷
影子
游张家界十里画廊
我的弟弟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记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经济法论文(1)
关于中国古代税法的几个问题经济法论文(1)
浅谈商业秘密侵权经济法论文(1)
浅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经济法论文(1)
论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经济法论文(1)
我国国有资产信托监管制度研究经济法论文(1)
发展“非公经济”的经济法解读经济法论文(1)
德国和英国的破产立法(三)经济法论文(1)
美欧竞争法律制度在电信监管中的适用经济法论文(1)
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法律救济经济法论文(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013年修正)经济法论文
新证券法对证券发行的法律责任规制经济法论文(1)
建立我国反垄断法之我见经济法论文(1)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经济法论文(1)
个税法修改让效率与公平之调再次弹起经济法论文(1)
《找春天》教学设计7
《找春天》教学设计13
《找春天》说案
《找春天》教学设想
《找春天》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找春天》教学设计9
《找春天》教学设计8
《找春天》教学设计5
《找春天》教学设计12
《找春天》教学设计16
《找春天》案例
《找春天》教学设计14
《找春天》教学设计6
《找春天》教学设计17
《找春天》教学设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