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研究
摘 要:在对成都市城市轨道 交通 线网规模的 研究 中,首先确定了线网规模研究的原则,然后通过采用出行需求 分析 法和线网服务覆盖面积法进行线网规模 计算 ,最后提出成都远景年城市轨道交通的推荐规模。
关键词: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1 确定线网规模的原则
确定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原则如下:满足城市远景年的交通出行需求;满足城市 发展 目标和环境的要求;不同区域的线网密度符合需求强度的梯度效应;借鉴国内外轨道交通建设发展的经验;留有适度发展余地,具有一定的发展弹性。
2 线网规模匡算 方法
2.1 交通出行需求分析法
出行需求分析法是通过轨道交通供需平衡分析而进行测算的方法。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可以从出行总量与轨道交通线路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推导而来,公式如下:
L=Qαβlγ
(1)
Q=P×C×D
(2)
式中:L——线网长度(km);Q——远景年城市公共交通总出行量(万人次/日);α——远景年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总客流量的比例;β——轨道交通换乘系数;γ——轨道交通线网负荷强度(万人次/km•日);P——远景年城市总人口(万人);C——远景年居民出行强度(次/日•人);D——远景年公共交通占居民出行总量的比例。
(2)交通出行特征参数:根据2005年成都市主城区居民出行调查结果,中心城区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2.58次/日,外围组团为2.27次/日, 参考 国内外其它城市人口出行强度的增长 规律 ,远景年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居民出行强度分别为2.70次/人/日、2.4次/人/日,流动人口为3.0次/人/日。成都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为大力发展公交,建立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支线公交为支撑,出租车为补充的多层次立体公交系统,确立公交主体地位。预计远景公交出行的比例为50%左右,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的50%左右。远景年轨道交通换乘系数由经验值确定为1.4。
(3)线网负荷强度:国外轨道交通建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高运量、低密度的线网,负荷强度高;另一种是采用低运量、高密度的线网,负荷强度低。
(4)出行需求分析匡算规模:远景年轨道交通线网需求规模(见表1)。
2.2 线网服务覆盖面积法
不同区域由于土地利用性质的不同,导致人口就业密度的不均衡,从而导致对轨道交通的需求不均衡。因此不同区域线网规模应按不同的线网覆盖密度分别予以计算,其公式如下:
L=ni=1li
(3)
li=Si•mi
(4) 鉴于成都市城市特点,将其分为3个研究区域,分别为一环内的核心圈层(28.3km2)、一环至三环的中间圈层(160.7km2)、三环外的外围圈层(882km2)。
在城市一环内的核心圈层,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大多数居住在距车站步行时间不大于15min的范围内,乘客一般在车站的停留时间为3~5min,步行速度为4km/h,由此确定市中心区轨道交通车站的吸引范围为半径650~800m(宜取650m)的圆形区域内。
在其它范围,步行去车站的距离每侧在800~1000m的范围内,除此之外,骑自行车或乘常规公交去车站换乘的距离采用以下竞争模型标定吸引范围。
3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可以得出,按照远景年城市客运需求分析方法,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在381~444km的范围内;按照线网服务覆盖面积计算,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模为381km。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数据基本吻合,由此推荐成都市远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合理规模为380km左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鸟请医生
- 哥们
- 下围棋
- 我是一只小蚂蚁
- 年老的奶奶
- 在困难面前
- 65分
- 要讲文明
- 没什么好写的的日记
- 现代最真的“真理”
- 妈妈最伟大
- 三只银铃
- 妈妈,对不起
- 世界末日
- 水给人们的一封信
- “半封建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嬗变
-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
-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 农村税改、政府管制和财税体制改革
- 村委会组织法修订中的四大争论问题
- 农业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特征及创新选择
-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 论城中村的社区保障及城市化意义
- 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 深入研究村落公共权力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4)
- 关于我国乡村直接选举的若干思考
- 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
- 建立现代农村制度
- 《泉水》教学案例
- 关于《泉水》的课后反思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后题解
- “自主背诵”也需巧引导──《泉水》教学有感
- 巧借省略号,挖掘学习资源──《泉水》教学片段及反思
- 《泉水》教学反思
-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实例与评析
- 听《泉水》有感
- 我们班的守门员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泉水》教学实录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词义辨析
- 教学《泉水》有感
- 《泉水》教学实录
- 《泉水》教学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