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1
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法律考量
一、现实问题呼唤新的安全保障制度
二、国外经验借鉴
于是,我们把目光集聚到了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的存款保险制度上。
德国在1974年赫兹塔特银行倒闭事件发生后,发现现有制度不能保护银行和存款人的利益,于是在1976年建立了存款保障基金,以期能保障德国银行体系的稳健运行。
日本在1971年7月1日,由日本政府、日本银行、民间金融机构共同出资4.55亿日元设立了存款保险机构。
三、存款保险制度在中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
(一)含义
存款保险制度,是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种保险机制。银行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银行发生经营危机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成员银行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防止挤兑发生及危机扩散,稳定金融秩序。
(二)分类
1.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缺乏法律规定或正式的保险机构提供保险,主要表现为事后由中央银行或政府采取相关紧急措施,保护存款人和非存款债权人利益的存款担保形式。②特点是具有随机性和隐蔽性。但是隐形存款担保模式最大的缺点是它不是一种明确的制度安排,所以当储户的存款一旦出现损失时政府进步进行救济就缺乏制度硬性规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用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规定存款保险的机构设置、职能定位、受保对象、保险费率以及各相关主体责任等问题的保险制度。③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因其确定性、强制性符合保险的“大多数”原则和现实情况而广为各国所采用。
(三)中国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隐形存款担保模式由于政府在后面做兜底性的担保,造成了银行缺乏风险防范的意识,他们往往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而进行高风险的投资经营方式,而将冒险所造成的额外成本转嫁给政府,政府财政负担加大的同时也不利于银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另一方面,储户缺乏动力去关注银行的经营状况亦不利于对银行的监督,这在以前当然也是可以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经济上也和国际接轨越来越密切,在银行业的竞争上也越来越激烈,上海自贸区放开“自担风险”民营银行的开办,由市场优胜劣汰导致的银行退出迟早也会出现,市场化的经营方式使得政府不可能一直充当兜底护航的埋单人。故而为了保障广大储户的利益、稳固存款人对银行的信心、保护银行的商业信誉,建立一套对储户存款的保护制度相当必要。
1.是克服我国现行的隐性存款保险模式弊端,防范道德风险发生的需要。出于保障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考虑,长期以来,我国对退出市场的银行的储蓄存款大都采取优先偿付和全额收购的措施,实行的是一种由政府承担存款保险责任的隐性存款担保模式。一方面因为我们计划体制残余的习惯性影响,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对广大储户的保护和对金融业稳定的考虑,但是时移世易,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金融改革的愈加深入,隐形存款保险制度的弊端也越加明显:“一方面这种政府担保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弱化了对银行的正常监管,导致存款人在选择存款银行时往往忽视了它们的经营状况,而只顾自己的收益;另一方面,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肆无忌惮的选择高风险的业务,把收益留给自己,而把风险转嫁给政府,极易引发道德风险。”④
2.金融业改革使政府“埋单行为”缺乏合理性。随着今后上海自贸区中出现越来越的民营银行,一方面让政府为银行正常经营损失埋单失去了合理性,另一方面,就算政府还想维持以前的隐性存款担保模式,也会因为银行数量陡增而有心无力。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的建立起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为储户的资金加上一道“安全锁”,也为银行自身建立一个“保护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次难忘的升旗仪式
- 鹦鹉
- 续写小?z影师
- 我班里的"调皮生"
- 我的家
- 聪明泉
- 《沙滩惊奇》观后感
- 兰草
- 第一次演讲
- 家乡的美景
- 宽容他人
- 吹泡泡
- 故乡的雪
- 续写坐井观天
- 我
- 法律责任是行使权力的动力保障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无过错责任原则(4)法学理论论文(1)
- 当代大学生犯罪之剖析(4)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房地产抵押若干问题的思考(5)法学理论论文(1)
-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孕育生长的反思
-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2)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法学理论论文(1)
-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民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效力(2)法学理论论文(1)
- 欧共体法律体系研究(20)法学理论论文(1)
- 预先追偿权的法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辩证推理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法学理论论文(1)
- 浅论我国公司法修改与完善(2)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3)法学理论论文(1)
- 关于房地产抵押若干问题的思考(10)法学理论论文(1)
- 《桃花心木》 整体阅读感知
- 《匆匆》重点问题探究
- 《匆匆》简析2
- 《匆匆》考点练兵之诗歌类巩固篇阅读阅读理解
- 《匆匆》教学与讲义一
- 《匆匆》作者趣事
- 《匆匆》重点语句探究
- 《匆匆》教学与讲义三
- 《匆匆》同步作文 相关名言警句
- 《匆匆》教学与讲义二
- 《匆匆》考点练兵之诗歌类提高篇阅读理解
- 《匆匆》教学与讲义四
- 《匆匆》整体阅读感知
- 《匆匆》简析1
- 《匆匆》同步范文2 成长的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