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8
《早》教案之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片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你们想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2.板书课题:13
早
二、范读课文(听录音)
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精读讲解: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三味书屋的陈设(第三自然段):
①按方位顺序介绍三味书屋:
南墙上----匾
东面正中----画
画前面----先生座位
四面----学生书桌
东北角上----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
②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请学生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③当你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时会想到什么呢?而作者看到鲁迅先生用过的书桌又想到了什么?
(2)鲁迅在桌上刻“早”的原因(第6、7自然段)
①自由读
②思考:
鲁迅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鲁迅后来迟到过吗?为什么?
(3)描写梅花的句子(第五自然段)
出示: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a.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b.指名说
c.理解“润泽透明”、“冰清玉洁”、“韵致”等词的意思。
d.腊梅花美在哪儿?
e.指导朗读这段话。
f.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三.朗读全文
四.总结课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你的教室或房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件小事
- 大扫除
- 由我做主
- 最难忘的一件事
- 我会飞了
- 春游
- 夜晚的故事
- 摔跤比赛
- 可怜的胶擦
- 大扫除
- 小猫黑黑的秘密
- 愉快的国庆节
- 放风筝
- 秋天
-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 浅析高职单招“职业潜质评估”模式的探索
- 关于对专业化背景下高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发展的探析
- 关于农村中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探究
- 试析德国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三大支柱
- 试论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 关于拓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途径的探索
- 试析对当前高职创业教育实践的思考
- 关于适应、成长和可持续:当下成人教育的自然历史特性
- 试论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职校校企合作的思考
- 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远程教育发展探析
- 试论“顶岗实习—准就业—就业”模式的实践
- 简论台湾高等技职类大学的学生工作对高职院校的启示
- 关于本科高职发展中对实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析
- 试析对新形势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 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 《氓》教学设计
- 《氓》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教学杂谈
- 《氓》教学设计
- 《采薇》教学设计
- 以《氓》的教学为例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发现和创新”
- 《采薇》教学设计
- 《氓》教学设计
- 《采薇》教学设计
- 读写结合教《氓》
- 《采薇》教学设计
- 《氓》教学设计
- 《氓》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词语解释
- 《〈诗经〉两首》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