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之六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会写“波、浪”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课前学生自画的秋天的图画。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等描写秋天的优美词语,今天我们就到田野、果园去欣赏秋天美丽的风光。(直观感知:播放秋天音乐风光片。)
2、引导回顾、表达:欣赏了秋天的风光,你想说什么?
3、总结学生感想,导入: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出示课题并朗读。猜字谜识“图”字:一个大镜框,冬天里面藏。)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感悟。
①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②开火车,一人读一句,注意正音。
③各人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
④朗读展示: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⑤师引读课文,感知全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梁……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⑥用多种形式朗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要读出感情。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挑战读,看谁读得美。可个人读,也可集体读,不断挑战已读者,最后胜利者为朗读冠军。
三、识字教学
①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②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③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生字:笼、浪、粱、燃、勤、劳。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④采用自由问答方式交流识字经验。
⑤总结识字方法,用自编的儿歌帮学生记字形: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四、玩字卡游戏。
a.师随意说字音,生按老师所读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
b.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
c,抽字读句:小组成员轮流抽字,抽到后随即读出课文中带有这个字的句子。
五、课后活动:
1、刚才我们看的、读的都是别人的作品,课后我们自己动手,创作一幅秋天的图画,再给图画配上一句优美的话或一首优美的小诗,准备搞一个歌颂秋天的诗画展。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写作组:写秋天;表演组:演秋天;歌唱组:唱秋天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再读课文
1、同学们,我们随着乐曲再读一读课文,让秋天的图画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配乐,师引读:教师领——“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学生跟——“山野就是……”教师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学生跟——“看.蓝天上的大雁……”)
2、配乐,全班齐读。课件分别演示出下列画面: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大雁。生看图找句练朗读,师借图指导,直到背诵。
3、看课件“秋天风光图”自由轻声背诵。
4、开火车,一人背一句,熟练者奖一个秋天的礼物(梨、苹果、稻子、高梁、大雁等图片)。
二、复习词语
1、看画面(课件演示)找相应词卡,并让小老师带大家读: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2、将词卡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赛读;开火车读;计时抢读。
3、和同桌一起,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并将词语卡片准确地摆在相应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①字形分析、范写。
波、浪:都有三点水,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灯、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撩”变为“点”;“作”字右边注意上面一横长,下面两横稍短。
字、苹: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丽:上面是一长横,不是两个短横。
劳:要与“旁”区分字形。可这样记: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②学生先书空,再描一个,写一个。
③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四、拓展活动
①合作交流:学生拿出各自创作的秋天的诗歌和图画,小组交流、欣赏。
②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⑤推荐有关秋天的读物课后阅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母亲的爱
- 躲雨
- 洗澡
- 学骑自行车
- 我敬佩的一个人
- 回家吧,小蚂蚁
- 炎热的夏天
- 雪花飘飘
- 老虎开儿童乐园
- 我的小台灯
- 郊游
- 小女孩和孙悟空
- 快下雨了
- 划龙舟
- 端午节
- 共青团入团申请书
- 入团申请书的写法
- 标准规范的入党申请书
- 共青团入团申请书
- 入党积极分子“七一”发言稿
- 2011入党申请书范文(四)
- 大学生入党申请书(精选范例五)
- 入党申请书:牢记入党誓词,争做合格党员
- 大一新生第二学期入党申请书
- 2011入党申请书范文(三)
- 中学生入团申请书
- 2011年四月大学生入党申请书
- 2011中学生入党申请书
- 2011入党申请书范文(五)
- 入团申请书的写法和入团志愿书填写要求
- 浅谈歌曲中钢琴伴奏的掌握
- 从“云南映象”看原生态民俗舞文化的保护
- 浅议旋律与和声的完美结合
- 浅谈舞蹈教学中情感体验的培养
- 论歌唱中的“声情并茂”
- 从音乐美学的角度谈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
- 浅谈“动机”在舞蹈形式与舞蹈内容中的地位
- 舞蹈排练的非审美功能——《飘逝的花头巾》的排练感悟
- 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把握和表达
- 浅析公路客运企业并购战略分析
- 从美学角度论音乐中表演的特殊性
- 浅析影响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 分析音乐创作中的灵感
- 关于音阶、琶音、和弦的指法记忆
- 舞蹈教育在普通大学素质教学中的意义
- 《赵州桥》教学设计5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3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2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1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建议
- 《赵州桥》教学设计6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1
-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建议
- 《赵州桥》教学设计4
-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